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近开了个咖啡馆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在 wwjj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下你们店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店里的咖啡价格好便宜,怎么做到一杯不到20的
--
FROM 59.109.218.*
老街咖啡,那是一种速溶。
【 在 xiaoyuan01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是,我就很喜欢一种产地好像马来西亚还是哪里的白咖啡:很香浓好喝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23.123.161.*
美式的物料成本,算上外卖杯,大概2块多左右,淘宝上咖啡豆转成美式的十八克粉很容易算出来,为什么不便宜卖?
【 在 jjzhu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23.123.161.*
事实上,我们店里只买9.9,外卖平台有扣点和骑手运费。
【 在 wwjj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你们店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店里的咖啡价格好便宜,怎么做到一杯不到20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23.123.161.*
还有一点,其实国内的咖啡文化还很浅薄,远远比不上茶
实际上广大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口感,其实没那么挑剔
很容易糊弄糊弄就生存下去
这种弄得市场很乱
【 在 bestlx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说星巴克或者说便利蜂的咖啡不好喝,其实没有别的,就是他们的出杯量太大了。咖啡的品质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生豆的品质,第二是烘焙的技术,这里包括设备和技法,第三是冲煮,后两者星巴克绝对没问题,便利蜂用的是瑞士全自动咖啡机,这个天然比不上半自动机器的萃取。生豆是农产品,每年产量就那么多,而且受气候等环境影响比较大,高品质的豆子不会太多,如果你只有一家咖啡馆,那么你可以用最顶级的豆子。如果你有成千上万家门店,你的问题来了,你既要所有门店口味一致,又需要采购这么多豆子,你只能降低生豆的品质。就这简单,所以,独立精品咖啡馆必然比星巴克好喝。
: :这两年,公司业务大减,写字楼(园区的独栋)空空荡荡,想把一楼租出去,根本就没人看,无奈,亲自下场,搞了个咖啡馆,也没装修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20.1.116.*
看来还是房租人工占大头
【 在 bestlxf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式的物料成本,算上外卖杯,大概2块多左右,淘宝上咖啡豆转成美式的十八克粉很容易算出来,为什么不便宜卖?
: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59.109.218.*
大部分咖啡赛道的商业分析都很难说正确,事实上,早期或者美国的星巴克和商务空间八竿子打不着。咖啡没什么消费场景,对于成瘾性产品唯一做到的就是唾手可得,无论是下楼买一杯,还是外卖来一杯,甚至打开抽屉来杯挂耳。
【 在 xiaoyuan01 的大作中提到: 】
:做这种是不是需要先圈定消费群体和场景:再确定地址比较好呢:咖啡还是主要对标商务谈判场景或约会地点比较多?:家庭消费肯定不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23.123.161.*
文化这玩意就说复杂了,我觉得还是还是消费习惯吧,欧美从小喝咖啡,类似豆浆,你如果和别人说一杯豆浆的醇厚度和风味,谈论来自河南还是黑龙江大豆做出的豆浆有何不同,是不是感觉有点怪。但我们还是乐此不彼,哈哈
【 在 ingeno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一点,其实国内的咖啡文化还很浅薄,远远比不上茶:实际上广大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口感,其实没那么挑剔:很容易糊弄糊弄就生存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23.123.161.*
但是现在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感觉咖啡店主要竞争对手除了同行咖啡店之外
还有各种琳琅满目的便捷速溶小袋
感觉成本更贵的实体店要跟一两块钱一杯的去竞争,压力山大
【 在 bestlxf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咖啡赛道的商业分析都很难说正确,事实上,早期或者美国的星巴克和商务空间八竿子打不着。咖啡没什么消费场景,对于成瘾性产品唯一做到的就是唾手可得,无论是下楼买一杯,还是外卖来一杯,甚至打开抽屉来杯挂耳。
: :做这种是不是需要先圈定消费群体和场景:再确定地址比较好呢:咖啡还是主要对标商务谈判场景或约会地点比较多?:家庭消费肯定不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
--
FROM 27.189.122.*
洞见
【 在 xiaoyuan01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现在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感觉咖啡店主要竞争对手除了同行咖啡店之外:还有各种琳琅满目的便捷速溶小袋:感觉成本更贵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23.12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