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根据法释[2024]1号文,彩礼的定性是:
法释2024 1号文,没有废止。
民法典通篇无彩礼二字。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篇论文,详细说明了其不同。
: 但是在法律条文上,有过模糊描述,虽然那两个法律条文废止了。
: 这个还是挺复杂的。
--
FROM 114.246.237.*
例如附件,在法律描述上也有模糊的时候。
所以现在,理论上不同,执行起来并非泾渭分明。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篇论文,详细说明了其不同。
: 但是在法律条文上,有过模糊描述,虽然那两个法律条文废止了。
: 这个还是挺复杂的。

--
FROM 39.144.108.*
这些内容根本不是法律或者司法解释。附件内容全文无彩礼二字,更遑论彩礼一律视为赠与的含义。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例如附件,在法律描述上也有模糊的时候。
: 所以现在,理论上不同,执行起来并非泾渭分明。
: [upload=1][/upload]
--
FROM 114.246.237.*
你别看了,不是给你看的。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内容根本不是法律或者司法解释。附件内容全文无彩礼二字,更遑论彩礼一律视为赠与的含义。
--
FROM 39.144.108.*
题目提到的文件是最高法的文件,描述的很清楚。
第二条,禁止借婚姻索要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要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法院应予支持。
这里可以看出,两个不是一回事儿。
【 在 frankyang926 的大作中提到: 】
: 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就不叫彩礼
--
FROM 39.144.108.*
之前没认真读过这个司法解释,挺有意思。
其实第五条第二段,可以加个金额限制,比如彩礼金额不应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倍。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也就是1.5万-2万吧。在江西贵州这些地方的农村地区,地方人大也应该出台个地方规定限制一下。
而且彩礼也应该鼓励给女方个人,而不是给女方父母。给女方父母的部分,如果发生争议,就应该全部返还。当然女方出嫁了也要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条 以婚姻为目的依据习俗给付彩礼后,因要求返还产生的纠纷,适用本规定。
: 第二条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
: 法院应予支持。
: ...................
--
FROM 183.241.152.*
你管不着,我辟谣也不是给你看的。你能造谣我就能辟谣。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别看了,不是给你看的。
:
--
FROM 114.246.237.*
所以第二条情形的彩礼,定性为借婚姻索取财物,有啥问题么?所谓彩礼一律定性为赠与是彻头彻尾被司法解释原文证否的谣言。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题目提到的文件是最高法的文件,描述的很清楚。
: 第二条,禁止借婚姻索要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要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法院应予支持。
: 这里可以看出,两个不是一回事儿。
: ...................
--
FROM 114.246.237.*
你的理解很牛逼。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第二条情形的彩礼,定性为借婚姻索取财物,有啥问题么?所谓彩礼一律定性为赠与是彻头彻尾被司法解释原文证否的谣言。
--
FROM 39.144.108.*
专家我还要问题请教您那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释2024 1号文,没有废止。
: 民法典通篇无彩礼二字。
--
FROM 111.19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