- 主题:作为咖啡机行业从业者,开个贴
我现在几乎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尽量让咖啡液从断续几滴然后连成快断的细线,萃取到颜色明显变淡结束,时间从45-70秒不等。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想那么复杂。
: 豆子越多,是不是粉越多?粉越多,萃取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更多?相对来说是不是更丰富?所以国内卷起来之后,连锁店里22g往上的粉出品越来越多,瑞幸应该用的是最多了,直接导致机器也跟着往这个趋势走。
: 同理,粉越细,是不是萃取的时候水跟粉接触的面积就越大?然后一样可以萃更多的东西出来?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75.160.221.171
水温是最重要的,水温的精确度直接关联咖啡机的档次。
基本上就±2℃,±1℃,±0.5℃三种档次的咖啡机。
但只是几杯,有时间等温度稳定的话,只要温度不过高,都没什么明显区别。
【 在 Avocado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找个中烘豆
: 水温是最次要的
: 时间就是30+-6秒出一锅 出液量123oz取决于你的粉碗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75.160.221.171
首先我信霍夫曼的
其次你说的这是温度一致性,不是自己调某个水温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温是最重要的,水温的精确度直接关联咖啡机的档次。
: 基本上就±2℃,±1℃,±0.5℃三种档次的咖啡机。
: 但只是几杯,有时间等温度稳定的话,只要温度不过高,都没什么明显区别。
: ...................
--
FROM 73.63.245.*
时间太长了,不过可能你喜欢这样萃,家用这样也挺好
颜色这个标准也不错,但是最近我发现有些豆子甚至过了15秒就开始明显变淡了,萃完口味也还行。
【 在 FLYBBS (空手套白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现在几乎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尽量让咖啡液从断续几滴然后连成快断的细线,萃取到颜色明显变淡结束,时间从45-70秒不等。
: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用想那么复杂。
: : 豆子越多,是不是粉越多?粉越多,萃取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更多?相对来说是不是更丰富?所以国内卷起来之后,连锁店里22g往上的粉出品越来越多,瑞幸应该用的是最多了,直接导致机器也跟着往这个趋势走。
--
FROM 183.193.61.*
前几年一个国外品牌推出过一款变温机型,萃取的时候选择不同时段用不同水温,还煞有介事地请专业咖啡师来推…
【 在 FLYBBS (空手套白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温是最重要的,水温的精确度直接关联咖啡机的档次。
: 基本上就±2℃,±1℃,±0.5℃三种档次的咖啡机。
: 但只是几杯,有时间等温度稳定的话,只要温度不过高,都没什么明显区别。
: 【 在 Avocado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83.193.61.*
毕加索咖啡机属于什么档次?评价如何?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各位关心啥
:
: --
: ...................
--
FROM 223.104.212.*
这事儿太不靠谱了太玄学了
类似变压
我觉得就普通人而言,根据恒定参数能稳定一致出液就很好了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年一个国外品牌推出过一款变温机型,萃取的时候选择不同时段用不同水温,还煞有介事地请专业咖啡师来推…
--
FROM 73.63.245.*
星巴克胶囊只能用星巴克咖啡机嘛?
家用咖啡机有什么推荐的
【 在 xxooxxoo8 (xxoo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各位关心啥
:
:
: --
--
FROM 120.228.91.*
虽然pid控制很成熟,但pid控温准确非常难。
温度应该是最难控制的,因为没有负温度,过头了只能等待慢慢自然冷却。
控温准,除了锅炉大这个最基础条件之外,最重要的是算法或者说pid的设置与预判。
【 在 Avocado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我信霍夫曼的
: 其次你说的这是温度一致性,不是自己调某个水温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75.160.221.171
介绍一款好用的性价比高的胶囊咖啡机吧,再推荐几款好喝的胶囊。
不属于咖啡特别爱好者,一般就喝拿铁,奶多奶少都可以。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各位关心啥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我醒着做梦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3.1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