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听取蛙声一片
戏曲中的陈世美实在太坏了,抛妻弃子,贪慕虚荣。老天都会看不过去。这样的人也有他的过人之处,会得到短暂的成功和富贵。最后没有好下场。这个作品是在劝告世人,人间正道。现实中的同名同姓的陈世美有很多,顺治时候那个只是其中之一,不能说明什么。
--
FROM 101.6.192.*
是不能说明啥
但会躺着中枪
古人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阮玲玉说,人言可畏
看。。
【 在 madayu197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戏曲中的陈世美实在太坏了,抛妻弃子,贪慕虚荣。老天都会看不过去。这样的人也有他的过人之处,会得到短暂的成功和富贵。最后没有好下场。这个作品是在劝告世人,人间正道。现实中的同名同姓的陈世美有很多,顺治时候那个只是其中之一,不能说明什么。
--
FROM 124.205.69.*
是不能说明啥。
假设你常用名是madayu,别人是否可以写一个madayu忘恩负义、杀妻弃子的戏到处演。
如你责问,对方说同名同姓而已,戏里的madayu不是你,不要对号入座。
这样的说法只对了一半,他还需要把真实的那个邪恶的madayu的原型说出来
【 在 madayu197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戏曲中的陈世美实在太坏了,抛妻弃子,贪慕虚荣。老天都会看不过去。这样的人也有他的过人之处,会得到短暂的成功和富贵。最后没有好下场。这个作品是在劝告世人,人间正道。现实中的同名同姓的陈世美有很多,顺治时候那个只是其中之一,不能说明什么。
--
FROM 180.172.87.*
《陈世美》是蛙声的其一。
本帖试着举这1个例子,劝导蛙不要先射箭再画靶,先确定了“男人罪恶”然后再去找证据,
结果找到陈世美这种伪作,是不能成为证据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和正文没看出有啥关系啊
--
FROM 180.172.87.*
这会让人看了有点莫名其妙,如果是单劝她可以单独回给她,或者把题目改为不要先射箭再画靶,你把陈世美安在蛙声上也有点强行画靶的嫌疑,毕竟人家也没有这样说过这样的文本。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世美》是蛙声的其一。
: 本帖试着举这1个例子,劝导蛙不要先射箭再画靶,先确定了“男人罪恶”然后再去找证据,
: 结果找到陈世美这种伪作,是不能成为证据的。
: ...................
--
FROM 124.17.26.*
题目的意思,是指前两日版面全是蛙主题帖,所以是一片。
帖子内容,举其中一例,不要连续把建立在一些虚假材料上的观点,误导版友,有个一两篇说明观点就行了。
陈世美不是我画的,是蛙多次举过的例子,当做支撑她论点的论据。
“单劝她可以单独回给她”,你看她的回帖不仔细,她的主题帖里,我回帖指出她的逻辑错误,
她反复说“爹味男不要来我的帖子灌药汤”。
那么既然她能放火发多个主题帖,我点一盏灯发个主题帖也行吧?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会让人看了有点莫名其妙,如果是单劝她可以单独回给她,或者把题目改为不要先射箭再画靶,你把陈世美安在蛙声上也有点强行画靶的嫌疑,毕竟人家也没有这样说过这样的文本。
:
--
FROM 180.172.87.*
哦哦,不过还是换个题目更好,陈世美这个我倾向是真的,如果说是顺治年间的进士,那么怎么又和包公联系上了呢,所以你说的陈世美不是宋朝的那个啊。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题目的意思,是指前两日版面全是蛙主题帖,所以是一片。
: 帖子内容,举其中一例,不要连续把建立在一些虚假材料上的观点,误导版友,有个一两篇说明观点就行了。
: 陈世美不是我画的,是蛙多次举过的例子,当做支撑她论点的论据。
: ...................
--
修改:klbs FROM 124.17.26.*
FROM 124.17.26.*
包拯确有其人,但是戏中那些事,都是编的啊。
陈世美在逻辑上就讲不通。都是一些底层的想当然
是说顺治年间的文人,编写了北宋包拯的事。包拯可能是一个好官,但是没干过《铡美案》
的事,没有公主,没有驸马
真的喜欢历史故事的话,在AI上问个10分钟大概就能问明白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哦,不过还是换个题目更加,陈世美这个我倾向是真的,如果说是顺治年间的进士,那么怎么又和包公联系上了呢,所以你说的陈世美不是宋朝的那个啊。
:
--
FROM 180.172.87.*
。。。不说了这是清代陈世美的同侪搞得小动作嘛
戏剧人物,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安插一些莫须有的经历
就像是射雕里,丘处机王重阳也都确有其人啊,黄蓉黄老邪不就是创造出来的人物嘛,这虚虚实实的结合,后人看来,就是文学作品的影响,形成对不同人的印象嘛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哦,不过还是换个题目更好,陈世美这个我倾向是真的,如果说是顺治年间的进士,那么怎么又和包公联系上了呢,所以你说的陈世美不是宋朝的那个啊。
:
--
FROM 124.205.69.*
那么你把顺治年间的真人真事来说宋朝的铡美案是假的,感觉没有形成证据链啊,即使是顺治年间的文人,也不可能去暗射当朝的进士啊。如果抛弃掉真人陈世美这个事儿,单讲逻辑又有点语境问题,毕竟人家编的就是戏剧,在戏剧里面你只能讲戏剧的逻辑。如果是戏剧的语境,包公是不是真实存在也是不要紧的。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包拯确有其人,但是戏中那些事,都是编的啊。
: 陈世美在逻辑上就讲不通。都是一些底层的想当然
: 是说顺治年间的文人,编写了北宋包拯的事。包拯可能是一个好官,但是没干过《铡美案》
: ...................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