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同意你说的也许我们都是错的这句话,反而了解越多我越觉得自己之前的认识有点肤浅
如我之前所说,长期计算摄入和消耗这件事我也非常认真,酱油和油都不用说了,甚至水的重量我都会计算进去的,而且为了计算准确,我甚至有一段时间都只吃非常干净的食物(这里的干净的意思懂得都懂,不是表面的意思,而是指营养元素克重很清楚),以此观察热量亏空,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好,以天为单位观察,消耗并不能和摄入一一对应,很多时候是变化很小,很小,甚至少量增加,然后突然有一天减少近1kg之多,这个事情我咨询过相关专家,他们的答复要点主要是,我们的计算即便再精确,也可能和实际相差很大,尤其是消耗,另外就是以天为周期也不一定合适。
搞笑的是,我因为长期关注热量导致我现在根本不用称,一眼看过去就大概就能估算出食物的克数,每100g大概的成分比例,基本八九不离十。
你说的理论绝对是对的,但是我还是衷心的希望你能再观察一下自身的节律状态,并且将内分泌和激素状态(主要还是对心情的影响),还有锻炼的效果,也作为要点加以观察, 这些我之前也不太注意,后来经人提醒或是自己学习后发现,这些其实要比计算热量还要重要,反而计算热量无需花太大的精力,(我相信以你的程度,也基本上一眼就能分析出成分了,哈哈,这就够了),可能这样对您效果更好也说不定呢。
【 在 Contad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热量亏空,它累积不了啊。。。即使它在你吃完饭很快转化成了脂肪,也会在随后会被消耗掉。这就是我说的能量守恒的意思。化学上和人体生理上很多东西都是动态平衡的,一边累积,一边消耗,最后结果如何,就看哪边更多。
: 我也曾长期计算摄入与消耗。有过好几次。每次数据基本上都是5-7大卡热量亏空减重1克。我对追求数据准确性是很努力的,连吃煮鸡蛋的酱油或者吃菜蘸的酱或者炒菜用的油都是计入的。
: 你说的波动和平台期我都遇到过,只要坚持下去,最终的结果依然是上一段描述的。对于具体的短期非线性因素,我有过思考,也有过总结。
: ...................
--
FROM 113.13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