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宋发达是因为对于商业不排斥
唐代农业税大头,宋代商业税大头,唐代的伪数据对比宋代真实数据。所以列这个表说明不了什么。争议点是说宋代明面税收低,实际税收高,这个业余人士就不细究了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怕排版不好看,我特地贴了图片。难道看不见我列举了从唐初到宋元的所有阶段,包含了各割据的信息?
: 农民税收负担50%是一条线,再增多就要反了。
: 列表中,超过50%的时代,都可以认为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
--
修改:forthehorde FROM 202.38.230.*
FROM 202.38.230.*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官方统计的户籍锐减
乱前(754年):全国户数约 891万户(《通典·食货志》),按每户5—6人计,人口约 5,300万。
乱后(764年):户数仅剩 293万户(《旧唐书·代宗纪》),人口约 1,700万,账面减少约3,600万。
唐末基本也是古代最惨时期之一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代农业税大头,宋代商业税大头,唐代的伪数据对比宋代真实数据。所以列这个表说明不了什么。争议点是说宋代明面税收低,实际税收高,这个业余人士就不细究了
--
FROM 202.38.230.*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代农业税大头,宋代商业税大头,唐代的伪数据对比宋代真实数据。所以列这个表说明不了什么。争议点是说宋代明面税收低,实际税收高,这个业余人士就不细究了
昨天就说过了:宋代商税占财政85%不是商业强,而是农业崩了!
北宋商业税+专卖收入占财政85% (明朝仅4.5%),因土地兼并导致农业税彻底萎缩。
对比明朝:茶税收入1000万贯(宋)vs 不足1万两(明),但明朝茶产量是宋朝数倍,证明宋税高是因竭泽而渔
民以食为天,盐是人体必需。米价从北宋初7文/斗飙至南宋战时330文/斗,底层人是吃不起饭的。宋朝盐价400文/斤(普通人月收入一半),因官府纵容商人囤积抬价。
越翻这些数据,越坚定了我必须把宋朝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信念。
--
FROM 112.47.69.*
算了,不和你争了,我只是大自然搬运工,搬运一下大牛的观点。很多主播都选古代生活在宋代不是没理由,至少皇帝不喜欢打仗,能安稳过过小日子。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就说过了:宋代商税占财政85%不是商业强,而是农业崩了!
: 北宋商业税+专卖收入占财政85% (明朝仅4.5%),因土地兼并导致农业税彻底萎缩。
: 对比明朝:茶税收入1000万贯(宋)vs 不足1万两(明),但明朝茶产量是宋朝数倍,证明宋税高是因竭泽而渔
: ...................
--
修改:forthehorde FROM 221.4.34.*
FROM 202.38.230.*
敢不敢把北宋公务员以及普通农工的工资收入贴一下?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商业发达的本质是农业崩溃倒逼的财政自救,
: 农业崩了 (地主逃税,农民失地);
: 民生废了 (盐价400文/斤,百姓吃土);
: ...................
--
FROM 120.219.50.*
士大夫:宰相月收入20万+(2025年人民币)
小吏:县衙文书月收入2000元。
农民织工:2000-4000元。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敢不敢把北宋公务员以及普通农工的工资收入贴一下?
--
修改:zszqzzzf FROM 112.47.69.*
FROM 112.47.69.*
宋帝国典型;国家穷,百姓穷,士大夫阶层从薪水到福利,待遇优厚。
三冗一切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赵匡胤头上,
宋帝国从开国开始,不禁止土地兼并,导致流民
从开国开始,不禁止官员经商,从赵普开始,官员经商与民争利,这也许就是所谓宋帝国不排斥商业的一个原因吧。
然后又改组官员结构,导致叠床架屋,之前一个官员能干的活,现在变成同一个活,设置三个官员,三个官员一起负责,结果容易扯头花。
北宋征兵制度,赵匡胤鼓捣出把流民招入军队的策略,招致积弱,国家每年花财政收入60%养兵,大笔军费养兵结果,国家养兵150万(从禁军到厢军,存在吃空饷),远迈汉唐五代以及明清,却没有战斗力,军队一哄而散是常态。
大笔军费养兵,再加上给官员发薪水,北宋到了1008年左右,财政入不敷出,打个比方收入100串钱,开支110串钱。
1038年,西夏北宋开打,北宋打不过,每年送钱,27万两白银,大辽每年50万岁币,再加上军费开支财政要崩溃。
北宋军队150万(存在禁军厢军吃空饷的现象),远迈汉唐五代以及后来的明清,却没战斗力,
导致积贫积弱,积贫就是财政收入60%用来养兵,导致国库没钱。积弱就是,大笔的钱养兵,却没战斗力,一哄而散是常态。
--
修改:yushan11 FROM 117.129.59.*
FROM 117.129.59.*
1069年,王安石变法,口号;富国强兵。富国吗,就是让国库以及皇帝小金库满满的,手法就是桑弘羊之流敛财。
强兵吗,就是训练三军,淘汰老弱,堵住吃空饷的源头。
--
FROM 117.129.59.*
大宋不穷的,比大清财务都好,大清也是出了名有钱的
【 在 yusha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帝国典型;国家穷,百姓穷,士大夫阶层从薪水到福利,待遇优厚。
: 三冗一切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赵匡胤头上,
: 宋帝国从开国开始,不禁止土地兼并,导致流民
: ...................
--
FROM 221.4.34.*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宋不穷的,比大清财务都好,大清也是出了名有钱的
:
=============
大宋穷,国家没钱,百姓没钱,士大夫阶层薪水福利待遇优厚,宋真宗时期,国库就入不敷出了,否则怎么会有后来的王安石变法
财政最好的就是大清,否则怎么有钱打三藩,收复阿湾,吐蕃,三次打格尔丹,清准前后打了70年,一直到1760年才结束,外蒙古,打雅克萨,收复青海,西域。
平定三生教案,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大办海军,左宗棠收复西域,赵尔似1911年平定土番,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
外加乾隆修了60年的园林,也就是三山五园,六次下江南,慈溪修颐和园,不过这些钱和军费比,毛毛雨了。
明朝财政最要命,问题最多的。
--
FROM 11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