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史记真是令人跪服惊叹
汉人修的元史啥水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蒙古人修三史
: 一般认为金史修的最好
: 不过金史也是前面好
: ...................
--
FROM 39.144.105.*
有说最差的
读过一部分,感觉文字凑合
【 在 isaacova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人修的元史啥水准?
--
FROM 117.129.57.172
看不出来这一段都是转述吗?是别人告诉刘邦的。
历来造反为了蛊惑民心,都要编造这一类故事。你知道了这个背景,当然就知道这段故事的目的
所在了。【 在 lalula @ [History]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读这段呢?
:
: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
#发自zSMTH@VER-AN10
--
FROM 219.142.146.*
神迹自然是编造的。
编年叙述的事情经过就是历史。
你看这些神迹的开头都是啥?“初”。啥意思呢?就是张三喝多了跟我吹牛说想当年。
而提到即位、战争、封爵等重大事件,中国历史有详细的年份记录,这就是我们要的。
比如太和四年,太初元年,魏惠王九年。
与之对比,西方的历史书籍,很多重大事件没有年份记录,考据历史全靠开脑洞。
我为什么开这个帖子?《史记》一句话,说“四年天子致文武胙”,结果1948年挖出来个瓦片就说是四年周天子使卿大夫辰来致文武之酢。不仅文字对应,事件对应,最重要的是有纪年!
【 在 ericzeng @ [History]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应该如何区分哪些是“编造的故事”,那些是“真实的记录”呢?
:
: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不出来这一段都是转述吗?是别人告诉刘邦的。历来造反为了蛊惑民心,都要编造这一类故事。你知道了这个背景,当然就知道这段故 ...
#发自zSMTH@VER-AN10
--
FROM 219.142.146.*
对于细节,当然要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我所谓佩服,是佩服这种严肃的历史精神,和中国伟大的信史传统。
历史的书写会出现错讹,这是客观必然。现在让你写一下公司上周发生的事情,也必然有偏离事实的情况。后人好好研究就行了。
但是态度不能轻浮,不能说,史记不能信,司马迁是写小说的。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道理。确实有纪年的记录更可靠。
:
: 不过也不能因为一条被考古一致的记录就神话全书。史记里同样有矛盾以及与考古不一致的记录,比如蒙恬打匈奴到底是10万还是30万,秦始皇到底和吕不韦有没有关系,导致大泽乡起义的失期当斩与挖出来的秦法竹简记录不一致等等。
:
#发自zSMTH@VER-AN10
--
FROM 219.142.146.*
失期当斩是一致的,秦简说的徭役迟到没事,不是兵役
还一个问题是,法律条文是一回事,执行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有酷吏 循吏,用的是一样的法律,只不过酷吏从严,循吏从宽,今天也是,你在加油站吸烟,判你三年没问题,但批评教育也没问题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确实有纪年的记录更可靠。
:
: 不过也不能因为一条被考古一致的记录就神话全书。史记里同样有矛盾以及与考古不一致的记录,比如蒙恬打匈奴到底是10万还是30万,秦始皇到底和吕不韦有没有关系,导致大泽乡起义的失期当斩与挖出来的秦法竹简记录不一致等等。
: ...................
--
FROM 117.129.57.172
比建虏修的明史强
【 在 isaacova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史记真是令人跪服惊叹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21 16:43:59 2024), 站内
:
: 汉人修的元史啥水准?
: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 蒙古人修三史
: : 一般认为金史修的最好
: : 不过金史也是前面好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39.144.105.*]
--
FROM 123.127.143.*
司马公的时候,好多当事人的后代还活着呢。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鸿门宴这种“在现场”“各种细节”都是真的,就牛叉了,不过不好证实
--
FROM 223.104.42.*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信史令人永远惊叹。
: 《史记.秦本纪》和《六国年表》都记载有一句话;“四年天子致文武胙”。
: 然后一九四八年,陕西鄠县出土了《秦封右庶长歜宗邑瓦书》,是瓦片上的文字,写着“四年周天子使卿大夫辰来致文武之酢”。
: ...................
牛顿厂长对物理的了解也就10%,老色胚爱因斯坦对物理的了解有30%。
这两货在物理学的地位取个和,和太史公在历史学的地位差不多。
--
FROM 114.218.236.*
可能是这样,古代知识叠代的少和慢,识字率又低。
所以有知识的人古代就是神童级的。
而出名的人物更少,他们的事迹在不同地方就口口相传下来,司马迁就把不可信的去掉,把认为可信的留下。还做了分析。
比如各村的密方,就是口传的,今天的方子和几十年基本致,虽然没有任何医书记载。
过去在农村,讲谁爷爷的爷爷的故事,相当于100年前的故事,今天反而不可能讲下去了,因为没人听,没人传,没人信了。而古代一个村里中个科举什么的,讲上一二百年也问题不大。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信史令人永远惊叹。《史记.秦本纪》和《六国年表》都记载有一句话;“四年天子致文武胙”。然后一九四八年,陕西鄠县出土了 ...
--
FROM 1.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