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孙承宗和王在晋的方案优劣有定论了吗?
大体上,咸丰最大的贡献就是:哥不捣乱,哥抽大烟,哥先走了。。。
他老婆干的比他强一万倍,他就是懒
但是蠢货懒显然比勤劳好,毕竟不动车,车不会自己进河里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换成万历、天启、嘉靖任何一个,可能都比崇祯强,崇祯勤勉血性,但心胸刻薄狭隘,不会识人用人,多少个总督、巡抚、首辅都被他杀了;反观后世经常被诟病的咸丰,面临的内忧外患比起崇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咸丰硬是给大清续命了50多年,咸丰执政十年,基本上没有杀过一个总督、巡抚、领班军机,驭下用人方面还真是有一套。
:
--
FROM 111.33.78.*
崇祯17年换了15个宰相。
换了50个内阁大臣。
杀了N个尚书。
杀巡抚,大将一片。(后金打到济南那次,崇祯一次杀了30+人(包括和卢象升一起猛击农民军的关宁猛将祖宽)
对应一个公司,17年,换了15个COO, 开除N个O, 换了50个副总裁。
手下部门经理,曾经的销冠,开除无数。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换成万历、天启、嘉靖任何一个,可能都比崇祯强,崇祯勤勉血性,但心胸刻薄狭隘,不会识人用人,多少个总督、巡抚、首辅都被他杀了;反观后世经常被诟病的咸丰,面临的内忧外患比起崇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咸丰硬是给大清续命了50多年,咸丰执政十年,基本上没有杀过一个总督
: ⒀哺А⒘彀嗑ο掠萌朔矫婊拐媸怯幸惶住
--
FROM 122.9.80.*
咸丰手下的领班军机,也换了好几次,但咸丰仅是让其去职而已,未来依然可以起复重新使用。包括前期的穆彰阿、曹振慵,中期的祁宏藻、彭蕴章等,后期的肃顺也是咸丰死后才被慈禧杀的;
地方带兵的总督、巡抚为朝廷殉难的多,但没有一个被咸丰杀的,一般也就是降职、或去职、或戍边流放,例如几上几下的琦善、一路尾随追击太平军向荣等,更不用说湘军刚筹建时屡战屡败的曾国藩了,唯一斩杀的总督何桂清也是在咸丰死后。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祯17年换了15个宰相。
: 换了50个内阁大臣。
: 杀了N个尚书。
: ...................
--
FROM 124.127.42.*
哈哈,咸丰是没干啥坏事,问题是没干啥好事
压根不怎么管事
丢失大片领土的条约是他的时候签的,不过他承担什么角色很可疑
当然完全不杀也是不行的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咸丰手下的领班军机,也换了好几次,但咸丰仅是让其去职而已,未来依然可以起复重新使用。包括前期的穆彰阿、曹振慵,中期的祁宏藻、彭蕴章等,后期的肃顺也是咸丰死后才被慈禧杀的;
: 地方带兵的总督、巡抚为朝廷殉难的多,但没有一个被咸丰杀的,一般也就是降职、或去职、或戍边流放,例如几上几下的琦善、一路尾随追击太平军向荣等,更不用说湘军刚筹建时屡战屡败的曾国藩了,唯一斩杀的总督何桂清也是在咸丰死后。
:
: ...................
--
FROM 117.131.219.*
所以咸丰比杀伐决断的乾隆爷可差远喽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咸丰手下的领班军机,也换了好几次,但咸丰仅是让其去职而已,未来依然可以起复重新使用。包括前期的穆彰阿、曹振慵,中期的祁宏藻、彭蕴章等,后期的肃顺也是咸丰死后才被慈禧杀的;
: 地方带兵的总督、巡抚为朝廷殉难的多,但没有一个被咸丰杀的,一般也就是降职、或去职、或戍边流放,例如几上几下的琦善、一路尾随追击太平军向荣等,更不用说湘军刚筹建时屡战屡败的曾国藩了,唯一斩杀的总督何桂清也是在咸丰死后。
:
: ...................
--
FROM 223.104.3.*
如果抛开满汉民族矛盾、文字狱等政治黑历史,乾隆确实雄才大略,千古一帝;南征西进,拓地千里;十全武功,震古烁今;乾纲独断,雷霆万钧。咸丰当然不能与乾隆相比,但感觉其实比嘉庆、道光以及光绪还是强不少的,即使相比顺治亦不在其下。乾隆虽拓地千里,可又因同治阿古柏叛乱西域再失,最后还是依靠左宗棠收复西域,新疆从此建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为咸丰简拔于微末底层的朝廷重臣,林则徐病亡前上的最后一道奏折就曾强烈推荐左宗棠。左宗棠功名仅是举人,虽曾长期担任湖南前后两任巡抚张亮基、骆秉章首席幕僚,但一直居于幕后,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咸丰在湖广总督官文背后支持的樊燮诬告案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最后不但不追究左宗棠责任,反而予以重用,下旨左宗棠单独募兵自领一军。初战获胜后迅即赏三品太常寺卿,帮办江南军务,形同湘军副帅(湘军大帅是以两江总督衔督办江南军务的曾国藩)。仅数月间,左宗棠就从一介布衣骤升六部九卿堂官之列,咸丰死后左宗棠因功擢升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也是水到渠成,并不突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正是咸丰生前看似不经意的用人安排,为中华民族保住了新疆这一块战略要地,现在怎样拔高都不过分。
很多人都认为,咸丰什么也没做,仅是听取了肃顺、潘祖荫、郭嵩焘、曾国藩、胡林翼等从中央到地方重臣推荐意见、顺势而为,才重用左宗棠的。但试想如果换作崇祯,甚至嘉庆、道光,能否有如此胸怀、魄力、雅量和格局?事后复盘樊燮诬告案,这场上至中枢朝堂下至前线战场、情节跌宕、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你能否想象操控这一切的咸丰皇帝仅是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可以说后来慈禧及恭王联手造就的同治中兴,除张之洞等个例,基本沿用了咸丰用人布局,释放的都是后咸丰时代的人才储备红利。
咸丰经常被后世所诟病的方针决策,其实都被历史证明是极有远见的。例如,平叛初期一直限制使用曾国藩,并非什么抑汉扬满,或是不认可曾国藩能力,或是什么自己残疾内心自卑敏感,而恰恰是因为曾国藩太有能力了,上可定国安邦(在中央兼任兵部、礼部、户部等五部侍郎),下能治军抚民(创立湘军剿匪平叛),这个能力已经隐约大到动摇国本的程度,从维护大清长治久安角度,咸丰非常担心东汉末年剿灭黄巾军后各地军阀纷起局面重演,曾国藩做大而难以制衡,消灭了太平军却培育出另一个曹操。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清朝最终覆灭直接原因就是北洋军的逼宫,这颗军阀种子早在湘军崛起就已经种下,湘军—淮军—北洋军阀,可以说一脉相承,早已尾大不掉。
综上所述,清朝入关以后所有皇帝排名,执政只有短短十年的咸丰,至少能排第四,仅次于康雍乾三帝。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咸丰比杀伐决断的乾隆爷可差远喽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
咸丰帝怎么都好,但是做不到“必使洋人割地” 比康熙乾隆开拓领土差多了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抛开满汉民族矛盾、文字狱等政治黑历史,乾隆确实雄才大略,千古一帝;南征西进,拓地千里;十全武功,震古烁今。
: 咸丰当然不能与乾隆相比,但感觉其实比嘉庆、道光以及光绪还是强不少的,乾隆虽拓地千里,可又因同治阿古柏叛乱再次失去,最后还是依靠左宗棠收复西域,新疆从此建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左宗棠。
: 左宗棠为咸丰简拔于微末底层的朝廷重臣,林则徐病亡前上的最后一道奏折就曾强烈推荐左宗棠。左宗棠功名仅是举人,虽曾长期担任湖南前后两任巡抚张亮基、骆秉章首席幕僚,但一直居于幕后,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咸丰能在湖广总督官文背后支持的樊燮诬告案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 ...................
--
FROM 112.66.21.*
亏得你佬码这么多字,但没get到点上,
你不是以咸丰不杀称道么,我说乾隆爷对那些作战不力的杀的那叫一个痛快,
你觉得大清各位爷谁最牛逼,我不care。大清发匪之后又续了几十年的命,功劳首推洋大人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抛开满汉民族矛盾、文字狱等政治黑历史,乾隆确实雄才大略,千古一帝;南征西进,拓地千里;十全武功,震古烁今。
: 咸丰当然不能与乾隆相比,但感觉其实比嘉庆、道光以及光绪还是强不少的,乾隆虽拓地千里,可又因同治阿古柏叛乱再次失去,最后还是依靠左宗棠收复西域,新疆从此建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左宗棠。
: 左宗棠为咸丰简拔于微末底层的朝廷重臣,林则徐病亡前上的最后一道奏折就曾强烈推荐左宗棠。左宗棠功名仅是举人,虽曾长期担任湖南前后两任巡抚张亮基、骆秉章首席幕僚,但一直居于幕后,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咸丰能在湖广总督官文背后支持的樊燮诬告案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最后不但不追究左宗棠责任,反而予以重用,下旨左宗棠单独募兵自领一军。初战获胜后迅即赏三品太常寺卿,帮办江南军务,形同湘军副帅(曾国藩是以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衔督办江南军务,为湘军大帅)。仅数月间,左宗棠就从一介布衣蹿升六部九卿之列,咸丰死后左宗棠因功擢升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并不突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正是咸丰这看似简单的用人安排,为中华民族保住了新疆这一块战略要地,现在怎样拔高都不过分。
: ...................
--
FROM 220.194.45.*
你确定是他干的?我觉得他走了之后,清庭表现更好
所以大致推测这是他小老婆的功劳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抛开满汉民族矛盾、文字狱等政治黑历史,乾隆确实雄才大略,千古一帝;南征西进,拓地千里;十全武功,震古烁今。
: 咸丰当然不能与乾隆相比,但感觉其实比嘉庆、道光以及光绪还是强不少的,即使相比顺治亦不在其下。乾隆虽拓地千里,可又因同治阿古柏叛乱西域再失,最后还是依靠左宗棠收复西域,新疆从此建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左宗棠。
: 左宗棠为咸丰简拔于微末底层的朝廷重臣,林则徐病亡前上的最后一道奏折就曾强烈推荐左宗棠。左宗棠功名仅是举人,虽曾长期担任湖南前后两任巡抚张亮基、骆秉章首席幕僚,但一直居于幕后,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咸丰能在湖广总督官文背后支持的樊燮诬告案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最后不但不追究左宗棠责任,反而予以重用,下旨左宗棠单独募兵自领一军。初战获胜后迅即赏三品太常寺卿,帮办江南军务,形同湘军副帅(曾国藩是以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衔督办江南军务,为湘军大帅)。仅数月间,左宗棠就从一介布衣骤升六部九卿堂官之列,咸丰死后左宗棠因功擢升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并不突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正是咸丰这看似简单的用人安排,为中华民族保住了新疆这一块战略要地,现在怎样拔高都不过分。
: ...................
--
FROM 111.33.78.*
杀不杀虽然重要,不过杀谁更重要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祯17年换了15个宰相。
: 换了50个内阁大臣。
: 杀了N个尚书。
: ...................
--
FROM 111.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