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长三角地区饮食上不嗜辣?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瘾和危害是分开来说的
: 不是说成瘾的一定有害
: 茶和咖啡也成瘾,也有害处,但平日喝并不要紧
: ...................
不对,东北不吃辣是因为东北移民时间短,以山东胶东和少数河北人为主。这几个地方历史上也不吃辣。
--
FROM 117.148.128.*
【 在 wangdaif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韩国泡菜看得见辣椒,吃不出辣味
不,不吃辣的人是吃的出的。但是韩国泡菜延边做法和外地做法还是有不同的。外地辣味就更少,几乎吃不大出了
--
FROM 117.148.128.*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重辣的不碰轻辣可以碰啊
: 去日本也一个个咖喱饭吃得欢呢
: 另外江浙没有反感红油吧
: ...................
江南本地土著几乎不吃辣酱的。杭嘉湖绍甬吃农村红白喜事流水席,就没这种调料看到过。糖在浙江这几个地方除了东坡肉这种专门的菜,放的也很少,和苏南不一样。
--
FROM 117.148.128.*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重辣的不碰轻辣可以碰啊
: 去日本也一个个咖喱饭吃得欢呢
: 另外江浙没有反感红油吧
: ...................
日本人口味和江浙接近,酱油爱好者。辣的也就能吃一点点。
--
FROM 117.148.128.*
是的,以前叫土话或村话,是认为跟其他几种方言并称的,南宁地方志一般说有 官平土白客 五大方言。
所谓精英是哪些?民众不会以壮族汉族称呼,一些壮族文化宣传还是为了中央政治任务吧,当地人不关心。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不是政府层面的,前几年六公祠重建就是被壮族精英说是侵略者给搅和了。现在态度就是不支持不鼓励,还不如贵州现在努力恢复阳明书院等文化景点。广西学术界壮族精英意识一直很强。南宁附近几个壮族大族50年代改族是做过工作的。本来历史上当地人只把壮话称为土话,就是和平话一样的方言而已,和族属无关。现在都变了。甚至百色壮区以前也没人自认为壮人,百色起义的文件里关于维护少数民族权益都指瑤苗。因为当地壮话人群民国的时候都是汉族认知。
--
FROM 114.87.107.46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以前叫土话或村话,是认为跟其他几种方言并称的,南宁地方志一般说有 官平土白客 五大方言。
: 所谓精英是哪些?民众不会以壮族汉族称呼,一些壮族文化宣传还是为了中央政治任务吧,当地人不关心。
当然不是中央任务,就是民族官员膨胀呗。类比其他自治区,全都是名族学者在挑动扭曲当地文化教育,新疆这种是几十年公然改民族语教科书,两面人用国家的课堂培养毒毒。广西云南贵州是否定历史上汉族为主流的拓耕史,人为创造少主汉辅的少名当地史。假话多了,真话就没人记得了。
--
FROM 117.148.128.*
八宝辣酱是上海的
杭嘉湖吃的少不代表魔都吃的少
浙江叫辣三丁
一个江南大了去了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重辣的不碰轻辣可以碰啊
: : 去日本也一个个咖喱饭吃得欢呢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他们酱油没学会,发酵一半变成了味增
kidding
中国地区的重辣和中国口味有点像了,我都要停下来喝口水再继续吃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重辣的不碰轻辣可以碰啊
: : 去日本也一个个咖喱饭吃得欢呢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东北是日据带来的稻米,本来高粱大豆呢还
但饶是如此茄科三宝也称当家菜了,不说朝鲜族吃辣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成瘾和危害是分开来说的
: : 不是说成瘾的一定有害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富啊
【 在 ntstar (久违的事想起还是甜的)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样是冬季湿冷,长江沿岸的川渝、湘鄂赣嗜辣,为什么江浙沪却不好这口?
--
FROM 117.6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