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孙承宗和王在晋的方案优劣有定论了吗?
恭亲王唯一强的地方是身体比较好,能活60+,这点秒杀咸丰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恭王确有小才,但被别明显高估了,他仅是一个擅长落地执行的优秀技术性官僚。若作为帝王人选,明显不如咸丰。假设道光之后恭王即位,能否扑灭太平天国内乱,尚未可知。另外,当年在继承者竞争中,咸丰以仁孝胜出并非什么取巧,而是基于本身就顺位靠前、以价值观为先、求稳为主的最佳策略选择。帝王作为终极管理者,首要能力就是会识人、选人、用人。辛酉政变后的数十年间,作为事实上的首辅,恭王在与慈禧的博弈中明显落于下风,就是实证。
: 综上所述,咸丰强过慈禧,慈禧强过恭王。
--
FROM 114.64.236.*
主少国疑,国赖长君,这点毫无疑义。恭王不如咸丰,但比同治、光绪、载沣、宣统强太多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恭亲王唯一强的地方是身体比较好,能活60+,这点秒杀咸丰
: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
孙承宗最后身灭族亡不就是他的方案的最好注解
--
FROM 101.88.84.*
非常同意。
乾隆非常推崇孙承宗、袁崇焕,从对手的角度已经变相给出了答案。乾隆是绝顶聪明之人,肯定非常清楚王在晋和孙承宗两人的方案哪一个更好。因为真实历史基本上就是执行了孙承宗的方案,抬高失败者的价值,更能突显大清入关定鼎天下乃天命所归,非人力所可为也。
【 在 st6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承宗最后身灭族亡不就是他的方案的最好注解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
关键证据你没给啊
要有这些人被发觉在慈溪干政前,当然这也没啥办法,毕竟枕边风谁知道咋吹得?
我是觉得,咸丰时期,割让了绝大部分领土,实在不咋地。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咸丰奠定了扑灭太平天国及后来同治中兴的人才基础,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彭玉麟、沈葆桢、刘长佑......,太多了,这些人才都是咸丰发掘的,特别是左宗棠,咸丰下旨令其单独募兵自领一军,这是左宗棠起步腾飞的关键节点。
: 咸丰小老婆也很厉害,权术玩的登峰造极,但主要还是沿用了咸丰的既定用人布局,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且,咸丰唯一担心的地方军阀尾大不掉问题,慈禧至死也没有处理好。
:
--
FROM 117.131.219.*
乾隆把很多人定为贰臣,按您的言论,那肯定是国之栋梁了。。。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同意。
: 乾隆非常推崇孙承宗、袁崇焕,从对手的角度已经变相给出了答案。乾隆是绝顶聪明之人,肯定非常清楚王在晋和孙承宗两人的方案哪一个更好。因为真实历史基本上就是执行了孙承宗的方案,抬高失败者的价值,更能突显大清入关定鼎天下乃天命所归,非人力所可为也。
:
--
FROM 117.131.219.*
嗯,孙承宗如果能执行袁崇焕的策略,就没问题了
【 在 st6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承宗最后身灭族亡不就是他的方案的最好注解
--
FROM 117.131.219.*
还有洪承畴。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祯非常情绪化,一旦暴怒容易丧失理智,走极端,完全不听别人的意见,一个个忠臣良将,全被他弄死了。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已铸成大错,但不能据此再杀袁崇焕,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去纠正另一个错误,袁崇焕身上有一些问题和缺陷,限制使用即可,优秀的管理者都是用人所长、避其之
: 獭;褂新笊⑺锎......,哎,这些都是大明的承重墙,一根根全被崇祯自己拆掉了,大明这座大厦怎能不塌?
: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卢象升、孙传庭、袁崇焕三人,留1人大明决不会亡,留2人能够维持崇祯即位时现状,若三人全在且搭配合理使用,假以时日足以剿灭内乱、推平辽藩、中兴有望。
: ...................
--
FROM 122.9.80.*
难道不是崇祯败家的体现?
【 在 st6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承宗最后身灭族亡不就是他的方案的最好注解
--
FROM 122.9.80.*
乾隆啥时候推崇袁崇焕了?
现在袁黑所有论点都是抄乾隆的。
乾隆御批是这样的:
袁崇焕虽稍有才略而粗率自用。
前此平台召对已为大言不惭。
至毛文龙虽慓悍不驯,初未显然跋扈,崇焕即欲加裁制.
要自有控驭之方,纵罪在当诛亦应请命于上。
乃以礼节微嫌辄行诱杀,其专擅之罪较张浚之杀曲端为更甚。
--
乾隆《钦定胜朝殉节录》,一千多人中,没有袁崇焕,与满清打仗的卢象升、曹文诏、孙承宗,皆被列入此录,也被捧入祠。
乾隆帮孙传庭翻案,还捧入祠祭祀,乾隆朝赠谥“忠靖”,袁崇焕有没有这待遇。
乾隆单独为熊廷弼建祠、立碑,乾隆于其四十九年,将崇祯皇帝捧入历代帝王庙,将万历、天启踢出历代帝王庙,乾隆说崇祯帝入庙,是千古大定论。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同意。
: 乾隆非常推崇孙承宗、袁崇焕,从对手的角度已经变相给出了答案。乾隆是绝顶聪明之人,肯定非常清楚王在晋和孙承宗两人的方案哪一个更好。因为真实历史基本上就是执行了孙承宗的方案,抬高失败者的价值,更能突显大清入关定鼎天下乃天命所归,非人力所可为也。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