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宋徽宗和崇祯谁守住可能性更大
明朝早就财政不行了
据说天启修陵的时候,按规定,是要调军队修,但当时国库钱不多,有官员建议,干脆雇佣百姓修吧,能便宜点。所以天启的陵就是老百姓修的,规模也小多了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徽宗啊。整个帝国的财政体系和文官体系都还在正常运转,还能源源不断地供应资源跟金国对耗。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两国对垒拼的就是国力。徽宗唯一真正要做的决策,是需不需要迁都。宋军打多少次败仗都无所谓,来上三四次太原保卫战那种级别的,金军自己也没血了。
: 崇祯嘛,就不说了。他要是有徽宗那个局面,大概率也不会崩。洪承畴和孙传庭也不会因为后勤耗不下去被迫孤注一掷出击。所以天启年间跟后金打的也算有来有回,崇祯后期打一仗输一仗。连迪庆们都知道一年不发工资会是什么工作状态,明军也一样。发足了军饷,那就是卢相声或者曹
: 内退闵钡幸磺ё运鹞迩В材芎乃姥镜摹
: ...................
--
FROM 223.72.82.222
徽宗接盘形势更好,但北宋军队战斗力和大金差距要比大明与后金差距大。另外,北宋没有燕云十六州,战略纵深浅,没有袁崇焕洪酬承等名将,或者说名将没有被挖掘发现重用,另外,北宋和辽国一百年不打仗了,战争准备不足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徽宗啊。整个帝国的财政体系和文官体系都还在正常运转,还能源源不断地供应资源跟金国对耗。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两国对垒拼的就是国力。徽宗唯一真正要做的决策,是需不需要迁都。宋军打多少次败仗都无所谓,来上三四次太原保卫战那种级别的,金军自己也没血了。
: 崇祯嘛,就不说了。他要是有徽宗那个局面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KOZ-AL00」
--
FROM 117.136.79.*
纵深还好,今天高铁北京到开封,也得开2 3个小时呢
女真最大的问题是人太少,后来金军战斗力下降,也与掺杂了契丹人 汉人有关
【 在 wa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徽宗接盘形势更好,但北宋军队战斗力和大金差距要比大明与后金差距大。另外,北宋没有燕云十六州,战略纵深浅,没有袁崇焕洪酬承等名将,或者说名将没有被挖掘发现重用,另外,北宋和辽国一百年不打仗了,战争准备不足
: 发自「今日水木 on KOZ-AL00」
--
FROM 223.72.82.222
细枝末节的差距不影响结论。就围着太原之类的地方死磕几次,打得稍微过得去一点,都不用太过的去。守城战,撑死了十万金兵慢慢耗,看谁耗得过谁。至于你说的军队战斗力,放大环境之下你就约等于后勤保障能力就可以了。
【 在 wa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徽宗接盘形势更好,但北宋军队战斗力和大金差距要比大明与后金差距大。另外,北宋没有燕云十六州,战略纵深浅,没有袁崇焕洪酬承等名将,或者说名将没有被挖掘发现重用,另外,北宋和辽国一百年不打仗了,战争准备不足
: 发自「今日水木 on KOZ-AL00」
--
修改:tdyytd FROM 122.224.210.*
FROM 122.224.210.*
好多事儿,是因为搞的太差劲,变成细枝末节的
宋军守黄河的据说十几万,敌人一鼓就跑没了,于是成了细节:守黄河没搞好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细枝末节的差距不影响结论。就围着太原之类的地方死磕几次,打得稍微过得去一点,都不用太过的去。守城战,撑死了十万金兵慢慢耗,看谁耗得过谁。至于你说的军队战斗力,放大环境之下你就约等于后勤保障能力就可以了。
--
FROM 60.29.153.*
那也无所谓,继续暴兵啊,只要组织动员能力还在就行。我不觉得北宋末年的军队战斗力就菜到连守城都守不住的地步,好歹还搞了两次太原攻防战,还有野战的勇气。北方那几个要塞型城市,慢慢给金人放血就行。所以徽宗唯一需要决定的,是到底要不要迁都。
崇祯要是有画家的基本盘,笑都要笑醒。他的百分之九十的问题都是因为没钱,这个史学家们都有共识,就不用争论了。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多事儿,是因为搞的太差劲,变成细枝末节的
: 宋军守黄河的据说十几万,敌人一鼓就跑没了,于是成了细节:守黄河没搞好
--
FROM 122.224.210.*
崇祯啊,条件好得多。
【 在 wa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都是亡国之君,谁局面更好,守住江山可能性大点?
: 从继位开始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KOZ-AL00」
: ...................
--
FROM 122.9.80.*
崇祯接手,总要杀一批吧。
比如岳飞违反军令肯定是要杀掉的。
李纲让金兵打到开封,也是要杀掉的。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徽宗啊。整个帝国的财政体系和文官体系都还在正常运转,还能源源不断地供应资源跟金国对耗。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两国对垒拼的就是国力。徽宗唯一真正要做的决策,是需不需要迁都。宋军打多少次败仗都无所谓,来上三四次太原保卫战那种级别的,金军自己也没血了。
: 崇祯嘛,就不说了。他要是有徽宗那个局面,大概率也不会崩。洪承畴和孙传庭也不会因为后勤耗不下去被迫孤注一掷出击。所以天启年间跟后金打的也算有来有回,崇祯后期打一仗输一仗。连迪庆们都知道一年不发工资会是什么工作状态,明军也一样。发足了军饷,那就是卢相声或者曹
: 内退闵钡幸磺ё运鹞迩В材芎乃姥镜摹
: ...................
--
FROM 122.9.80.*
天琪上台第一第二年,就被东林党骗了2000万两私房钱。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早就财政不行了
: 据说天启修陵的时候,按规定,是要调军队修,但当时国库钱不多,有官员建议,干脆雇佣百姓修吧,能便宜点。所以天启的陵就是老百姓修的,规模也小多了
: 芪
: ...................
--
FROM 122.9.80.*
暴兵要钱啊。
不断暴兵,不断崩溃,钱就不够了。
兵贵胜不贵久,又败又久,就完蛋了。
崇祯收了16年的辽饷,怎么没钱了。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无所谓,继续暴兵啊,只要组织动员能力还在就行。我不觉得北宋末年的军队战斗力就菜到连守城都守不住的地步,好歹还搞了两次太原攻防战,还有野战的勇气。北方那几个要塞型城市,慢慢给金人放血就行。所以徽宗唯一需要决定的,是到底要不要迁都。
: 崇祯要是有画家的基本盘,笑都要笑醒。他的百分之九十的问题都是因为没钱,这个史学家们都有共识,就不用争论了。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