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郑永年:中国学者获不了诺奖,是因为有太多的“帽子”“级别”
那时候规模小,有一个算一个搞科研,
现在规模大了,有一个算一个搞管理
【 在 shinin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组织的科研,和现在不太一样
: 那时候是招来了真科研人,也给了科研人很大自主性
: 现在是管着你,招来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搞得好的
: ...................
--
FROM 112.10.182.*
李政道在炮火连天中求学,
哪来的衣食无忧
【 在 shinin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来没想过诺奖
: 你看看杨和李的家庭,做科研艺术需要上面一代能给下面一代提供衣食无忧
: 并且教育培养还得得法懂行
: ...................
--
FROM 112.32.3.*
大学考核非常严格,比诺奖要求更高,大批老师的学术水平是超过了诺将得主,尤其是校长及书记
--
FROM 114.86.131.*
不是优渥家庭,书香门第
很难产生超级大牛
李政道家绝对是超级富豪
(人聪慧偏偏有很努力,必然会成功)
【 在 flyingpet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政道在炮火连天中求学,
: 哪来的衣食无忧
:
--
FROM 112.46.212.*
如果顶级水平学者不再思考呢?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支持郑永年反对帽子,级别。
: 但这和诺奖没啥关系,很多诺奖就是顶级学者一时的灵光咋现。只要顶级水平的学者足够多,思想火花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
--
FROM 112.10.182.*
包工头钻研业务?
很难做到呢
【 在 ForSolit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顶级水平学者不再思考呢?
--
FROM 112.46.212.*
可以形成共同利益链,
形成科研的剥雪接及和被剥雪阶及,
其实还是老祖宗生产资料兼并的那一套,只不过披着科研的外衣
【 在 Raythe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美国,一个科学家老去就不值钱了--哪怕是拿了诺奖,
: 我们,反过来,越老就可能地位越高,话语权越重--特别是各种帽子,
: 一个60+的青A锣鼓喧天的抢,都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干活了,
: ...................
--
FROM 222.129.6.*
其实这些跟诺奖关系不大,这些确实是中国科研的弊端,但即使没有这些,中国人想拿诺奖也基本上没戏。
【 在 fat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1.198.246.*
两弹一星也没有诺奖,但是能够支撑中国屹立东方的基石
一个西方主导的评奖体制,不值得中国花费资源去追逐
【 在 TGIF 的大作中提到: 】
: 诺奖目前是中国科技行业国际面子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
--
FROM 183.198.154.*
两弹一星的时候也没有帽子,也不是现在的有组织科研。
【 在 bluepoi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弹一星也没有诺奖,但是能够支撑中国屹立东方的基石
: 一个西方主导的评奖体制,不值得中国花费资源去追逐
--
修改:zfbdcyj FROM 112.20.84.*
FROM 112.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