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闪充最大的问题应该还是发热
已有电池组不必升级,按最大能力充电就行
新电池可以提高设计标准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先别顾左右而言它
你就说说看这个闪充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去升级电池组?
【 在 lly9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大部分时间还是要相信常识
: 比如某个累计研发费用断崖领先同行的公司发布的一些言论大概率没啥问题。
--
FROM 114.82.9.*
不论仰望还是SU7U,那些MW的放电功率都是吹牛B,如果只能持续1秒,那没有任何意义,功率本身就是平均的概念,瞬时功率没有意义。至少也得几分钟这个量级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充电发热,放电就不发热了?你觉得一千多匹的车跑赛道电池包散热有没有问题。仰望都是960kW,SU7U更是超过1MW功率。
:
--
FROM 124.205.79.*
电池有温控系统,即使到不了兆瓦,充电功率也是在持续提高
乘用车换电,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电池受限制于体积很难做到很高的散热功率
这次比亚迪给电池组配了50kw的散热功率
但是在兆瓦超充的时候应该也只是能控制温升
超充的问题就是对环境温度要求很高
低温时候速度上不来,高温时候速度也上不来
最理想的工况下也没法和换电比速度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例如兆瓦闪充,假设都是千伏,电流也是千安
: 就算电池组内阻只有1毫欧(实际上可能是这个的十倍甚至更多)
: 发热功率=电流平方乘以电阻=1000平方乘以1/1000=1千瓦
: ...................
--
FROM 114.82.9.*
电池的容量,充电功率都在提升,充电设施密度也在提升
乘用车换电注定死路一条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跟换电肯定比不了
但是每次充电速度的提升,都是对换电更大的威胁,
其实最大的威胁是大电池普及,
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不需要补能,才是最好的安排
没几个人需要日行千里,大部分都是两三百公里的周边游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池受限制于体积很难做到很高的散热功率
: 这次比亚迪给电池组配了50kw的散热功率
: 但是在兆瓦超充的时候应该也只是能控制温升
: ...................
--
修改:chelseaLL FROM 183.157.65.*
FROM 114.82.9.*
25C的必要性何在?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每次充电速度的提升
你觉得电池什么时候能做到平均25C的充电速度?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换电肯定比不了
: 但是每次充电速度的提升,都是对换电更大的威胁,
: 其实最大的威胁是大电池普及,
: ...................
--
FROM 114.82.9.*
峰值功率提高了
大概率平均功率也会提高,拿峰值功率做代表而已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论仰望还是SU7U,那些MW的放电功率都是吹牛B,如果只能持续1秒,那没有任何意义,功率本身就是平均的概念,瞬时功率没有意义。至少也得几分钟这个量级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充电发热,放电就不发热了?你觉得一千多匹的车跑赛道电池包散热有没有问题。仰望都是960kW,SU7U更是超过1MW功率。
:
--
FROM 114.82.9.*
一千瓦其实不算什么,那么大个电池包,加热也要一会儿。
冬天加热得有3千瓦吧?
不过要是局部热点,或者巨大锂枝晶,是有直接热失控的风险。
反正赌用户也没啥机会用,噱头大于实效。
--
FROM 124.64.22.*
能稳定2c就很好了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均10c估计都永远做不到~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
FROM 124.64.16.*
大家都劈头盖脸骂兆瓦不现实,
其实有意无意的跑偏了,兆瓦根本没必要,平均功率的提升才重要
小鹏g6 g9这种
30-80充电9分钟,10-80充电20分钟,已经足够牛逼了
作为临时补能,真就是上个厕所抽根烟或者买杯咖啡的时间
后面的挑战其实是超充桩的密度
充电功率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 在 Simu1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峰值功率提高了
: 大概率平均功率也会提高,拿峰值功率做代表而已
: 不论仰望还是SU7U,那些MW的放电功率都是吹牛B,如果只能持续1秒,那没有任何意义,功率本身就是平均的概念,瞬时功率没有意义。至少也得几分钟这个量级
: ...................
--
修改:chelseaLL FROM 183.157.65.*
FROM 183.157.65.*
峰值功率高,并不代表平均功率高,平均功率跟散热设计非常有关。电机的功率是廉价的,1MV的电机成本也不过小几万块钱
【 在 Simu1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峰值功率提高了
: 大概率平均功率也会提高,拿峰值功率做代表而已
: 不论仰望还是SU7U,那些MW的放电功率都是吹牛B,如果只能持续1秒,那没有任何意义,功率本身就是平均的概念,瞬时功率没有意义。至少也得几分钟这个量级
: ...................
--
FROM 124.2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