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各国基础设施强度
小型图书馆的馆藏也是有侧重的,去北京的社区图书馆看看就能发现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普通人没这种专业需求,普通人如果小孩就是学校一摞阅读书籍列表,自己去找书看,无论买还是借。如果大人也一般有目标性的阅读。又不是永远大学时代,无明确目标最好看一堆同类型书籍。
: 国外其实大型图书馆也不多,很多也是社区图书馆。只是因为书贵,这种小型图书馆也聊胜于无
--
FROM 106.121.158.201
共享单车,二维码过于细了。
看通车里程,网络普及率,网络速度等等即可。
手机销售和汽车销售是一类的,不能归于基础设施。
【 在 dp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这个数据其实是有失偏颇了
: 如果你看人均高铁数量、人均共享单车数量、人均二维码数量、人均大屏手机数量、人均水泥年使用量、中国都是远远超过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
:
--
FROM 72.222.237.*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你没有经常跑图书馆的经历,很多书不需要买,也不可能买到在图书馆借书的那个量。
普通人都不需要,研究性工作的人士国内也有他们自己的途径。而欧美是不去图书馆,根本十几,几十欧或者美元,经常性看工资是不起好吧。国内非研究性书籍几十块可以买一大堆了。打折优惠的时候就是几块一本。干嘛要去图书馆?
--
FROM 218.109.200.*
小孩看书可能翻10本能翻到1本自己喜欢看的,你自己买书不可能买10倍的书去试错,这一点图书馆是有优势的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图书馆意义没那么大,欧美书贵,常常小孩大人要经常性看书必须去图书馆,普通人家经不起常年买书。中国不一样,普通书就是白菜价,大城市跑图书馆还不如直接买一本省公交地铁费的
--
FROM 152.23.43.*
pm2.5, 饮水
--
FROM 183.199.49.*
【 在 hrbwag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型图书馆的馆藏也是有侧重的,去北京的社区图书馆看看就能发现
不需要,几块钱家里送到家比浪费时间去图书馆还有找不到书的可能,时间成本划算得多。唯一问题其实是北京这类大城市很多人家里面积小,真买多了放不下而已
--
FROM 218.109.200.*
【 在 exopla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均受教育年限咋还不到8年,9年义务教育普及多少年了。。
很多老人也就上了小学几年吧
--
FROM 114.254.21.*
【 在 lipef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孩看书可能翻10本能翻到1本自己喜欢看的,你自己买书不可能买10倍的书去试错,这一点图书馆是有优势的
:
:
有小孩在读书吗?现在小学初中一大堆推荐课外读物,能全部读完,而且能精读,算不错了。大至于喜欢不喜欢的,这种主观问题直接去书店找书就行。
--
FROM 218.109.200.*
你如果不怎么借书的当然用处不大。你还可以说普通人既不借书也不怎么买书呢。但图书馆作为文化公益场所,作用就是给喜欢看书的提供一个场地。不能因为一部分人不用就否定其价值。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普通人都不需要,研究性工作的人士国内也有他们自己的途径。而欧美是不去图书馆,根本十几,几十欧或者美元,经常性看工资是不起好吧。国内非研究性书籍几十块可以买一大堆了。打折优惠的时候就是几块一本。干嘛要去图书馆?
--
FROM 72.222.237.*
博物馆大城市不差,小城市确实不行,一步一步来吧,这个没那么重要,图书馆国外确实多,美帝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不过这个东西感觉也是过去时了,现在信息社会很多资料网上都能学习到,图书馆没啥发展的必要
体育馆确实应该大力发展,强身健体很重要,当然对于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来说也确实不太好搞就是了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这个人均少了,以后要大力发展啊,像英国的社区图书馆体育场都很大
--
FROM 198.2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