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没有获得青年基金申请面上的咨询
年级超过清基,只能搞面上。看到我们本校工作的本科校友直接中了面上,都是海外回来。
【 在 thisisshuimu 的大作中提到: 】
:
: 2,3年拿到青年基金
: 4,5年拿到面上基金 这个时间还是需要煎熬的
: ...................
--
FROM 59.71.240.*
3个相互支撑的研究点和1个总体研究框架,论文发2-3篇紧相关的质量较好的,然后相关工作写实写全(100篇文献左右)就差不多了。其余的就看运气了。
【 在 meaoa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龄过了青年的门槛,只能考虑面上了,
: 1、没有获得青年基金,是不是面上被pass掉的可能性比较大?
: 2、面上额度60万,与青年基金的本子区别要体现在哪里?是不是研究的工作内容要很新颖?或者工作量大?还是和青年基金的本子差不多?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Plus」
--
FROM 117.136.38.*
努力发顶级期刊论文吧
这是入门基本门槛
【 在 meaoa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龄过了青年的门槛,只能考虑面上了,
: 1、没有获得青年基金,是不是面上被pass掉的可能性比较大?
: 2、面上额度60万,与青年基金的本子区别要体现在哪里?是不是研究的工作内容要很新颖?或者工作量大?还是和青年基金的本子差不多?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FROM 223.104.177.*
这也太麻烦了吧 直接看名字不就好了么 都申请面上了而且是小同行
如果是没听说过的年轻人 直接看论文呗
【 在 EugeneW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大家有兴趣,我再多写几句进一步解释“木桶效应”。本人每年评审申请书在50份左右,通过率要控制在30%。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如果每份都仔细看肯定会很紧张的,所以需要快速找到最短的那块板。更何况申请书的投放并不精准,几乎有一半的申请书无法做到非常了解。
: 1、科学意义没有太多看头,做哪件事情能没意义呢!
: 2、科学问题一定有聚焦,成为申请书的主线,千万不要发散成为双c位,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很重要!
: ...................
--
FROM 59.173.128.*
全是干货!学习了!希望青椒版少点戾气,出现这样的精华回帖
【 在 EugeneW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大家有兴趣,我再多写几句进一步解释“木桶效应”。本人每年评审申请书在50份左右,通过率要控制在30%。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如果每份都仔细看肯定会很紧张的,所以需要快速找到最短的那块板。更何况申请书的投放并不精准,几乎有一半的申请书无法做到非常了解。
: 1、科学意义没有太多看头,做哪件事情能没意义呢!
: 2、科学问题一定有聚焦,成为申请书的主线,千万不要发散成为双c位,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很重要!
: ...................
--
FROM 218.2.216.*
呵呵,如果作为评审专家你就会明白,你的方法简单但不可操作,因为你的结论无法写成评审意见!小同行和论文都是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准确说这两方面是完成申请的保障,而不是主要内容——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 在 ge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太麻烦了吧 直接看名字不就好了么 都申请面上了而且是小同行
: 如果是没听说过的年轻人 直接看论文呗
:
--
FROM 111.196.67.*
没有青基(超龄了)直接中面上的几点感悟:1.天时:论文过硬;2.地利:申请书漂亮;3.人和:在圈子里,至少老板是圈子里有份量的人物。
--
FROM 117.136.46.*
写得超好!请教一下科学问题不能发展成双c位,意思是几个科学问题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青年基金一般写几个科学问题比较好?谢谢!期待您的解惑
【 在 EugeneW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大家有兴趣,我再多写几句进一步解释“木桶效应”。本人每年评审申请书在50份左右,通过率要控制在30%。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如果每份都仔细看肯定会很紧张的,所以需要快速找到最短的那块板。更何况申请书的投放并不精准,几乎有一半的申请书无法做到非常了解。 1、科学意义没有太多看头,做哪件事情能没意义呢! 2、科学问题一定有聚焦,成为申请书的主线,千万不要发散成为双c位,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很重要! 3、在主线下,你阅读文献是否足够多和足够新,这部分写作很有技巧,不要盲目贬低同行来抬高自己,但需要明确指出存在的弊端来引出自己的科学问题。 4、在主线下的研究内容是否完整,各部分有相互呼应关系,如果去掉某一部分并不影响主线,建议还是去掉吧,真的不必贪多。 5、说实话,我对研究方案并不是很看重,有且差不多就可以了,毕竟项目还没开始做,而且以后还会调整,但不知其他评委会如何看待,我同样也有申请书由于研究方案太简单被毙掉的经历。 6、研究基础就是你的文章和以前的项目,建议一定有所选择,不要把不相关的文章列上,虽然可能是一篇顶刊,但在此时只能起反作用。 7、研究条件指的是你的单位是不是在这个行业圈子中,如果是,不论结果如何但肯定会让评审专家好好想一想。 我基本上从以上几方面考虑,找到最短的板。我认为基金的最大优点是将评审意见反馈给申请人,这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做法。作为申请人,难得有几位专家对你的想法给出专业性的意见,免费而且一针见血!作为评阅人,你必须仔细看而且给出书面意见,也就毙掉一定有充分理由,否则面临投诉。大家都明白,以上两点就足以和我们平时组织的评审会有多么大的区别,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有明显的短板。如果能让评阅人拿着你的申请书在犹豫和比较,很难写下评阅意见,那么你几乎成功一多半了。
--
FROM 117.60.77.*
谢谢您的赞誉,昨天将基金评审的情况整理成两个帖子,请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197145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221385
无论青年还是面上,经费非常有限,这种情况下多个科学问题容易导致研究工作蜻蜓点水。相反,如果能将一个科学问题,在研究内容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将问题研究清楚。我本人更倾向于后者。
【 在 dogsun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得超好!请教一下科学问题不能发展成双c位,意思是几个科学问题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青年基金一般写几个科学问题比较好?谢谢!期待您的解惑
--
FROM 222.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