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切身体会,感觉中医中药不适合做双盲测试
说的是你逻辑错误,双盲和结果重现,没有逻辑必然关系。
【 在 acc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了解因果关系完后,最后还是看药效
: 如果最后没药效,算什么了解因果关系,只能说明其因果关系完全是错的
:
: ...................
--
FROM 114.246.239.*
你要说必然,100%的,那有意义吗? 你这轻飘飘一句,直接把医药统计学干没了
双盲实验次数不够可以多做几次,样本太少可以加样本,具体条件可以再细分,严格双盲实验怎么不能反映结果重现?你硬要100%保证,那啥都不要研究了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是你逻辑错误,双盲和结果重现,没有逻辑必然关系。
--
FROM 124.160.64.*
你还是不懂概率和逻辑。有效率本身也没有必要100%。把双盲等同于医药统计学,也是你制造又一个基于无知错的离谱的谣言的原因。双盲本身就有伦理问题等争议,这些和中医也没关系,甚至是西方自己提出的争议。神化双盲不过是基于无知的愚昧偏见罢了。我也从来没有要求过100%保证之类,我不清楚你造谣的动机,难道是离开造谣就不会说话了?
【 在 acc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说必然,100%的,那有意义吗? 你这轻飘飘一句,直接把医药统计学干没了
: 双盲实验次数不够可以多做几次,样本太少可以加样本,具体条件可以再细分,严格双盲实验怎么不能反映结果重现?你硬要100%保证,那啥都不要研究了
:
: ...................
--
FROM 114.246.239.*
你这是过于武断了并且没得过什么胃病或仔细思考过,也对中西医了解不清晰。 中西医对症状上描述是一样的,胃病表现大多是疼痛、痞满、嗳气、反酸、纳呆等症状,只不过原因解释上中西医理论不一样,中医一般五行学说上定义是脾胃虚弱或痰湿中阻等成因,西医一般从功能上定义- 胃炎胃溃疡等,都是胃部菌群变化等导致功能受损。解释的现象是一致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对疾病名称义不一样,其实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现在当发生严重性器质性病变时中医才会推荐你看西医,以前胃穿孔之类也是中医治疗的,只不过现在这种病普遍更认可西医而已。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医擅长治疗脾胃失调,不擅长治疗胃炎。前者由身体内在失调引发,后者由细菌引发。对于读过大学的人来讲,这不是什么专业知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5.94.*
1. 必然一词是你自己说的,必然不等于100%,难道等于50%?
2. 双盲当然不等同医药统计学,但是其重要部分。数学学科几条假设往下证明就是,生物、医药很多学科的研究跟数学学科不一样,主要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各种试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双盲试验与准双盲试验
3. 医学中的双盲试验当然有伦理问题,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有伦理问题,并不能说明这个方法上是无效的,这方法非常有效只是违背伦理不让用而已,人家争议的又不是方法的有效性。
4. 双盲试验不能做,但也有替代近似方案。如果你不了解,可以找些causality的书来看看,如果看不懂,我可以教你。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不懂概率和逻辑。有效率本身也没有必要100%。把双盲等同于医药统计学,也是你制造又一个基于无知错的离谱的谣言的原因。双盲本身就有伦理问题等争议,这些和中医也没关系,甚至是西方自己提出的争议。神化双盲不过是基于无知的愚昧偏见罢了。我也从来没有要求过100%保证之类,我不清楚你造谣的动机,难道是离开造谣就不会说话了?
--
FROM 125.121.97.*
他们没有概率,统计这些概念,你把数据一量化,他们就会转移话题抠字眼。
【 在 acc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必然一词是你自己说的,必然不等于100%,难道等于50%?
: 2. 双盲当然不等同医药统计学,但是其重要部分。数学学科几条假设往下证明就是,生物、医药很多学科的研究跟数学学科不一样,主要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各种试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双盲试验与准双盲试验
: 3. 医学中的双盲试验当然有伦理问题,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有伦理问题,并不能说明这个方法上是无效的,这方法非常有效只是违背伦理不让用而已,人家争议的又不是方法的有效性。
: ...................
--
FROM 111.196.210.*
所以你根本没有基本逻辑。我说的是必然关系,是逻辑关系。你自己看看原文,是指实验结果与疗效结论之间。
双盲只是一个统计方法。数学也不是你的理解,是有很多分支,概率论是理论,概率统计有很多统计方法,双盲和数学没有关系,是排除主观干扰统计结果的一种设计,本身并没有严格证明,至于是否有效也有个例差异,这个本身并不深奥,有现成的例子,没有争议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当然也存在伦理问题,不仅仅是中医甚至就不是中医研究中提出的(准确说是药而不是医)。而且,中药双盲比较困难是客观事实,有一些特殊因素。
【 在 acc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必然一词是你自己说的,必然不等于100%,难道等于50%?
: 2. 双盲当然不等同医药统计学,但是其重要部分。数学学科几条假设往下证明就是,生物、医药很多学科的研究跟数学学科不一样,主要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各种试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双盲试验与准双盲试验
: 3. 医学中的双盲试验当然有伦理问题,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有伦理问题,并不能说明这个方法上是无效的,这方法非常有效只是违背伦理不让用而已,人家争议的又不是方法的有效性。
: ...................
--
FROM 114.254.0.*
赞同,确实说的有道理。
--
FROM 36.110.161.*
你说的都是主观感受,而双盲测试,筛的就是主观感受。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曾经牵头重大项目,有一段时间起早赶晚,又贪凉大量喝冰果茶,搞坏了脾胃。每加班到半夜一点左右,就上吐下泻。
: 幸好我是搞系统的,也了解中西的系统观和治病原理,这方面的认识救了我自己。这样折腾三天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系统出了问题,而中医处理这方面特别擅长。第二天我到离我最近的医院看了中医,特别要求开中成药。医生给我开了香砂养胃散和人参健脾丸。这真是立竿见影,一小包香砂养胃散喝下,肚子立刻舒服,再吃两丸健脾丸,精神头立马改善,当晚睡眠就变得特别香。连吃几天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变得气定神闲、精神饱满。过了两周,我去医院想再开点药,医生又给开了补中益气丸。吃过一天后,就感觉中气充盈,讲话底气十足,同事们都给我反馈了,说从来没见过你说话中气这么足。
: 你说,这些内在感受,能用西医的双盲测试来测定吗?你怎么测定精神改善了多少呢?中医擅长的是平衡失调的系统,西医处理的是细菌病毒对机体的入侵。用衡量西医有效与否的方法很大程度衡量不了中医的疗效。但是,你自己的身体能够感受到。这绝不是对某些人有效,对另外一些人无效,只要你属于脾胃失和、中气不足、劳累过度,上述哪些中成药就立建神效。
: ...................
--
FROM 123.116.145.*
好吧,建议你去看看causality相关的书吧,所有你说的都有答案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根本没有基本逻辑。我说的是必然关系,是逻辑关系。你自己看看原文,是指实验结果与疗效结论之间。
: 双盲只是一个统计方法。数学也不是你的理解,是有很多分支,概率论是理论,概率统计有很多统计方法,双盲和数学没有关系,是排除主观干扰统计结果的一种设计,本身并没有严格证明,至于是否有效也有个例差异,这个本身并不深奥,有现成的例子,没有争议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当然也存在伦理问题,不仅仅是中医甚至就不是中医研究中提出的(准确说是药而不是医)。而且,中药双盲比较困难是客观事实,有一些特殊因素。
--
FROM 122.23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