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邦和曹操谁更厉害一些?
有幸存者偏差因素,再说牛逼人士未必对历史的解读就正确
【 在 ch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石勒自己从一个奴隶到建立统一北方的后赵,论难度比曹操只高不低吧 ...
--
FROM 60.15.135.*
不能这么比吧,曹操是站在大汉的肩膀上,他之前其他人打游牧民族也是揍孙子
【 在 longyue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太祖也没大一统啊,幽云十六州拿不回来啊。曹操不光三分实力最强,打北方游牧民族更是跟打孙子似的。
--
FROM 115.216.119.75
韩信手下几乎都是刘邦的老哥们,凭啥自立,而且他有经营老窝和平衡各种利益的能力吗?就看他整S郦食其、出卖蒯通、坑陈希、剁钟离眜来看,以及问路砍樵来看,人缘肯定非常差,手下是给刘老板打工,忍受他这个空降的分公司经理,他要独立单干,谁服他?韩信错误定位是错在不应该觊觎王爵,还是老老实实拿个万户侯。
刘邦投资韩信这一路,人马资源可不少,投资的技术路线也极其正确,换成其他人做课题带头人,可能没韩信这么牛,但也就是迟个几年的问题。
【 在 longyue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没有彭越之流牵制,刘邦上哪跟项羽有来有回,跑路名场面还少吗?再说打败项羽的是韩信,韩信愿意,最起码是个三足鼎立。韩信自己定位错误,你可以说老刘运气好,不能全部归因成他牛逼。
: 曹操熬死了袁绍,就统一了北方,你说的二十年不知道从何而来。
--
修改:Demigod FROM 115.216.119.75
FROM 115.216.119.75
对于皇帝来说,政治才是最主要的,就像现在老板,不一定要精通技术,何况刘邦军事只是不如项羽韩信,曾击败过章邯、英布这样的名将。只不过太史公春秋笔法,刘邦的胜仗几个字带过,刘邦的败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如果算胜率的话,其实刘邦非常高。话说不如韩信项羽,不能说二流吧,这俩放在五千年,都是顶尖的。
【 在 longyue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就是军事才能这一项。开国皇帝,军事和政治起码有一项是同时代的顶级水平。刘邦超一流政治二流军事,项羽超一流军事,八流政治。最后结合气运,刘邦胜出。
--
FROM 115.216.119.75
打跑和打服是两个概念。乌桓那是打服收编了。三国离光武几百年了吧,还站啥肩膀。再说,如果当初白登围的是项羽,你说他围不围的住,或者敢不敢来围?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这么比吧,曹操是站在大汉的肩膀上,他之前其他人打游牧民族也是揍孙子
:
--
FROM 220.181.41.*
韩信都被老刘抓回去了,去樊哙家溜达,樊哙都是跪拜,说大王您竟然赏光来我家。几千年的一个兵仙,打的都是神仙仗,你说他有没有威望。刘邦老哥们又如何,后面反叛的或者被害的也不少。再说真跟韩信就不是从龙之功吗?功高震主的人想老老实实当万户侯就能当吗?老刘睡的着?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韩信手下几乎都是刘邦的老哥们,凭啥自立,而且他有经营老窝和平衡各种利益的能力吗?就看他整S郦食其、出卖蒯通、坑陈希、剁钟离眜来看,以及问路砍樵来看,人缘肯定非常差,手下是给刘老板打工,忍受他这个空降的分公司经理,他要独立单干,谁服他?韩信错误定位是错在不应该觊觎王爵,还是老老实实拿个万户侯。
: 刘邦投资韩信这一路,人马资源可不少,投资的技术路线也极其正确,换成其他人做课题带头人,可能没韩信这么牛,但也就是迟个几年的问题。
:
--
FROM 220.181.41.*
太史公是汉朝人,不是楚朝人。他能写出来,书没被焚,人没被坑。说明了啥?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皇帝来说,政治才是最主要的,就像现在老板,不一定要精通技术,何况刘邦军事只是不如项羽韩信,曾击败过章邯、英布这样的名将。只不过太史公春秋笔法,刘邦的胜仗几个字带过,刘邦的败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如果算胜率的话,其实刘邦非常高。话说不如韩信项羽,不能说二流吧,这俩放在五千年,都是顶尖的。
:
--
FROM 220.181.41.*
不同人看法不一样
东汉王允就说史记是谤书了
【 在 longyue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史公是汉朝人,不是楚朝人。他能写出来,书没被焚,人没被坑。说明了啥?
: 刀流吧,这俩放在五千年,都是顶尖的。
--
FROM 117.129.56.111
编造本朝的黑历史,有几个脑袋够砍的?汉武帝那是好脾气的人吗? 北魏崔浩实写本朝历史都灭了族,更何况编造抹黑。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人看法不一样
: 东汉王允就说史记是谤书了
--
FROM 220.181.41.*
司马迁生前,一直防着《史记》被汉武帝焚毁。《报任安书》里说,《史记》写完之后,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
《汉书》说,“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据《汉书·杨敞传》载:“敞子忠,忠弟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
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个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这部巨著尘封了二十年,也该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了,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公开发行,从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没有史料证明,汉武帝看过史记
哪怕到了东汉,史记都是经过删节续补。《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表明东汉皇室依然不愿全部公开《史记》,只让杨终删为十多万字发表。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史记真正火出圈是到了唐代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大力推崇
【 在 longyue12 的大作中提到: 】
: 编造本朝的黑历史,有几个脑袋够砍的?汉武帝那是好脾气的人吗? 北魏崔浩实写本朝历史都灭了族,更何况编造抹黑。
--
FROM 112.4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