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产业竞争的角度讲,油车已经完蛋了
当年智能手机崛起本质上是因为4G的崛起,才让智能手机有了那么多可以联网的应用场景。
电车占据主流,其实跟1000公里关系不大。家用充电和公共充电的基础设施足够完善,500公里续航是足够的。当1000公里的成本也可控的时候,500公里的成本就更具优势了。一直追求大续航其实是偏的方向。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快书,也都是靠中途驿站补给+替换完成的,不可能专门培养一种马直接可以跑800里。
【 在 qingantI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车占据主流只是时间的问题,5年,十年还是二十年。
: 很简单的道理:
: 1. 如果电车普遍续航1000km,油车还能不能存活?
: ...................
--
FROM 1.119.141.*
所以单纯增加续航本来就是一个又笨又偏的方向。
【 在 BE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再怎么续航增加不还是靠背个大电池,重的一比
--
FROM 1.119.141.*
给你个300续航的你愿意开?稍微开个100公里就开始焦虑了。
就算自己家里有桩,每天充电也是个很烦的事。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单纯增加续航本来就是一个又笨又偏的方向。
:
--
修改:xiiii FROM 116.18.48.*
FROM 116.18.48.*
看用车场景,只是上下班代步,能量密度高并没有优势。能量密度高优势体现在长途。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子对油车没有压倒性优势,虽然使用成本电车低很多,但是大部分人一年也就1万公里,电车节省的成本有限。而且油价也不会长期高位,国际油价如果恢复4,50美元一桶的水平,油车成本就更低了。至于电车对油车性能上的优势,在乎的人真不多,很少有人是单单纯追求性能放弃油车买
: 电车的。
: 汽油相对于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优势,是电池无论如何难以追上的,而汽车作为出行工具的本质也相当长时间不会改变,这两点决定了油车的生存空间依然很大
: ...................
--
FROM 211.145.40.*
不用二极管走极端。500公里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续航里程了。
另外如果给我300的我也没问题。我日常代步上下班一天才20来公里,我也有家充。300公里我也就两周插一次电就可以。
【 在 xiiii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你个300续航的你愿意开?
--
FROM 1.119.141.*
用你自己代表全体车主? 你20公里别人也20公里,所以就得出结论了?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二极管走极端。500公里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续航里程了。
: 另外如果给我300的我也没问题。我日常代步上下班一天才20来公里,我也有家充。300公里我也就两周插一次电就可以。
:
--
FROM 116.18.48.*
【 在 HBaiB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用车场景,只是上下班代步,能量密度高并没有优势。能量密度高优势体现在长途。
:
只是上下班代步,电车的使用成本优势也发挥不出来。
--
FROM 111.202.233.*
最终充电设施完善后,主流的必然是中低续航的,无它,成本低,能把价格打下来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智能手机崛起本质上是因为4G的崛起,才让智能手机有了那么多可以联网的应用场景。
: 电车占据主流,其实跟1000公里关系不大。家用充电和公共充电的基础设施足够完善,500公里续航是足够的。当1000公里的成本也可控的时候,500公里的成本就更具优势了。一直追求大续航其实是偏的方向。
: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快书,也都是靠中途驿站补给+替换完成的,不可能专门培养一种马直接可以跑800里。
: ...................
--
FROM 180.157.21.*
所以你觉得追求1000公里就能代表所有车主了?
我解释下我的观点:我觉得补能是大于续航的。就像智能手机的应用其实得益于4G网络的铺开。电车更加广泛的应用也会得益于个人和公共充电设施的完善。在绝大多数人的使用场景下,在满足了基本续航的情况下(比如500公里),再多几百公里续航并不能带来本质体验提升,反而带来更多成本,更大能耗。
【 在 xiiii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你自己代表全体车主? 你20公里别人也20公里,所以就得出结论了?
--
FROM 1.119.141.*
我开过同事不少电车,这次换车,我还是买油车。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那么久,今年就30%了,后面还有加速度。
: 开过电车,谁还开油车啊!
--
FROM 125.3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