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毛当年写的文章真的能让人信服么?尤其是不同观点的论战。
毛在井冈山的成功吸引了朱德的投奔,其他地方都失败了,只有毛硕果仅存,这就是实践证明。
一个理论的正确性是要接受实践检验的。毛的山地游击战思想一开始在tg内部也不能说服所有人,打了平型关之后大家才接受,这不是什么庸俗化的解读。
【 在 a710 (a71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把实践庸俗化为实用。毛上井冈山的时候有什么实践证明?写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有什么实践证明?
: 一个理论是否被接受不光是合理正确就行,跟受者的利益立场有关。不用说遵义会议了,老蒋为什么不接受毛的理论?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
贬低理论指导的重要性,片面强调所谓的实践结果,这就是庸俗化解读。要知道实践也是需要时间的,你所谓的实践,就是短期的实用,是站在理论是否接受接受的角度而不是事物发展的角度。
遵义以后,毛在土城就被实践检验了,走弓背路的时候也被实践检验了。还好,那时候的tg大多数人没有你这么性急。
都像你这么想,世界上还要理论还要思想干什么,先见之明就是个传说了。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在井冈山的成功吸引了朱德的投奔,其他地方都失败了,只有毛硕果仅存,这就是实践证明。
: 一个理论的正确性是要接受实践检验的。毛的山地游击战思想一开始在tg内部也不能说服所有人,打了平型关之后大家才接受,这不是什么庸俗化的解读。
:
--
FROM 61.130.180.*
理论和实践的完整关系如你所说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各种理论很多,都有各自的拥趸,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加强了共产主义的影响力,即便如此,当时国内信奉共产主义为真理的仍为少数,其影响力是随着tg力量增长逐渐扩大的。
: 换句话说应当是一个理论的正确性-->影响少部分先进阶层-->实践的成功-->更大的影响力是这样一个递进的过程,而不是靠理论的影响力来获取实践的成功的
:
--
FROM 183.213.228.*
蒋的作品是中国近代史,算是开辟了一种叙事模式。
【 在 javabe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蒋廷黻是历史学家,很早就去世了,写了一本中国古代史。
: 你想说的是蒋百里吧?日本留学的那个。
: 你去看看文章就知道了,蒋百里的文章和《论持久战》差距很大。
: ...................
--
FROM 221.218.161.*
这不是很正常的么
试想,一个完全对你不同意,还和你对着干的,你也不会喜欢啊
反之,另外一些人,虽然暂时对你的观点有不同意,或者没理解,但是先执行着,先运行起来试试。
要是你,你喜欢哪一种?
【 在 TTca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有太多违心的反对派、骑墙派了。反倒是陈独秀,我觉得很好,不懂发动农民的意义,想不通,接受不了,就质疑,就不违心去附和。
: 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认同耄的那一套,但是很乖巧地依附、唱和,获得高位,等耄的权力弱了,这类人必然回归其本来的固有思想。
: 不过,耄很喜欢这种投降派,只要态度好,服软,就是好同志。耄很不喜欢死硬派。
: ...................
--
FROM 106.38.32.*
对对,昨天刚听访谈,说第5次反围剿,哪个战役来着,1万人出来了400人,这400人还是提前走了,才没有被一锅端。几乎就是团灭了
【 在 KaedeLongK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共党在国军的围剿下,都tm快灭党了
: 没太祖,他们早死100遍了
: 他还需要用文章说服别人?
: ...................
--
FROM 106.38.32.*
5次国民党的黄埔系已经崭露头角了
【 在 xlrh (xlrh)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对,昨天刚听访谈,说第5次反围剿,哪个战役来着,1万人出来了400人,这400人还是提前走了,才没有被一锅端。几乎就是团灭了
--
FROM 116.236.159.*
教员是在实践中 不断证明了他的道路是正确的。
而不是光靠文章。
现在网上光放嘴炮,当然没人服了。
那时候干不好分分钟掉脑袋啊。
--
FROM 111.203.206.*
电视剧上经常有这种场面,一个人出来高谈阔论一番,然后大家捉对不住点头加配音是啊是啊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 在 whoam1 的大作中提到: 】
: 持不同观点的人很难被对方说服的,毛当年靠文章能说服别人吗?
: 就像现在的网络舆论,不论持什么观点都会有人否定,还有一些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例如收房产税,有些人就拿老人唯一住房,农村宅基地故意搅浑水。
: 放在毛那个年代,写一篇文章不可能立刻就让人认可他的观点吧。也很少有当时持对立观点的人,看了他的文章立刻就转变观点的吧?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203.233.77.*
光靠嘴的话
别人就动枪了
【 在 whoam1 的大作中提到: 】
: 持不同观点的人很难被对方说服的,毛当年靠文章能说服别人吗?
: 就像现在的网络舆论,不论持什么观点都会有人否定,还有一些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例如收房产税,有些人就拿老人唯一住房,农村宅基地故意搅浑水。
: 放在毛那个年代,写一篇文章不可能立刻就让人认可他的观点吧。也很少有当时持对立观点的人,看了他的文章立刻就转变观点的吧?
: ...................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