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粟裕没打出来,真不好说
你对战争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就比如战役的计划,开始策划好要搞第五军,但第五军没有按你想的出牌,如果还死守之前的计划,就是教条主义了。
所谓打残废的说法全都来源于皮的日记以及粟的回忆录,关于阻援,粟说的是“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哪个将领干包票能阻一个月的援,阻援是阵地战啊。48年7月,豫东后十天左右,粟给ZY回电“如果该部署(指打济南)主要为了分散敌人,以帮助我们取得时间来休息,则我们意见不必如此。因此间各纵,除4、8纵外,疲劳已大体恢复,仅弹药尚未得到补充,正争取分别补给中,半月至二十天内大致完成。”(《粟裕文选》第二卷523页)”,真打残了能回这个电文?不可否认,豫东战役是一场硬仗、恶战,但战争是必然会有伤亡的,不能因为一场战役伤亡大,牺牲严重就认为这场战役是失败的,这属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军令状:“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实际豫东之后,格局变了,后面形成了大淮海战役,一、三、六及其它几个纵队的这个任务就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完成了,实际上,大淮海战役,这些纵队都参加,最后第三阶段,华野第一纵队从北面,第四纵队从西面,像两把利刃直插陈庄,歼灭了杜聿明、邱清泉赖以起家的第五军。你仍然神神叨叨的说西兵团这个战略任务完不成,可笑之极。
再来讲豫东战役的战略意义,请看由XX D史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提供的权威词条: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
亦称开封、睢杞战役。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冀鲁豫、豫皖苏军区部队歼灭河南省开封国民党守军,并在睢县、杞县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作战。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月17日至22日,攻克开封。第二阶段,6月27日至7月6日,围歼区寿年兵团主力和黄百韬兵团一部。此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9万余人,解放了大片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军失去了在中原战场上实施战役进攻的能力。”
一而再再而三抹黑该战役的意义,首先屁股就歪了,再分析小细节,那也是带有倾向性的局部或者片面性的看法。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呢,你需要一点点勇气。
: 承认老耄没说过豫东战役是转折点这个话。
: 其次,你需要一点点专业精神,和勇气。
: ...................
--
修改:huankuib FROM 219.143.38.*
FROM 219.143.38.*
我在贵版从来不跟这些无脑黑争论,不管他是恶意还是无意,总会影响他的三观,总会影响他的现实举措,让他们一条路走到黑就行了。
【 在 huankuib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多的正面评价,包括史书,战争史的评价反正都被你忽视了
: 就揪着那点伤亡数字,难道区寿年一个中将是自己跑过来投诚的?孟良崮用五个纵队围攻74师,伤亡一万多,国军也伤亡一万多,但也是大胜仗是不是。而且也是里程碑意义的一仗。照你的理解,十几万围攻3万多,还有几十万支前民工,伤亡数几乎对等,败仗无疑。
: 豫东战役是整个解放战争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从此,在中原战场,敌人已完全失去了对我发起战役性进攻的能力,并更加动摇了据守战略要点的信心
: ...................
--
FROM 171.214.137.*
首先,我当然知道目标是随机应变的。
但你不能把一个既没实现原定战役目标,也没不利于实现战略目标,损失还比敌方大的这么一个结果,叫做胜利。
其次,说残了,不止是皮定均日记。
还有叶飞在营以上干部会上的讲话:耗尽所有力量。
还有兵力都从3万,降到了2万,损失30%。
还有,就是粟大将8月底那封电报:除了3/8纵比较完整外(该两个纵队每纵亦只2万3至2万
5), 其他各纵既不充实, 也不完整....(可以对比7.16的电报,对比看)
豫东战役后,zy就是按西兵团的汇报,重创敌人,自己伤亡小。
修整,补充弹药,即可再战。
紧锣密鼓的安排了山东兵团立刻攻击济南,然后西兵团阻击。
然后,你可以看粟大将的一系列电报,实际都是反对单独西兵团阻援的。
结合西兵团的战力损失,就很合理。
最后,军令状很清楚,5个主力纵队+中野11,4-8个月间,干掉五军和其他10个国军旅。
豫东战役之后,针对西兵团的减员,时间限内,西兵团已经失去这个能力了。
华野后面的强势,来自许兵团和苏北兵团的回归,重组大华野,以及许和尚速下济南。
【 在 huankui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对战争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 就比如战役的计划,开始策划好要搞第五军,但第五军没有按你想的出牌,如果还死守之前的计划,就是教条主义了。
: 所谓打残废的说法全都来源于皮的日记以及粟的回忆录,关于阻援,粟说的是“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哪个将领干包票能阻一个月的援,阻援是阵地战啊。48年7月,豫东后十天左右,粟给ZY回电“如果该部署(指打济南)主要
: ...................
--
FROM 122.9.80.*
不管是粟裕的电报,刘邓的回电,城南庄的决议,都:
1,未改变下江南的战略部署。
2,无江北决战的战略。
只是:
1,因条件不成熟暂不过江。
2,在江北打几个歼灭战。
至于淮海决战,那是后来才形成的。
总体来说,战略没问题,战略不能冒险。
战术也没问题,战术当然可以一定程度冒险。
粟的电报八条六条说无后方的困难,这是主要原因。
绝非战略上有何颠覆性的建议。
刘邓的回复最能说明问题,亦可,就是也可以,不是更可以,更不是原来的不可以,而且这个亦可是因为没准备好过江。
【 在 huankuib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裕48年1月31日给JW的电报:
: “职对于中原战局认识,除已于一月二十二日电呈外,认为我军以原有之政治优势,于反攻中又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并非优势。加以土改又为反攻中最主要政治内容,故进展较慢。
: 在军事上,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除叶王陶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如是则使敌人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我军在机动兵力的数上则将逐渐走向优势,同时也可因战役的胜利,取得较多的休整与提高技术的时间。如果我军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能急转直下,也将推进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
: ...................
--
FROM 223.104.42.*
西兵团伤亡惨重的表现就是济南战役三纵十纵两个纵队没能拿下济南西,不得不让许和尚动用了13纵的预备队,而这两个纵队还是山东兵团用七纵换的,一将要七纵的原因就是因为七纵的兵力比较充实,有利打援。不是西兵团伤亡惨重一将哪里会做这种赔本生意。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我当然知道目标是随机应变的。
: 但你不能把一个既没实现原定战役目标,也没不利于实现战略目标,损失还比敌方大的这么一个结果,叫做胜利。
: 其次,说残了,不止是皮定均日记。
: ...................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能麻烦您给解释一下:
为什么《大决战》电影里只给了邓政委理发和冲澡的2个镜头?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话说的,不是邓指挥那就是刘指挥了呗? 要不你给我们普及一下他是怎么指挥的?
--
FROM 183.212.82.*
【 在 PROFES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麻烦您给解释一下:
: 为什么《大决战》电影里只给了邓政委理发和冲澡的2个镜头?
麻烦你给解释一下,你的理解就是“只给了邓政委理发和冲澡的2个镜头”就说明几十万大军的政委就只干了理发也洗澡两件事对吗?
--
FROM 111.197.114.*
【 在 PROFES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只能寄希望于林总了,
: 邓政委会像百色起义那样再次开跑
林总要是觉得打起来费劲,再来一个“红旗能打多久”可怎么办哪...
--
FROM 111.197.114.*
粟裕还有华东将士的功劳是南方战线最主要的功劳!二代应该是ZZ占位,精神作用第一人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谁否认粟裕还有华东将士的巨大功劳吗?
:
--
修改:Deepmountain FROM 223.104.41.*
FROM 223.104.41.*
二代对D的战略意图的理解和执行,确实是第一人。
【 在 Deep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方战线最主要功劳!二代应该是ZZ占位,精神作用第一人
--
FROM 219.2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