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教个问题:利用氢传输能源现在技术难点最大在那里?还是说成
新疆、甘肃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难道送的是用爱发的电?
受端省份难道把外购电全部拿给工商业用,不给居民用,刻意拉抬工业电价?
zj的老大都已经因为工业电价偏高,拍过桌子了
【 在 CRH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个风电或者太阳能站进了主干网给1000公里外的居民提供能源了?
--
修改:qsasl FROM 125.69.47.*
FROM 125.69.47.*
氢的物理特点是根本原因,比如氢脆
--
FROM 223.101.71.*
虽然政策上说平价的风光发电电网要全额消纳,但是实际执行上是否如此呢?
【 在 qsasl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入不了网,为什么要建?
: IRR 8%的目标,弃风弃光比例的目标,这些都是中央的红线,考核的重点
: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有很多的风光电上不了网。真发生这种情况,能源局、发改委的肯定有人要丢乌纱帽
--
FROM 103.21.139.*
我个人也支持天然气是绿色低碳能源的看法,但是中国和欧盟因为自身不产天然气,为了能源安全而不主推天然气。
【 在 acal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天然气本来就很绿色
:
--
FROM 117.86.93.*
反正现在国内还没有把甲醇列为清洁能源,吉利李书福一直在呼吁国家把甲醇列入清洁能源范畴。
我认为现在强行上氢能源不合适,应用端也只有商用车方面才可以适用,铁路水运航空方面储氢都是难题,而加氢站和储氢管道又是非常庞大的投资。
欧洲的power to X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在储氢的技术难题和成本难题彻底解决前是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方式。这个X主要就是三个氢基能源载体:甲烷、甲醇和氨。
【 在 acal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甲醇究竟算不算绿色能源?
:
--
FROM 117.86.93.*
氢脆的原因;氢适合做长时调峰,但是效率目前不高,简单说,三度电进去,一度电出来;行政上,氢虽然文件上划归成能源,但是涉及基础设施的时候,依然走的危化品的行政审批流程;氢是二次能源,和其它二次能源比,需要找细分应用场景,能源替代的大规模商业化唯一驱动力是成本。
--
FROM 111.160.83.*
人家那又不是没有煤炭
【 在 qsasl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疆、甘肃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难道送的是用爱发的电?
: 受端省份难道把外购电全部拿给工商业用,不给居民用,刻意拉抬工业电价?
: zj的老大都已经因为工业电价偏高,拍过桌子了
--
FROM 125.75.40.*
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能量密度或者现有设施利用,甲醇比氢优势大多了,将不稳定风光发电储存备用,可以直接利用现有汽油产业链,应该很有发展潜力。
【 在 lgyyu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厉害国某央企去年一年弃氢几万吨,绿氢现在肯定是价格太高,虽然在光伏补贴取消、风电补贴接近没有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降下来了,但不代表这些电能制氢的成本也降下来。
: 国外现在忽悠中国大搞特搞氢能(尤其是汽车行业),实际上欧美日韩搞的氢基能源载体,譬如甲醇和液氨等,这两种能源载体在储运方面的成本非常低,甲醇常温常压下就是液态,可以用极低的代价升级改造现有的管道即可满足甲醇的储运要求,但是现在国内无论是汽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还是储能发电方向,甲醇都不算新能源,国内在高效低成本甲醇制氢方面都没有几家技术研发机构企业。
--
FROM 106.38.35.*
肯定不是啊
各地的弃风率弃光率,是有相对比较公开的数据的,一般都在10%以下
新能源大省的这个目标值一般比东部省份要更高,但即便如此,也经常达不到
【 在 JoeW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政策上说平价的风光发电电网要全额消纳,但是实际执行上是否如此呢?
:
--
FROM 125.69.47.*
有没有煤炭是一码事,外送的是不是风光的电量是另一码事
结算单里面都会很清楚地标明,每个风光场站每个月有多少的外送量
【 在 CRH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那又不是没有煤炭
--
FROM 125.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