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记录一下抑郁的历程,求医及自救
心理素质要强大,要自我去调节,凡事都需要去想开,药物只是控制情绪睡眠的,刺激神经。反而更痛苦,我的亲人也是抑郁症从发现到zs就三个月时间。主要还是心理脆弱,一时想不开。哎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前母亲离世,自此觉得父母离开后觉得再无依靠,极度孤单的感觉,怀疑自己可能陷入抑郁状态
: *2020年底挂一公立医院的心理科,事先做功课该医生网上有公众号,就医网上评价也不错,医生的态度不错,聊了十几分钟,一张B5纸简单的测评,结论是中度抑郁,需要马上药物治疗,开了第二天早晨空腹体检的单子;开车回家的路上内心还是在犹豫可否自救,可否运动不靠药物来痊愈,自己放弃了体检,吃药;
: **第二次2021年3月,心理状态起起伏伏,去挂了当地著名的心理专科医院一主任医生,中年女医生,没聊两句,也没做测评,就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打发去拿药;
: ....................
--
FROM 223.98.65.*
其实你要跳出自己的个体站在你们家庭之上的位置看看呢?所以先不给自己贴一个抑郁的标签、又抱着些许侥幸的心理去医生那里,而是先认清一个事实:就是不管哪方面的原因目前你们两口子都处在一个很不稳定的状况,没准你爱人更严重,孩子可能因为小还没有受太多影响、但再过几年到10岁前后的时候如果这种氛围还不能真正扭转,可能对孩子会有非常非常大的影响,认清这个事实以后再考虑你们仨谁最有责任、有可能可以担负起扭转压抑氛围的重担,或许还是要靠你!如果是这样,单纯只有门诊短时间开药的心理医生是肯定帮不了你的。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晨跑了个半马,状态呢因为运动的刺激还不至于太低落,也才能写下帖子的话,希望能给相似情况的童鞋做个参考,运动是提高状态非常不错的手段,但最好是群体运动,下一步如果有机会尝试一下力量训练,找个健身房私教可能会多一点交流,丰富一下现在单纯的跑步、游泳的锻炼。这是后话。
: 昨晚我爱人在微信给我留言“我们离婚吧”。。。。我没有回复,也不知道怎么回复,有时候想如果离婚可以给她和孩子幸福的话,我净身出户都愿意。
: 如果真走到离婚这一步,很大一部分责任在我,抑郁状态里非常不愿意说话,可能在亲近人眼里是无法接受的,她总结为我骨子里男人对女人的极端的傲慢和蔑视。于是在每一句交流里面我都能体会到她指责、抱怨的味道。
: ...................
--
FROM 123.113.229.*
抱歉不小心没写完就发出去了,只好另起一贴继续说说我的意见,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既然已经想好了承担起这个重任,那就看怎么落地。
我觉得主要就从基础和方式两方面来说吧。
1、既然长跑对自己是个很好的正向激励,那就继续,我也是长跑近30年、跑马十多年,我想告诉你的是相信它带给你的力量、意志超出你想象!所以如果想想你们仨还有多么漫长的人生路要走,想想孩子以后的人生怎么办,你就会充满力量!
2、有了前面的物质基础,下来就是看怎么做,1)排列一下家庭、工作、生活、孩子学习等等的重要顺序,哪些是自己无法改变的哪些是可以实现突破的,哪些是必须要坚持搞好的(比如说全家身体的健康,孩子健全的人格、学习良好的沟通,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哪些并非是必须而是周围的影响(比如各种辅导班)而可以适当取舍的,找到下手的点;2)分析家庭氛围不好的原因,找到几种不同场景中你对应的认为是良好的说话模式、内容,就像你和孩子在车里做的那样,还可以借着各种不同的亲子内容,比如陪孩子读书、手工,各种的亲子游戏、运动等等,这样的事可以你多想,也可以全家一起商量,多多尝试、积极总结,相信氛围变了很多事情就变了,你们这么紧张有序的时候心情自然就都会晴朗起来,顾不得去思考抑郁不抑郁了,其实人生的低谷和抑郁症的诊断之间那条线谁又能画出来呢?曼德拉在狱中的漫长岁月有没有抑郁的时候呢?
希望你打起精神阔步前行、你的孩子就一定也会勇往直前,而爱人是你们身后的港湾、等你们回家吃饭的。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晨跑了个半马,状态呢因为运动的刺激还不至于太低落,也才能写下帖子的话,希望能给相似情况的童鞋做个参考,运动是提高状态非常不错的手段,但最好是群体运动,下一步如果有机会尝试一下力量训练,找个健身房私教可能会多一点交流,丰富一下现在单纯的跑步、游泳的锻炼。这是后话。
: 昨晚我爱人在微信给我留言“我们离婚吧”。。。。我没有回复,也不知道怎么回复,有时候想如果离婚可以给她和孩子幸福的话,我净身出户都愿意。
: 如果真走到离婚这一步,很大一部分责任在我,抑郁状态里非常不愿意说话,可能在亲近人眼里是无法接受的,她总结为我骨子里男人对女人的极端的傲慢和蔑视。于是在每一句交流里面我都能体会到她指责、抱怨的味道。
: ...................
--
修改:ydyky FROM 123.113.229.*
FROM 123.113.229.*
还得靠自己调节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骨子里是不相信的,我去咨询只是想印证一下自己的怀疑是否是必须药物介入
: 一来是运动来维持好的状体对自己还比较有效(至少半天),二来是有点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把运动的积极因素同时消磨掉。。
: 想跟医生求证有没有比较靠谱的本地心理咨询,但目前为止公立医院的医生给我的反馈自己不满意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FROM 101.24.120.*
成年人的精神也许真的就是我这么脆弱,尤其之前缺少相关经历没有思想准备的突然面临生离死别,一点点事就可以压倒
有同感,自己好好调节下吧,莫名的压抑会交替恶化心情
然后又一轮沉重,可是想想,人的脆弱渺小能改变什么呢
不能改变,就默默接受吧
天地如此 何况人间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前母亲离世,自此觉得父母离开后觉得再无依靠,极度孤单的感觉,怀疑自己可能陷入抑郁状态
: *2020年底挂一公立医院的心理科,事先做功课该医生网上有公众号,就医网上评价也不错,医生的态度不错,聊了十几分钟,一张B5纸简单的测评,结论是中度抑郁,需要马上药物治疗,开了第二天早晨空腹体检的单子;开车回家的路上内心还是在犹豫可否自救,可否运动不靠药物来痊愈,自己放弃了体检,吃药;
: **第二次2021年3月,心理状态起起伏伏,去挂了当地著名的心理专科医院一主任医生,中年女医生,没聊两句,也没做测评,就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打发去拿药;
: ...................
--
FROM 1.203.66.*
感谢建议
我可能要做很大的心理建设开口和爱人好好谈一下。自问我的心里畏惧是什么,可能就是她的不认可。
十几年前读博的时候面临经济和学业压力也曾抑郁过,严重的时候在通勤的公交上经常冒出自杀的念头,但想想才2岁的老大还是不舍,也慢慢熬过来了。也可能那时候对于爱人的交流更多倾向于抱怨和指责的偏激反应,也带来总想着隐忍和逃避的模式吧。 我猜想目前我最大的障碍可能是如何打破这种模式。
【 在 ydy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抱歉不小心没写完就发出去了,只好另起一贴继续说说我的意见,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既然已经想好了承担起这个重任,那就看怎么落地。
: 我觉得主要就从基础和方式两方面来说吧。
: 1、既然长跑对自己是个很好的正向激励,那就继续,我也是长跑近30年、跑马十多年,我想告诉你的是相信它带给你的力量、意志超出你想象!所以如果想想你们仨还有多么漫长的人生路要走,想想孩子以后的人生怎么办,你就会充满力量!
: ...................
--
FROM 116.6.47.131
其实心里还是很抗拒抑郁的,也不希望给自己贴上抑郁的标签,这也是为什么去求医时很反感医生十几分钟就给自己贴个标签的模式。但是,当自己沉溺在这种压抑的情绪太久又无法找到有效的拜托途径的时候,尤其是时常出现一些生理的反应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正视和接纳自己有抑郁症或者哪怕接受自己在抑郁状态的事实。。。。 寻求帮助可能是很理想的突破口,我也猜想有不少会无力寻求帮助
--
FROM 116.6.47.131
轻度,可以通过调节改善,但是要及时,不能拖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前母亲离世,自此觉得父母离开后觉得再无依靠,极度孤单的感觉,怀疑自己可能陷入抑郁状态
: *2020年底挂一公立医院的心理科,事先做功课该医生网上有公众号,就医网上评价也不错,医生的态度不错,聊了十几分钟,一张B5纸简单的测评,结论是中度抑郁,需要马上药物治疗,开了第二天早晨空腹体检的单子;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ivo」
--
FROM 183.192.90.*
看起来“抑郁症”在你心中是一个负面的标签,可能让你觉得自己“不正常”、“不健康”、“不够强大”……等等,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给人的印象。
可是,这个所谓的“标签”在医生眼里,跟感冒差不多,没所谓正面负面,就是这个时代的流行病而已,个体在这个症状中受到的煎熬通过吃药+心理治疗完全可以解决。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心里还是很抗拒抑郁的,也不希望给自己贴上抑郁的标签,这也是为什么去求医时很反感医生十几分钟就给自己贴个标签的模式。但是,当自己沉溺在这种压抑的情绪太久又无法找到有效的拜托途径的时候,尤其是时常出现一些生理的反应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正视和接纳自己有抑郁症或者哪怕接受自己在抑郁状态的事实。。。。 寻求帮助可能是很理想的突破口,我也猜想有不少会无力寻求帮助
--
FROM 183.195.46.*
找个女朋友,啪100次,你的抑郁就治愈了
【 在 garfiel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前母亲离世,自此觉得父母离开后觉得再无依靠,极度孤单的感觉,怀疑自己可能陷入抑郁状态
: *2020年底挂一公立医院的心理科,事先做功课该医生网上有公众号,就医网上评价也不错,医生的态度不错,聊了十几分钟,一张B5纸简单的测评,结论是中度抑郁,需要马上药物治疗,开了第二天早晨空腹体检的单子;开车回家的路上内心还是在犹豫可否自救,可否运动不靠药物来痊愈,自己放弃了体检,吃药;
: **第二次2021年3月,心理状态起起伏伏,去挂了当地著名的心理专科医院一主任医生,中年女医生,没聊两句,也没做测评,就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打发去拿药;
: ...................
--
FROM 183.2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