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真正的空,似乎不是如此。
没有拿起,也没有放下,迷与不迷,懂与不懂也都没有区别。
达摩讲,不抛迷而就悟,不舍智而近愚,不因观善而勤措,不因睹恶而生嫌。
不是从概念上做了分别,或者限制了条件之后再无分别,是心直观地无分别。
我是觉得本帖对空的理解程度不够,所以在一层一层地“抬杠”。
个人觉得,如新参,老参那个道理一样,先要“无”得彻底,再去入“有”;不要先坚持“有”,再在“有”的范围内去理解“无”。
参考。
祝好。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发现执着于名相也没啥事儿的时候,才是真的没执著了
:
: 拿得起放得下,随心所欲,就像庄子说的“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
FROM 223.104.40.*
空里当然是无一物,无尘埃,无挂碍,无恐怖
极致的空是初登地时看到的景象,但是人还是要生活的,也还是要从空里面走出来的
极致的空就是胜义谛,而世俗生活就是世俗谛
从初地到十地的过程,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结合的过程
【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的空,似乎不是如此。
: 没有拿起,也没有放下,迷与不迷,懂与不懂也都没有区别。
: 达摩讲,不抛迷而就悟,不舍智而近愚,不因观善而勤措,不因睹恶而生嫌。
: ...................
--
FROM 111.194.13.*
谢谢,同祝好!
【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有一佛乘”,是执着于名相吗?--就已经是执着于名相了--好了,不继续这个对话了,再继续就是以假对假,以空对空了,容易陷入诡辩循环。
: 前述的所有“以无对有”,只是因为觉得仍有空的不够的地方,讲明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其实并无必要引入一佛乘这个概念。一佛乘也并不是法华经最重要的内容。
: 另外,不明空性实相,说简单或复杂都是无意义的。哪怕我们从概念上讲明了,没有实证到,也是无意义的。
: ...................
--
FROM 61.181.248.*
法也是幻
【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接着问,“有佛法吗”?
: 如果有一佛乘的存在,那“如来于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该怎么理解。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13」
--
FROM 182.2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