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测候最高,所得前后各异,今录取三家,以备参考。
意罢阁,于汉景帝7年壬辰,迄崇祯元年戊辰,为1777年;多禄某于晋永和7年庚辰,迄崇祯元年为1588年,
所测太阳最高,其法,先求夏至之日。
从天正春分迄夏至,其视行得94日48刻(1日96刻);夏至迄秋分,得92日48刻,共187日。以日率求平行,
则94日48刻,行93度09分;92日48刻,行91度11分。
【图4】
如图,甲为太阳本圈心,乙为地心,丙为春分,丁为秋分,戊为夏至,巳为冬至。两至线与两分线遇于乙,为直角。
然后作乙甲辛过两心线。辛为最高之点。其戊丙、戊丁两弧相加,多于半周天。则最高在丙戊丁弧内。
又丙戊弧大于戊丁,则最高辛在丙乙、乙戊两线以内,也在春分后、夏至前,如甲。
然后从甲作庚甲壬、癸甲午两直线,相遇于甲为直角,与丙乙、乙戊各平行。
那么丙戊弧93度09分,戊丁弧91度11分,相加得184度20分,平分之,各得92度10分,为丙庚、丁庚,
内减丁戊平行一象限,余0度59分,为戊庚弧,其正弦1716,为乙子勾,丁庚内减庚癸天正一象限,
余2度10分,为癸丙弧,其正弦3780,为甲子股,用勾股法得4151,为甲乙线,即两心之相距。
又求甲乙子角。
其法,子乙边(外)与子甲边(外),比全数(内)与甲乙子角之切线(内),得22027,其弧65度35分,
日躔春分后至最高之点,为实沈5度35分。
两心相距,为10万分之4151,约之为百分之4,以校前第一法所得之数,不无互异,其较为十万分之581。
两得数不相等,其原测必不相等。然而此古法以日躔天正夏至之时刻为根。
夏至之定时,最为难得,为何?因为夏至后,天元一经度得纬仅有13秒,如果北极出地40度之处,用一丈
之表,测午正日轨高得26度半强,其影为千万分之4985816,如果加上13秒的影子,应加千万分之65分,
约之为10万分之6分强,通之为6微,就是再巧手名目,也难以觉察。又本地本时蒙气之映高,也有2分40秒,
又天正夏至未确定,如果先后1日,即最高之处及两心相距,必前后若干度分,以此论之,织芥参差,谅无足再,
越见斯人之不为牵合,斯术之最为密亲矣。
亚耳罢德,后多禄某740年,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迄崇祯元年748年,测算得最高在实沈22度17分(即夏至前7度43分),
不同心之差,得十万分之3465。
日耳那尾于弘治元年戊申,迄崇祯元年140年,测得日躔从春分迄秋分,行186日90刻10分,从春分至立夏,行46日14刻05分,
从立秋至秋分,行46日35刻05分。因而推算:
【图5】
庚巳弧,此为45度29分13秒(前法为46度27分34秒),行46日14刻05分(前法为46日10刻10分)。
巳卯辛弧,此为184度03分21秒(前法为184度05分24秒),行186日90刻10分(前法为186日72刻30分)。
巳未辛弧,此为175度56分39秒(前法为175度54分36秒)。
巳甲庚为45度角,其余巳甲未角135度,同前未申庚线,为19992768。
巳甲未形,有巳未边,有角,求甲未边,得9764803。
未午为甲庚之半,得9996384,内减甲未,得甲午23158。
癸未弧3度04分54秒,乙庚午角1度32分27秒,其正弦午乙2697。
乙午甲直角形,有两边,求甲角、甲乙边,得午甲乙角4度15分10秒,为立夏离最高之度分。
甲乙边,354807,为两心之差,其全数,则太阳本圈之半径乙卯。
最高在夏至后4度15分10秒(前法为5度30分,差0度14分50秒)。
两心差354807(前法为358416,其较3411,则千万分之3411分,万分之3分多。)
--
FROM 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