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acc和车道保持感觉就是智商税啊
普通消费者不需要分辨哪些是acc在工作,哪些是啥车系统在工作,在车上这些辅助系统是相互配合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工作的。消费者的感受是开了acc跟着前车走,前车刹后车也刹。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是acc不识别静止,看技术路线
: 前几年acc和主动刹车是独立两套,acc利用毫米波雷达,原理么类似导弹锁定目标,确实不识别静态物体,不过对动态的跟踪很精准
: 现在新版基本都是视觉方案,主动刹车和acc同一套,主动刹车比较灵敏,acc也能识别静态。不过雨雾天可能没老方案好
--
FROM 210.77.180.*
最大差别是会不会识别静止车,这个会带来非常大的一个差异
【 在 pho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通消费者不需要分辨哪些是acc在工作,哪些是啥车系统在工作,在车上这些辅助系统是相互配合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工作的。消费者的感受是开了acc跟着前车走,前车刹后车也刹。
: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第一条ke能是你的acc烂
【 在 shuguo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玩了几天,说说感受:1 车道保持。车道保持这东西很多路况是识别失败,说白了就是你还是一直得握着方向盘还是高度关注路况,都这样了和没有车道保持也没啥区别了,自己手握方向盘本来也能在车道里。2 acc。脚还是备在刹车上,不太放心这玩意,脚长时间在刹车那备着很累脚,总之感觉交了智商税,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开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4.249.116.*
你说那么多没用,雷达型acc就是有这个问题。车主手册上明示车主小心,尤其是你跟着一辆车,那车突然换道走了,露出一辆停着的车,很危险。
AEB能识别但aeb有可能在高速时只警告不刹车,也是怕误触发,tesla的幽灵煞车就是典型。
【 在 pho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通消费者不需要分辨哪些是acc在工作,哪些是啥车系统在工作,在车上这些辅助系统是相互配合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工作的。消费者的感受是开了acc跟着前车走,前车刹后车也刹。
:
--
FROM 178.26.114.*
很多车acc开启情况aeb就关闭了,这种情况确实只能靠人
或者么就买现在视觉方案的车
【 在 moud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那么多没用,雷达型acc就是有这个问题。车主手册上明示车主小心,尤其是你跟着一辆车,那车突然换道走了,露出一辆停着的车,很危险。
: AEB能识别但aeb有可能在高速时只警告不刹车,也是怕误触发,tesla的幽灵煞车就是典型。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我专门躲开视觉方案,买雷达的。雷达的我知道他什么时候不好用,视觉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抽风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车acc开启情况aeb就关闭了,这种情况确实只能靠人
: 或者么就买现在视觉方案的车
--
FROM 178.26.114.*
不同的方案体验应该差异很大
【 在 shuguo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玩了几天,说说感受:1 车道保持。车道保持这东西很多路况是识别失败,说白了就是你还是一直得握着方向盘还是高度关注路况,都这样了和没有车道保持也没啥区别了,自己手握方向盘本来也能在车道里。2 acc。脚还是备在刹车上,不太放心这玩意,脚长时间在刹车那备着很累脚,总之感觉交了智商税,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开,既安全又舒适。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Plus」
#发自zSMTH@16s Pro
--
FROM 113.104.250.*
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高速,特别是G4 京港澳这种大直路。好处就是不用脚踩油门,手也可以略微放松,多开几个小时,你就会发现和踩油门的疲劳程度完全不同。在市区道路行驶,更重要的是主动报警和主动刹车,我已经遇见多次,非常有帮助,可避免事故,前面溜车也可以发现。好用。
--
FROM 223.71.188.*
应该也不至于,光线好应该都还好
不过毫米波雷达的,除了静止识别这个问题,别的方面确实超稳定
我猜测之前各种战斗机,导弹上雷达用的就是类似算法方案,估计已经优化几十年稳得一b了
【 在 moud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专门躲开视觉方案,买雷达的。雷达的我知道他什么时候不好用,视觉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抽风
:
: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3.167.21.*
还是相信技术在更新进步的。
累一万次开车不信任,终有一次用上就够了。
比如,我喜欢飙车,也有赛照,最早总喜欢关掉ESP玩起步和山路劈弯,后续体验到ESP的好处了,还是老老实实接收新技术,车道偏离ACC,如果有经常性长途和疲劳驾驶经历就知道他们的好处了。
--
FROM 219.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