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吕后死后,诸吕怎么操作,能消灭军功集团老臣?
老子的爵位能传给儿子,但是威望真不一定,那是需要时间加持的。吕后要是再多活几年,悉心栽培,慢慢培养吕产吕禄,兴许有戏。他们是在吕后死前突击提拔的,真就难以服众。
当时灌婴掌握大军在外,这是功臣集团的底牌。宗室肯定是办事的主力,内有刘章、刘兴居,外有齐王刘襄,但功臣集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否则,为何刘襄面对灌婴就不敢进兵了?后来刘章、刘兴居的封赏没有达到预期,也就认了呢?反而由着一个没啥存在感的代王刘恒捡了桃子。说到底,实力还是有差距的。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吕没有军功,但他们老爹有军功,怎么会镇不住老臣。事实上没有耍阴谋,周勃连军营都进不去。真要解决他们不要太容易。
:
: 政变成功主要靠的是刘姓宗室,而不是周勃陈平。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惠帝死后,吕后掌权了8年。你觉得这八年吕后是倚仗的功臣还是诸吕?他们的威望还没被时间加持吗?事实上应该是刘姓宗室和吕家势力是大头,周勃陈平这些人只是改变力量天平的小砝码而已。
杀了吕禄吕产后,庞大的吕家势力还在的,宗室内部也出现说当皇帝的矛盾,这才是让刘章他们屈服的原因,而不是周勃陈平他们就多厉害。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子的爵位能传给儿子,但是威望真不一定,那是需要时间加持的。吕后要是再多活几年,悉心栽培,慢慢培养吕产吕禄,兴许有戏。他 ...
--
FROM 221.192.178.*
那些部下听他爹的未必听他们的。段祺瑞冯国璋可以效忠老袁却不会效忠袁克定。吕氏的瞬亡和部分吕党倒向功臣派有很大关系,吕后死后她以前认为可靠的人也靠不住了,就像陈平周勃同样没有遵从刘邦遗命一样。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吕没有军功,但他们老爹有军功,怎么会镇不住老臣。事实上没有耍阴谋,周勃连军营都进不去。真要解决他们不要太容易。
: 政变成功主要靠的是刘姓宗室,而不是周勃陈平。
--
修改:bhima FROM 111.9.67.*
FROM 111.9.67.*
刘兴居可没服气,刘章刘襄死后他就反了。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子的爵位能传给儿子,但是威望真不一定,那是需要时间加持的。吕后要是再多活几年,悉心栽培,慢慢培养吕产吕禄,兴许有戏。他们是在吕后死前突击提拔的,真就难以服众。
: 当时灌婴掌握大军在外,这是功臣集团的底牌。宗室肯定是办事的主力,内有刘章、刘兴居,外有齐王刘襄,但功臣集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否则,为何刘襄面对灌婴就不敢进兵了?后来刘章、刘兴居的封赏没有达到预期,也就认了呢?反而由着一个没啥存在感的代王刘恒捡了桃子。说到
: 祝盗故怯胁罹嗟摹
: ...................
--
FROM 111.9.67.*
服气不服气是主观感受,在实力面前那不重要。何况,此一时彼一时,那是后话,后来也是被慢慢逼反的。文帝坐稳位子后,对齐王这一系一直压弹簧。(另外也同时压制淮南王一系。)除诸吕的时候,是实力说话,还有理性。他造反的时候就是垂死挣扎了,没啥用。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兴居可没服气,刘章刘襄死后他就反了。
--
FROM 117.107.176.*
他不想像两个兄弟那样活生生憋死,他的本来计划是交连匈奴,只不过没成功。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服气不服气是主观感受,在实力面前那不重要。何况,此一时彼一时,那是后话,后来也是被慢慢逼反的。文帝坐稳位子后,对齐王这一系一直压弹簧。(另外也同时压制淮南王一系。)除诸吕的时候,是实力说话,还有理性。他造反的时候就是垂死挣扎了,没啥用。
--
FROM 111.9.67.*
都说了惠帝死后吕后当权了8年,周勃陈平这些人早就靠边站了,军队中高层可能大部分都是吕家提拔的,和20世纪的袁世凯袁克定完全不一样,不能乱类比。事实上也看到了,政变成功靠的是阴谋,事实上周勃连军营都进不去,何来什么谁都听他的。后面是靠刘姓宗室把吕禄吕产杀了之后,吕家势力才动摇,这时吕家势力都还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让刘姓宗室顾虑的其实是这股势力,而不是功臣集团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部下听他爹的未必听他们的。段祺瑞冯国璋可以效忠老袁却不会效忠袁克定。吕氏的瞬亡和部分吕党倒向功臣派有很大关系,吕后死 ...
--
FROM 221.192.178.*
刘邦死的时候,吕后就想铲除功臣集团,可是当时也是同样的局面:功臣集团大将领兵在外,无法根除。吕后和审食其想了三天没想出万全之策,这才作罢。之后的几年,吕后还真是依仗功臣集团更多一些,从中央官职就可见一二。
吕家有啥?吕泽比刘邦死得还早,吕释之也就比刘邦多活2年。吕禄吕产这些小字辈儿哪可能老子一死立马就成事?8年你觉得很长,可人的成长总是受一些客观规律的限制的。吕后就是想提携娘家人,也不可能断崖式踢开功臣集团。最后功臣集团之所以对诸吕下手且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倒未必是对老刘家有多忠诚(从他们事后选皇帝的思路也能看出来一些。),重要原因或者说直接原因就是吕后死前对诸吕的突击提拔(大概她自己也觉得时间不够了。),同时对功臣集团大佬(周勃、陈平)的贬抑,动了功臣集团的利益,让他们感到了威胁。如果吕后再多活个十年八年,功臣集团老得差不多了,诸吕也成长起来了,兴许历史就是另一个走向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惠帝死后,吕后掌权了8年。你觉得这八年吕后是倚仗的功臣还是诸吕?他们的威望还没被时间加持吗?事实上应该是刘姓宗室和吕家势力是大头,周勃陈平这些人只是改变力量天平的小砝码而已。
:
: 杀了吕禄吕产后,庞大的吕家势力还在的,宗室内部也出现说当皇帝的矛盾,这才是让刘章他们屈服的原因,而不是周勃陈平他们就多厉害。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想和能是两码事。我们不能把历史上的失败简单归结为“只不过没成功”。那为什么没成功呢?
再说,回到正题,他后来的想法和行为与他在铲除诸吕之后的想法,完全是两码事。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不想像两个兄弟那样活生生憋死,他的本来计划是交连匈奴,只不过没成功。
--
FROM 117.107.176.*
吕后一直做的是对刘氏宗亲诸王下手,对功臣集团一直是敬着重用着,因为她的目的还是保住自己儿子及其后代的皇帝位子。在这个目的前提下,刘氏宗亲身上都流着刘家的血脉,才是她的第一优先级的敌人。而诸吕和功臣只是她达到这个目的的依仗的势力。她并不是想着让娘家代替夫家,而是保儿子及其后人的位子,这个动机不能看错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她也不可能做那种同时和两派为敌的“老寿星上吊”的事儿。
吕后是在死前才提拔吕禄为上将军,架空了太尉周勃。也是死前把吕产从无实权的太傅提为文官第一的相国,架空了丞相陈平。哪儿有什么周勃陈平8年靠边站的事?至于她为啥死前突击提拔吕家人,而动了功臣集团的奶酪,那就有得讨论了。也许她老了,脑子不好使了?也许她看到了听到了什么?那就见仁见智。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说了惠帝死后吕后当权了8年,周勃陈平这些人早就靠边站了,军队中高层可能大部分都是吕家提拔的,和20世纪的袁世凯袁克定完全不一样,不能乱类比。事实上也看到了,政变成功靠的是阴谋,事实上周勃连军营都进不去,何来什么谁都听他的。后面是靠刘姓宗室把吕禄吕产杀了之后,吕家势力才动摇,这时吕家势力都还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让刘姓宗室顾虑的其实是这股势力,而不是功臣集团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