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作为咖啡机行业从业者,开个贴
你要买秤
出液量在单位时间内保持定量
【 在 shire 的大作中提到: 】
: 30-40秒似乎很多,出来的咖啡都淡了,明天试试。可能要选长萃模式才能这么久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73.63.245.*
咖啡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你就说意式,14g粉,25秒,9bar,萃出50ml咖啡液,就这么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豆子烘焙程度,罗豆阿豆拼配豆,研磨均匀度,萃多长时间,什么样的水,有没有预浸泡和闷蒸,压力稳定性如何,甚至你的杯子有没有温杯过都会影响口感。
所以什么算好咖啡呢?我很反感这行太多low逼成天想教育别人什么样的咖啡好喝,一定要喝出什么香味尾韵才算好喝。
咖啡机这东西也没必要神话,你就把它当成车子,空调,电饭煲,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做出你自己满意的口味。贵的东西可玩性相对高一点而已,不见得便宜的就做不出好喝的。我本人也是迫不得已才在这个行业呆着,二逼太多了,从业人员平均素质太差太差。
【 在 Thseal7 (七哥) 的大作中提到: 】
: 千把块的德隆,能做出好咖啡么
: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看各位关心啥
: : --
--
FROM 183.193.61.*
基本都同意
咖啡机能不能 *稳定* 做出满意的口味
这里面也包括磨豆机
保持稳定这件事可以很贵的
胶囊机就比较好的处理了稳定,但是我不满意它口味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咖啡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你就说意式,14g粉,25秒,9bar,萃出50ml咖啡液,就这么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豆子烘焙程度,罗豆阿豆拼配豆,研磨均匀度,萃多长时间,什么样的水,有没有预浸泡和闷蒸,压力稳定性如何,甚至你的杯子有没有温杯过都会影响口感。
: 所以什么算好咖啡呢?我很反感这行太多low逼成天想教育别人什么样的咖啡好喝,一定要喝出什么香味尾韵才算好喝。
: 咖啡机这东西也没必要神话,你就把它当成车子,空调,电饭煲,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做出你自己满意的口味。贵的东西可玩性相对高一点而已,不见得便宜的就做不出好喝的。我本人也是迫不得已才在这个行业呆着,二逼太多了,从业人员平均素质太差太差。
: ...................
--
修改:Avocado FROM 73.63.245.*
FROM 73.63.245.*
能不能介绍一下,水温高低,时间长短(水量多少),研磨度粗细对咖啡味道的影响?
如何多萃取出香味和甜味,减少苦味涩味和酸味?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咖啡萃取就那么几个影响因素,豆子,研磨度,水温,压力,从这里面找找原因吧
--
FROM 123.116.128.*
首先找个中烘豆
水温是最次要的
时间就是30+-6秒出一锅 出液量123oz取决于你的粉碗
喝着苦就往24秒靠拢
喝着酸就向36秒靠
粉量取决于粉碗,+-1g
用粒度和粉量控制上述时间
【 在 shi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介绍一下,水温高低,时间长短(水量多少),研磨度粗细对咖啡味道的影响?
: 如何多萃取出香味和甜味,减少苦味涩味和酸味?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修改:Avocado FROM 73.63.245.*
FROM 73.63.245.*
不用想那么复杂。
豆子越多,是不是粉越多?粉越多,萃取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更多?相对来说是不是更丰富?所以国内卷起来之后,连锁店里22g往上的粉出品越来越多,瑞幸应该用的是最多了,直接导致机器也跟着往这个趋势走。
同理,粉越细,是不是萃取的时候水跟粉接触的面积就越大?然后一样可以萃更多的东西出来?
当然要找到一个平衡或者极限,你不能让粉很多或者很细,导致萃取的时候水憋在里面出不来,一直在跟粉接触,然后越来越多杂味被萃出来,或者你设置的水量全部粘在粉里了,落到杯子里没几滴,所以才会有粉水比,萃取率的要求。
至于水温,要看豆子适合什么样的,85-100度都有人用,甚至不同新鲜程度的相同豆子,都需要不同的水温去萃,来达到口味一致性。
【 在 shire (低端人在北京) 的大作中提到: 】
: 研究了一下说明书,水温和豆量可以调三挡,水量可以调比较大幅度,粉的粗细可以调,
: 但是不知道怎么调会向好的方向变化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83.193.61.*
你说的很对
其实连锁店是每天针对几百倍都要求稳定一致性
而家用只是把时间周期拉长,要一天天每天做的一两杯保持稳定一致性
【 在 Avocado (Pe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基本都同意
:
: 咖啡机能不能 *稳定* 做出满意的口味
--
FROM 183.193.61.*
我以前用20-22g
这两年降到18
以前喝深烘
现在降到中烘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想那么复杂。
: 豆子越多,是不是粉越多?粉越多,萃取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更多?相对来说是不是更丰富?所以国内卷起来之后,连锁店里22g往上的粉出品越来越多,瑞幸应该用的是最多了,直接导致机器也跟着往这个趋势走。
: 同理,粉越细,是不是萃取的时候水跟粉接触的面积就越大?然后一样可以萃更多的东西出来?
: ...................
--
FROM 73.63.245.*
这个很简单,就像我早上建议的,你去把杯子在你平时萃完一整杯时间的2/3的时候拿开杯子,尝一下那个酸味(或者很多人直观的咸味)就知道水量的影响了,进而可以再做一杯long coffee,水量加多,看看多出来的水能给你萃出什么口味来。
水温高低,你三档都试一下,重要的是要匹配你的豆子。
至于味道,实在给不了太多建议,酸味重可以提高萃取率,但是可能很难抓到你要的味道,甚至往焦苦跑偏了。
【 在 shire (低端人在北京)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介绍一下,水温高低,时间长短(水量多少),研磨度粗细对咖啡味道的影响?
: 如何多萃取出香味和甜味,减少苦味涩味和酸味?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xxooxxoo8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83.193.61.*
关键是从断续开始的话就没多少。
当然颜色是判断萃取结束的唯一根据,明显变淡了就结束。
【 在 shire 的大作中提到: 】
: 30-40秒似乎很多,出来的咖啡都淡了,明天试试。可能要选长萃模式才能这么久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75.160.2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