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明白学生背古文的意义
兴趣是可能会变化的。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少数人就是对这个感兴趣的人,简单说就是愿意学的就学,不愿意学的可以不学
: :
--
FROM 183.209.46.*
说白了就是zhuangbility,好比有人说自己会写甲骨文,实际工作是销售,有毛用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对于我这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还有很多知识点,谢安是不是太傅,他侄子是不是叫胡儿,他哥是不是叫无奕,王家媳妇儿这些关系信息有毛用?这些就是所谓引经据典了吗?
: 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就是那三句诗,体现一下文字之美
: ...................
--
FROM 36.110.8.*
应该取消计算机课程
改回珠算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祖宗留下的书法也有用,你觉得该不该学
: :
--
FROM 106.120.64.*
想审美那就和美术音乐放到一块去
别在高考里掺和
【 在 fishA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版就你的帖子提到了关键点:文字之美。
: 有的古文就是美
:
--
FROM 106.120.64.*
大概现在网络流行这种说法:
使劲让你学的,基本没用,你想学的,根本找不到门路
炒股很容易,如果能发财,开户得找关系
【 在 king36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从小就觉得这东西没啥用,还浪费精力
:
--
FROM 36.110.8.*
哈哈哈,有道理
不过现在各种公开课很多,大多数想学的都能找到资源吧
【 在 CCERCC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概现在网络流行这种说法:
: 使劲让你学的,基本没用,你想学的,根本找不到门路
: 炒股很容易,如果能发财,开户得找关系
--
FROM 223.104.77.*
语文课时摆在那儿,你不学古文,你觉得那些时间你就可以自由支配了吗?
而且,咱们应该都是过来人,你应该明白,学习这东西,投入产出真不是像工厂流水线那样可以简单地用时间一个参数来衡量的。上学时,只有学渣和他们的家长才会天天说晚上学到了几点几点。老祖宗一直强调“君子不器”“我身不器”,看来你是“不明白”的。你把你孩子当成个大水缸、大罐子(或者其他什么容器,whatever),那你的孩子就只会是一个大水缸、大罐子而已。“我可以腾出时间来学别的”,它只是一种美好愿望。现实更可能是:不想学、学不明白的我不学了,我想学的还是学不明白。腾出来的时间,多刷了一会儿手机,多玩了一会儿游戏,也就过去了。
我上边其实已经强调过了,再总结一遍:
1、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你知道哪个将来在菜市场为一块钱跟买菜的骂街,哪个将来在国际场合和洋人“骂街”?过早地用“有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这些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是对他们未来的不负责任。甚至,可能把阶层固化提前到义务教育阶段。
2、从系统设计来说,适当增加冗余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这是抵消不确定性的一个方法。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说,也需要学生群体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冗余,而不是追求刚刚好。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世界,追求极致确定性的投入,这从思想根子上就错了。(说实话,我又想起了某市2年前的“五度”。。。)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只能去学那些最有用的东西,古诗词现在看来就没那么实用,假如你对某些不那么实用的东西很感兴趣而去学,那另说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数学公式、物理方程也很美,也不要高考了?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审美那就和美术音乐放到一块去
别在高考里掺和
【 在 fishA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版就你的帖子提到...
--
FROM 125.62.3.*
你真想让日本人传承中国文化?
那成笑话了
【 在 ges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呢,中国人应该多学古文?鬼子明治维新的时候,为了向强者学习,可是勇敢的抛弃了很多传统,包括从中国学的。这才是真聪明。
--
FROM 117.129.56.17
甲午战争时,日本人真这么喊口号的,例如”崖山之后无中华“,例如”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真想让日本人传承中国文化?
: 那成笑话了
--
FROM 183.1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