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孩子说高三英语阅读单词都认识,但是文章看不懂,为啥
数学概率题也是 绕来绕去一段话
计算就列个二元一次方程
【 在 peri11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不是说了嘛
: 创新精神人人有,缺少的是胆量
: 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分文理科、不分男女。有创新想法却因为怕失败,就把创新的念头放下,在女生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开放的赛题,就是要鼓励更多对创新跃跃欲试的学生参与进来。
: ...................
--
FROM 111.198.57.*
你找到原因为啥娃看不懂了吗
看不懂有很多不同的情况
你先问问娃是哪些地方有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就行了
【 在 dancef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什么办法吗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42.179.74.*
托福雅思gre之类设计考试体系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也就是说 不会因为你不知道某件事的背景信息而答不出题
或者说 试卷文本已经提供了答题所需的所有信息
俗语俚语也是尽可能要避免的 因为不同地区的理解可能差距甚大
国内试题这方面差一些 但也还行没什么太离谱的地方
单就这种高级别的标化考试来说
知识面本身的意义不大
甚至可能是答题的干扰因素
考生可能会因为固有知识而放弃深入理解文本
就我观察我娃的答题过程来说
知识面的正面影响在于心态
发现这个话题熟悉 有亲近感 心理上放松一些 于是就读得好一些
即使已有的背景信息跟文本和题目都没啥关联
阅读理解真正的考点还是在语言本身
以及理解文本的逻辑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阅读不光是字面上的意思 还有深层的意思没理解
: 如果见多识广 直接就能读出来 好比成语 俚语
: 国人读英文原著少 只能多琢磨一下
: 就算有几个生字不认识 一般不影响读懂文章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42.179.74.*
不错,这个思路有借鉴价值。
我回去看几篇易错文验证一下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托福雅思gre之类设计考试体系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 也就是说 不会因为你不知道某件事的背景信息而答不出题
: 或者说 试卷文本已经提供了答题所需的所有信息
: ...................
--
FROM 123.116.149.*
强re,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很容易做对。看不懂文章就是没精确翻译对。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找篇阅读题挨个句子翻译一下
: 能翻译对就是看懂了但是不会答题 刷题练套路
: 翻译不对就是句子没看懂 背单词学语法
: ...................
--
FROM 114.250.177.*
很明显翻译功夫没到家,翻译成中文再解题跟喝白开水一样容易。
【 在 peri11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一看就是想翻译成中文但是翻译不出来的
: 不知道贵版那些“精确翻译”的家长看到这个问题作何想?
:
--
FROM 114.250.177.*
翻译不出来就是能力不到位,到位了就能翻译出来。翻译不出来难道换成所谓英语思维就能答对了?滑天下之大稽
【 在 peri11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就翻译不出来,你非要他翻译
: 能翻译出来不就不过来问了么
: 为什么翻译不出来,因为在孩子的中文世界里没这个认知,无法一一对应翻译。
: ...................
--
FROM 114.250.177.*
还什么大脑不接受文字内容?这是呓语呢,还什么认知,跟认知有狗屁关系。把文章用ai精确翻译过来,傻子也能答对,能力没到家就是没到家别找借口
【 在 peri11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阅读其实是文字与认知映射的过程
: 文字描述的内容,要在大脑中形成认知。
: 如果大脑不接受文字内容,往往是因为大脑中没有这个认知
: ...................
--
FROM 114.250.177.*
这个结合前面的句子,不难猜出意思来,要结合上下文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像今年北京高考阅读有一句
: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 每朵云彩都有银边 每朵乌云都有银边?
: ...................
--
FROM 114.250.177.*
以高考文章难度不存在这种情况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的文章,翻译成中文很难懂
--
FROM 114.25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