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还有一道初中物理题
那你这气球牛逼了,可以无限变大,还不爆掉
【 在 piginskybbc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气体的密度
: 取决于: 温度 气压 分子量。
: 同一高度,不考虑气球自身压强和内外温度差,理想状态,温度气压都相同。反比于分子量。
: ...................
--
FROM 222.129.7.*
注意理解题干,远远大于,这个条件,一看就不会读题。就像化学中无机反应条件,反应一段时间,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 在 hycc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好像有点不太好确定,气球上升过程中,空气的密度是变小了,但相应的大气压也变小,气球体积会变大,那浮力究竟是变小还是变大呢,好像不太好确定。如果再考虑细一点,还得考虑温度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就更复杂了。
--
FROM 223.104.44.*
没有空气,哪来浮力?
【 在 pat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俩有什么关系?
:
--
FROM 114.225.55.*
有这个想法的,一是大大低估了空气的阻力,二是大大高估了空气密度随高度下降的速度。这是不能用“在水缸里按软木塞”来类比的。
当空气浮力能起作用的时候,空气阻力通常不能忽视。粗略估算,球状物体的空气阻力约等于 0.25*空气密度*球投影面积*球速度的平方。而浮力约等于 球体积*(空气密度-氦气密度)。
地面空气密度大约是 1.29,氦气密度约 0.179。设气球半径10米,可以估算出在地面能达到的上升速度约为 21m/s。
在15500米的高度,空气密度降低到0.197(约为氦气密度的1.1倍),在16100米降低到0.180。
就算气球到达15500米时还能保持 21m/s 的速度,可以估算出来大约经过0.5秒、上升6米后就降到对应的平衡速度6.9m/s。
可以看出,气球速度可以非常快地收敛到所在高度对应的平衡速度。当它到达密度平衡点时,速度降到0,不会有振荡了。
【 在 hutu 的大作中提到: 】
: D。要我自己做题,我就这样想:在近地表的地方,气球肯定上升,如果气球一直保持不破裂,那上升到解决真空的地方,就会下沉。所以气球就是个谐振子一样了
--
FROM 120.229.69.*
抬杠就算了,初中物理题大部分时候不考虑空气阻力
【 在 herowu1989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空气,哪来浮力?
: :
--
FROM 222.129.7.*
物理模型经常忽略次要因素,但没有忽略主要因素的。气球升空和雨滴下落一样,就不可能不考虑空气阻力。
【 在 pat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抬杠就算了,初中物理题大部分时候不考虑空气阻力
--
FROM 58.217.191.*
阻力相对微不足道才可以忽略,对于气球哪能忽略阻力
【 在 pat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抬杠就算了,初中物理题大部分时候不考虑空气阻力
--
FROM 49.93.224.*
我还是无法接受C的说法,升到一定高度,并停留在这一高度。考虑空气阻力,能不能看成阻尼振荡呢?毕竟空气粘滞系数不会太大。
还是觉得肯定有震荡…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3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这个想法的,一是大大低估了空气的阻力,二是大大高估了空气密度随高度下降的速度。这是不能用“在水缸里按软木塞”来类比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3
--
FROM 223.104.39.*
这个题目选A。气球不会爆炸说明这是一个可以无限膨胀的气球,那么就可以忽略气球张力和重量。把题干简化成有一团氢气,在地表释放。氢气比任何同温度同压强的空气轻,最后结果介绍一直向上逃逸到宇宙真空。
【 在 hycc (还没想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好像有点不太好确定,气球上升过程中,空气的密度是变小了,但相应的大气压也变小,气球体积会变大,那浮力究竟是变小还是变大呢,好像不太好确定。如果再考虑细一点,还得考虑温度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就更复杂了。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
FROM 101.86.23.*
醒醒好吗
你自己看看你这套定量计算 还是初中物理题吗?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这个想法的,一是大大低估了空气的阻力,二是大大高估了空气密度随高度下降的速度。这是不能用“在水缸里按软木塞”来类比的。
: 当空气浮力能起作用的时候,空气阻力通常不能忽视。粗略估算,球状物体的空气阻力约等于 0.25*空气密度*球投影面积*球速度的平方。而浮力约等于 球体积*(空气密度-氦气密度)。
: 地面空气密度大约是 1.29,氦气密度约 0.179。设气球半径10米,可以估算出在地面能达到的上升速度约为 21m/s。
: ...................
--
FROM 3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