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针对卡脖子,现在开的药方是团队化
啥资源啊你说清楚
你要说工资 大学跟重点高中差不多吧
你要说横向和纵向课题 那也是高校老师凭本事拉来的吧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流氓的地方就在这儿,你要说教书育人是主要任务吧,高校获得的资源远远远远超过了这个任务的要求,但把这个任务排在第一又没人能说不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Max」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27.18.250.*
中科院成立的初衷就是集全国之力搞两弹一星,当年那个环境必须要集合全国的力量,哪怕管理差、成本浪费点都无所谓,但是现在已经2020年代了,中国的科技土壤已经全面偏欧美化,再用前苏联那套管理来组织大的工程项目,完全无法被市场所接纳。
【 在 Hudson5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科院的PI制客观上刺激了论文的产量,但在搞大工程上是自废武功,问题是多年以来你高层评价体系以论文数量为导向啊,中科院也是为了生存啊。
: 我没看懂你不让中科院介入大科学工程的理由和逻辑在哪里
--
FROM 27.47.36.*
所以现在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绝大部分都是以企业为主,高校只做基础攻关,应用转化类研究都给企业了。
高校小团队的好处一方面是精兵强将利于与其他单位协作,另一方面现在高校都是综合性大学,自身的学科规模足以支撑起前沿交叉学科方向的科研团队,譬如新能源汽车方向,一方面要化学电池类学科,另一方面新兴的氢燃料电池又要求材料类学科,还得加上车辆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工程学科,中科院的院所在某一大类学科方向上有竞争力,但是这种多科学大类交叉上明显竞争不过高校。
最最可怕的是,中科院系统太过于封闭,看不到产业界的需求,而高校因为毕业生的人脉关系可以更深入了解地方和企业的需求,从地方和企业来说,也更愿意与高校而非中科院合作。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流氓的地方就在这儿,你要说教书育人是主要任务吧,高校获得的资源远远远远超过了这个任务的要求,但把这个任务排在第一又没人能说不对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Max」
--
修改:lgyyuuki FROM 27.47.36.*
FROM 27.47.36.*
清华一年国拨经费就差不多五十亿,光是学生的话平均一个多少钱,没有国家投入的设备场地学校的牌子,老师就靠老哥一个能拉几个钱
【 在 gee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啥资源啊你说清楚
:
: 你要说工资 大学跟重点高中差不多吧
:
: 你要说横向和纵向课题 那也是高校老师凭本事拉来的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Max」
--
FROM 221.216.116.*
同意这位大侠的观点
中科院基础研究的研究所,可以并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高校
中科院应用类的研究所,不管是否下放到地方,建议央企介入进行混改,反正都是国家的,中科院为什么不能让央企介入?
【 在 Hudson5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那种院地共建的研究院确实许多一地鸡毛,但首先你没搞懂搞研究工程和做工程项目的差异,第二,许多高校和地方共建的研究院,没法和科学院比,就拿苏州高新来说,以前被某偷拍兔高校坑惨了,这些年转向和中科院合作,收益颇丰,许多地方弃高校选中科院,也是接受了教训以后的行为
--
修改:fatwallet FROM 116.199.28.*
FROM 116.199.28.*
呵呵呵。一个敢给,一个敢要吗
【 在 fatwall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这位大侠的观点
: 中科院基础研究的研究所,可以并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高校
: 中科院应用类的研究所,不管是否下放到地方,建议央企介入进行混改,反正都是国家的,中科院为什么不能让央企介入?
--
FROM 222.129.134.*
中科院的农贸市场模式,被证明是失败的,
无法解决卡脖子的大问题。
中科院的一个个小摊位,与高校的小团队没有本质差别。
因此要动大手,
航天模式看上去能做成点事情。
中科院被定位为pi的小摊主模式,
考核顶尖论文的务虚模式,就彻底与高校一样,失去完成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
是一种自我阉割。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效仿中科院,一个PI带着一堆小弟的做法;高校现在是一个帽子带着一群小弟,
:
: 合作是没希望了,国民党化作战还是可以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修改:anotherstone FROM 183.46.148.50
FROM 183.46.148.50
新能源汽车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是中科院强还是学校强?
想举个例子,也举个正确的例子啊。
【 在 lgyyu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现在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绝大部分都是以企业为主,高校只做基础攻关,应用转化类研究都给企业了。
: 高校小团队的好处一方面是精兵强将利于与其他单位协作,另一方面现在高校都是综合性大学,自身的学科规模足以支撑起前沿交叉学科方向的科研团队,譬如新能源汽车方向,一方面要化学电池类学科,另一方面新兴的氢燃料电池又要求材料类学科,还得加上车辆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工程学科,中科院的院所在某一大类学科方向上有竞争力,但是这种多科学大类交叉上明显竞争不过高校。
: 最最可怕的是,中科院系统太过于封闭,看不到产业界的需求,而高校因为毕业生的人脉关系可以更深入了解地方和企业的需求,从地方和企业来说,也更愿意与高校而非中科院合作。
--
FROM 120.204.101.*
氢燃料电池中科院化学类研究所有实力,锂电池的话中科院还是算了吧,无论宁德时代还是比亚迪,在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上都不是用的中科院技术,你可以查查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国家科技奖励是和谁合作的。
至于车辆工程嘛,中科院还是算了吧,毫无任何基础。
忘了提了,氢燃料电池所谓的中科院技术高地,在丰田面前一文不值,国内未来产业化的氢燃料电池也绝对不是应用大连化物所,具体原因你自己想!
【 在 kekec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能源汽车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是中科院强还是学校强?
: 想举个例子,也举个正确的例子啊。
:
--
FROM 27.47.36.*
央企有科研?
【 在 fatwall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这位大侠的观点
: 中科院基础研究的研究所,可以并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高校
: 中科院应用类的研究所,不管是否下放到地方,建议央企介入进行混改,反正都是国家的,中科院为什么不能让央企介入?
--
FROM 114.2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