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粟裕没打出来,真不好说
我也没要求别人和我一致。
我只是摆事实,讲道理。
不接受,只讲结论。
【 在 pingsht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认为这是败仗是你权利。
: 但主流和你不一致。
--
FROM 122.9.80.*
我思路没割裂。
这电文说的是,敌人数量比我军少了,然后列出大量歼敌的战役。
我觉得这逻辑很顺。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你的思路是割裂的?讨论歼敌数量的段落,就拉清单、排名歼敌靠前的点名表扬。哪怕是个所谓败仗也列入表扬。
: 2 讨论的“国军在数量上长期占有的优势,急速地转入了劣势。" 列一个损失也很大的败仗,总归不好看。
--
FROM 122.9.80.*
试试把你这套分析方法应用到其他战役,看有几个胜仗。比如豫东战役里的国军方,妥妥也是败仗吧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没要求别人和我一致。
:
: 我只是摆事实,讲道理。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87.123.242.*
解放战争三年,
国军阵亡20万,解放军阵亡26万,
所以是国民党赢了?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解放军伤亡在4万-4.5万。
: 国军正规军伤亡3万5-4万之间。
: 老耄没说过你这话。
: ...................
--
FROM 144.255.116.*
解放军没打下中国,老美不可能介入朝鲜战争。正因为中国变红了,如果朝鲜半岛变红,那整个苏联周围就没有钉子了
【 在 nobelaure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耄确实神预言,50年朝鲜战争爆发
: --
--
FROM 27.8.179.*
怎么会没几个胜仗。
战术目标,战略目标,战略形势改善,敌我对比改善。
战术目标:狼牙山五壮士
牺牲好几个,但成功达到吸引敌人掩护群众转移的战术目标,所以是胜仗。
战略目标:郑庄寨战斗
牺牲整整一个团,但是成功吸引五军回头,实现战略目标,所以是胜仗。
战略形势改变:关家垴战斗
牺牲很大,但是让日军不再敢于一个大队活动,有利于反扫荡。所以是胜仗。
敌我对比改善:红军东征山西
战术,战略目标未实现,战略形势变差。但是搞了50万大洋,扩红8000人。所以是胜仗。
--
土城战役,战术战略目的均未实现,战略形势变差,伤亡大。算小败。
但部队仍然有相当战斗力。
豫东战役,战术战略目的均未实现,战略形势变差,伤亡大,3个纵队暂时失去战斗力。
至少,比土城战役差。
【 在 pingsht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试试把你这套分析方法应用到其他战役,看有几个胜仗。比如豫东战役里的国军方,妥妥也是败仗吧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22.9.80.*
解放战争3年:
战术目的,消灭了国军800万。
战略目的,建立新中国。
战略形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我力量对边变化,我军从100万到500万,国军从400万到几十万。
任何一个方面来看,解放战争都是胜利。
对比豫东战役:
战术目标:消灭五军,没完成。
战略目标:
以6个纵队4-8个月消灭五军,然后下江南。
豫东战役前6个纵队16万人,豫东战役实际8个纵队20万人,没完成任务。
原定3个纵队9万人下江南。
豫东战役后,原定消灭五军的6个纵队只有12万人,原定下江南3个纵队只有6万人。
原定军令状和战略目标已经做不到了。
战略形势:西兵团遭重创,3个纵队暂时失去战斗力,暂时丧失中原战场主动权。
敌我对比:西兵团减员4-4.5万,国军减员3.5万-4万。
【 在 oldmonk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放战争三年,
: 国军阵亡20万,解放军阵亡26万,
: 所以是国民党赢了?
: ...................
--
FROM 122.9.80.*
按你标准,狼牙山五壮士永久失去全部战斗力,妥妥败仗啊。
三个纵队还只是暂时失去战斗力。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会没几个胜仗。
: 战术目标,战略目标,战略形势改善,敌我对比改善。
: 战术目标:狼牙山五壮士
: ...................
--
FROM 87.123.242.*
在《彭XX自述》中,他将关家垴战斗视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其他三次是红军时期赣州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陇东战役和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
你也可以讲彭总谦虚,自己揽责任,但是作为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一般能轻易定位自己的败仗?
关家垴战斗,敌我是1:10的伤亡比例,而且也没有全歼敌人,战术目标没有实现,战略上,一个关家垴战斗算老几啊,如果我是日军将领,一个大队出动都能有1:10的伤亡比例,那就天天出动好了,中国的军队耗不起这个消耗,可见这场战斗对日军来说,复制都复制不了。改变日军敌后作战策略的是百团大战以及其它的比如太平洋的战争态势。况且,小股部队的扫荡和大规模的扫荡哪个容易对付拍脑袋都知道。如果日军经常出动中队级、大队级的扫荡,而不是师团级的,我们做梦都笑啊。
所以可见你是多么的双标。
豫东战役虽然伤亡比国军大,但是比例也没有超过1.5:1,况且俘虏了几万人,端掉了一个兵团部、两个整编师,也是成建制的消灭敌人,并没有违背那个时候的军事原则的核心打歼灭战:“击溃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受损失的几个纵队到了淮海还是作战主力。
豫东战役的胜利证明,我军已经具有歼灭国民党军机动兵团的作战能力,这就迫使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团此后再不敢轻易出动。后来,当我军围攻济南时,在徐州地区部署着国民党军3个机动兵团,蒋介石严令其速援济南,但该敌迟迟不敢出动,也是因为豫东战役中国军增援的机动兵团被歼灭的惨痛教训。
豫东战役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我们的领导人能从里面看出很多文章,如果中野能牵制住胡链,如果山东兵团能牵制住黄,战果就更辉煌,完全不一样,所以后面为什么要把几个兵团捏起来,联合中野一起搞大淮海。没有前面的预演,能下定决心搞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砧板还有待下锅的这样夹生饭的战役?
你从大方向开始,屁股就歪了,导致所有的分析都是有偏见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会没几个胜仗。
: 战术目标,战略目标,战略形势改善,敌我对比改善。
: 战术目标:狼牙山五壮士
: ...................
--
FROM 219.143.38.*
狼牙山五壮士完成战术目标了啊,成功掩护群众转移,当然是胜仗。
豫东战役没有完成战役目标,歼灭五军。
【 在 pingshtu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你标准,狼牙山五壮士永久失去全部战斗力,妥妥败仗啊。
: 三个纵队还只是暂时失去战斗力。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