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问水面为什么不会升高?
居然真的是不变
几何证明题,并不是什么光学题
【 在 CiJianSN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2][/upload]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左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光线射到墙上A点。若把水槽的左段稍垫高一点,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光线射到墙的点( )
: A.在A点下方 B.仍在A点 C.在A点上方 D.无法确定[upload=1][/upload]
--
FROM 220.115.246.*
这个解题的是个傻叉吧!他说的得不出这个结论。
要证明抬高后液面高度和原液面高度一样,这就是个简单的几何证明题。
这个题难在选择题,要是判断题就好做了
【 在 stdrj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出题的人脑子是一根筋,水平太差了
:
--
FROM 220.115.246.*
液面会上升。
先假设水不流动,抬高以后,划一条过液面中点的水平线。这条线以上的水,刚好填满这条线以下的空。
这条过原始液面中点的水平线就是新的液面。
而原始液面中点是抬高的,所以新的液面也是抬高的。
【 在 CiJianSN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2][/upload]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左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光线射到墙上A点。若把水槽的左段稍垫高一点,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光线射到墙的点( )
: A.在A点下方 B.仍在A点 C.在A点上方 D.无法确定[upload=1][/upload]
--
FROM 223.72.98.*
你学过三角函数就应该去拿纸算一下,“抬高1上升0.1入射平移0.01”这句话就是错的。
抬高和水面升高以及入射点偏移这3个量是同阶的。
【 在 whisper229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知道你的意思,水面上升后的入射点偏离了原来的中垂线,但是稍字平滑掉了这个偏移量。因为垫高1只会带来水面上升0.1,这是第一次平滑;水面1上升导致入射点偏移中垂线0.2,这是第二次平滑;题中的稍字对总体偏移做了第三次平滑。
--
FROM 124.205.77.*
嗯,当时手机码字举例,没注意这个量级变化,那就举例:抬高1上升0.8入射平移0.5,这样没问题吧?这里的关键是平移比抬高小,而抬高被稍字限制了,如果平移变化大,那么就是不够稍,需要减小抬高的数量再来抬高。
【 在 vol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学过三角函数就应该去拿纸算一下,“抬高1上升0.1入射平移0.01”这句话就是错的。
: 抬高和水面升高以及入射点偏移这3个量是同阶的。
--
FROM 113.73.186.*
同阶小量即使在实验学科中也不能忽略了,更不用说严谨的讨论。
这种讨论已经毫无意义,原出题者自己的水平问题。
【 在 whisper2295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当时手机码字举例,没注意这个量级变化,那就举例:抬高1上升0.8入射平移0.5,这样没问题吧?这里的关键是平移比抬高小,而抬高被稍字限制了,如果平移变化大,那么就是不够稍,需要减小抬高的数量再来抬高。
--
FROM 124.205.77.*
这个就是实验题,没有提其他条件,那就是手动目测,塞两张纸来抬高,结果就是反直觉了。
你说的是把实验完全抽象成数学,两条水平线与一条斜线相交,那两个交点画出反射线,反射线平行,反射点不重合,这个本身就不用讨论。
这道题的初始形式直接就给出了水面抬高,问题是判断前后反射角的关系;后来抽掉了水面抬高,问题不变;再后来才是现在顶楼这个样子。所以,说出题人没考虑到水面升高是不成立的。
【 在 vol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阶小量即使在实验学科中也不能忽略了,更不用说严谨的讨论。
: 这种讨论已经毫无意义,原出题者自己的水平问题。
--
FROM 113.73.186.*
画个图就知道了,光斑移动距离是水面上升距离的2倍
用你这个逻辑,所有带稍字的题目都可以是不变了
【 在 whisper2295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当时手机码字举例,没注意这个量级变化,那就举例:抬高1上升0.8入射平移0.5,这样没问题吧?这里的关键是平移比抬高小,而抬高被稍字限制了,如果平移变化大,那么就是不够稍,需要减小抬高的数量再来抬高。
: 【 在 vol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学过三角函数就应该去拿纸算一下,“抬高1上升0.1入射平移0.01”这句话就是错的。
: : 抬高和水面升高以及入射点偏移这3个量是同阶的。
#发自zSMTH@PCT-AL10
--
FROM 123.116.126.*
来来,证明一下
【 在 toec 的大作中提到: 】
:
: 居然真的是不变
: 几何证明题,并不是什么光学题
:
: 【 在 CiJianSN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PCT-AL10
--
FROM 123.116.126.*
2倍?怎么算的?
稍字不是绝对的不变,而是变得足够小,目视不能察觉。
你把稍字取消看看是啥效果?
这个稍字就把送分题变成了难度题。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画个图就知道了,光斑移动距离是水面上升距离的2倍
: 用你这个逻辑,所有带稍字的题目都可以是不变了
:
: ...................
--
FROM 113.7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