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奥是不是直接上方程
最本质、最权威的数学思维都在课本里了,还是免费的
【 在 eldersubhuti (eldersubhut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搞清楚数学思维和奥数的关系。小学奥数本来就是个伪概念,初中秒杀的题目放到小学就成了奥数?真正称得上小学奥数的也就是数论,这个东西很多高中生都玩不明白。
:
: 小学阶段数学思维主要就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所谓抽象思维就是抓住问题的本质,抽出象的的部分。具体体现在:(1)数字到字母的抽象,比如加法交换律a+b=b+a的表达;(2)实际问题到图形的抽象。比如说植树问题,用点、线代表树和路,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用点线代表实际的桥和陆地,还有类似的什么青蛙爬井、相遇问题、韦恩图表示集合等等;(3)建立模型用方程表达的问题。比如什么和差倍、年龄问题等等;这个是小学具体思维阶段到初中抽象思维阶段过渡的一个重要节点(4)总结规律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比如一些速算技巧等等。
:
--
FROM 203.121.28.*
弯弯绕绕的技巧是思考过程,这个题目可以用假设法,比如2的倍数列举出来,3的倍数列举出来,一个个试,就是逼近法
--
FROM 183.218.147.*
其实很简单,拿着这个题目去问问初高中的数学学霸,看看他们怎么思考问题的。如果都是弯弯绕绕的,那就说明弯弯绕绕才能体现思考过程,才能把数学学好。
【 在 say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弯弯绕绕的技巧是思考过程,这个题目可以用假设法,比如2的倍数列举出来,3的倍数列举出来,一个个试,就是逼近法
--
FROM 221.216.116.*
我原来小学时候做过这种题目的。
可惜有点忘记思路了
【 在 eldersubhut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很简单,拿着这个题目去问问初高中的数学学霸,看看他们怎么思考问题的。如果都是弯弯绕绕的,那就说明弯弯绕绕才能体现思考过程,才能把数学学好。
--
FROM 183.218.147.*
用画线段的方法来求解,我想起来了。哦耶
--
FROM 183.218.147.*
认同你的说法,
不过大部分小学生很难在那个年龄掌握这些抽象能力,
还只能理解或者习惯一些偏具体的建模方式, 也就是一些套路,
结果机构就拿这种套路来卖课,至于这些学生在这过程中能领悟出多少抽象能力,
机构是不会care的,但家长最好是理解这个本质,别被带歪了。
【 在 eldersubhut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搞清楚数学思维和奥数的关系。小学奥数本来就是个伪概念,初中秒杀的题目放到小学就成了奥数?真正称得上小学奥数的也就是数论,这个东西很多高中生都玩不明白。
: 小学阶段数学思维主要就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所谓抽象思维就是抓住问题的本质,抽出象的的部分。具体体现在:(1)数字到字母的抽象,比如加法交换律a+b=b+a的表达;(2)实际问题到图形的抽象。比如说植树问题,用点、线代表树和路,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用点线代表实际的桥和陆
: 地,还有类似的什么青蛙爬井、相遇问题、韦恩图表示集合等等;(3)建立模型用方程表达的问题。比如什么和差倍、年龄问题等等;这个是小学具体思维阶段到初中抽象思维阶段过渡的一个重要节点(4)总结规律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比如一些速算技巧等等。
: ...................
--
修改:Fourfire FROM 106.11.255.*
FROM 106.11.255.*
赞
【 在 eldersubhut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搞清楚数学思维和奥数的关系。小学奥数本来就是个伪概念,初中秒杀的题目放到小学就成了奥数?真正称得上小学奥数的也
:......
论坛助手,iPhone
--
FROM 142.116.10.*
其实孩子自己总结模式或者套路的能力也很有价值
不是不能学和用套路,尽量是要让孩子发现和归纳套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jellyfis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家长要关注的是孩子练这个的作用是什么
:
: 如果主要是自己琢磨出来怎么解题,或者至少举一反三,我觉得能长长脑子。
:
: 如果是模仿老师教的方法来做,似乎孩子没什么收获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66.198.252.*
小孩没法自己想出解题思路可能分两种情况。
一是有更基础的概念没有彻底理解,这时候可以翻过去把相应的基础知识补好了
二是孩子的智力发育还没成熟到对应的程度,这时候可以等一等
两种情况我家孩子都遇到过。四年级学prealgebra效果不好,我们就停了一年,五年级再学的
当然我们是下了长期主义的决心,不追求升学,也不追求竞赛。有些孩子有短期目标,可能没办法这么操作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Fourfi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同你的说法,
: 不过大部分小学生很难在那个年龄掌握这些抽象能力,
: 还只能理解或者习惯一些偏具体的建模方式, 也就是一些套路,
: 结果机构就拿这种套路来卖课,至于这些学生在这过程中能领悟出多少抽象能力,
: 机构是不会care的,但家长最好是理解这个本质,别被带歪了。
--
FROM 64.124.160.*
哈哈,可能我没表达清楚让你有所误解。我其实说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自己喜欢主动爱思考爱学习的,这种超前学无可厚非,出成绩也理所当然,有没有奥数培训,这类孩子都能脱颖而出。第二种是为了出成绩学套路和超前学高阶技巧,这种我觉得很不好。第三种是按部就班打基础没超前学,但智商还不错,能吃透已经学到的知识,独立推出套路,但和前两类孩子相比,他推解套路的过程占了考场的时间。二十年前没有奥数培训的时候第三类孩子还是能被筛选出来的,但是现在就比较难。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部分孩子确实是自己喜欢,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自己也思考总结应用套路”,这样的孩子还必须“按部就班不抢跑”,且“只能在考场上现想”,才能是“智商还不错”,这样“竞赛出成绩”才能“没话说”。
: 太苛刻了...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