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吉利雷神混动和秦DMI选择哪个啊
这种情况太少了
【 在 CMave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说法是,吉利,奇瑞和长城的DHT混动,本质上动力输出依靠发动机的工况时间段更多,所以在馈电时候动力会相对减弱的不多,但是综合油耗会更高一些。有点像比亚迪 DM2.0版本的优化/变速箱简化方案。
: 然后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在电池都充满,但是遭遇长下坡(例如一个多小时山路长下坡60km,海拔落差超过1500米)的情况下,低档位变速箱的反拖效果更好,不会需要长时间的踩刹车制动。
: 当3帧巴秃南拢鄹窀拧钡南灾攀疲佣忱剂熘泄擞贸凳谐〉拇蟛糠址荻睢
: ...................
--
FROM 218.82.62.*
是的,本质上来说,DHT这种混动架构,电池越大能低油耗高效率应付的工况越多;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专利壁垒。
目前的DMi和DMp方案可以说是迭代多次反复试验后的最优方案了。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情况太少了
:
:
: ...................
--
FROM 117.176.227.*
主要当电车开的话,直接买电车算了
【 在 CMave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本质上来说,DHT这种混动架构,电池越大能低油耗高效率应付的工况越多;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专利壁垒。
: 目前的DMi和DMp方案可以说是迭代多次反复试验后的最优方案了。
:
--
FROM 101.82.98.*
目前DMi系列的车主就是这样的感觉,55KM版的后悔没买120KM的~~
然后120KM的DMi车型就羡慕唐汉高配DMi和DMp系列的200+纯电续航
再然后就后悔没能等到纯电的唐汉和海豹了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当电车开的话,直接买电车算了
: :
--
修改:CMaverick FROM 117.176.227.*
FROM 117.176.227.*
作为BYD车主绝对推荐自己5月中下旬提到的顶配驱逐舰05,算是秦DMi的配置升级优化版~~
【 在 james6 的大作中提到: 】
: 价格差不多,中配落地14左右,雷神15度,DMI18度点,雷神就是不能快充
--
FROM 117.176.227.*
秦dmi也比油版秦贵了4万吧
不过比亚迪机智,果断停产了油车
【 在 wuhuadasha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帝豪混动比帝豪燃油车贵4万?
: 这差价得10万公里才能开回来?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帝豪L雷神HiX为了将整车售价控制在和秦DMi基本接近的价格区间,分别从电池、发动机、扁线电机这三个方面采取了降本措施:
--
FROM 116.27.122.*
所以感觉插混,经济上也不是很划算。一公里便宜三毛有钱,4万块,普通家庭要报废都不一定能回本
【 在 dsf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dmi也比油版秦贵了4万吧
: 不过比亚迪机智,果断停产了油车
--
FROM 101.82.98.*
插混DMI的驾驶体验,可不是纯油车能比的,就像用过智能机以后,就再也没法忍受功能机了,就是机皇诺基亚N95也不行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感觉插混,经济上也不是很划算。一公里便宜三毛有钱,4万块,普通家庭要报废都不一定能回本
--
FROM 223.104.41.*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以丰田本田为例,它们的PHEV混动车型“不得不”比同规格燃油车型贵4万以上;
但是对于国产车企——以帝豪L雷神HiX和秦plus DMi为例,它们的PHEV混动车型与同规格燃油车型的差价则远小于4万。
帝豪L自动版燃油车型,整车综合功率是1.4T的动力水平;帝豪L雷神HiX车型,整车综合功率是2.0T的动力水平;这两个动力水平之间的差价可以自己折算;
秦自动版燃油车型,整车综合功率是1.5L的动力水平;秦plus DMi车型,整车综合功率是2.0T的动力水平;这两个动力水平之间的差价也可以自己折算;
帝豪L自动版燃油车型/秦自动版燃油车型,能耗灵活性比帝豪L雷神HiX车型/秦plus DMi车型要差一个层次(除了低油耗之外,还可以随时采用外接电力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这两者之间的差价可以自己折算;
帝豪L自动版燃油车型/秦自动版燃油车型,平顺性比帝豪L雷神HiX车型/秦plus DMi车型要差一个层次,这两层驾驶体验之间的差价可以自己折算;
帝豪L自动版燃油车型/秦自动版燃油车型,NVH/静谧性比帝豪L雷神HiX车型/秦plus DMi车型要差一个层次,这两层驾驶体验之间的差价可以自己折算;
帝豪L燃油车型与帝豪L雷神HiX车型是同款车身平行移植,在车身方面没有差价;
秦、秦plus是两款不同的车身基础,秦plus比秦的车身更贵一个价位,所以在核算秦plus DMi与秦燃油车型之间的价格距离时,同样需要折算计入车身基础之间的差距;
帝豪L自动版燃油车型/秦自动版燃油车型,需要缴纳购置税/车船税;帝豪L雷神HiX车型/秦plus DMi车型,不需要缴纳购置税/车船税;购置税/车船税之间的差价可以自己折算;
将以上各项差距费用计入之后,帝豪L自动版燃油车型与帝豪L雷神HiX车型之间的差价,秦自动版燃油车型与秦plus DMi车型之间的差价,都是远小于4万。
那么这个“差价4万”的说法是如何流传的?
是某些合资车企的拥护者按照合资车企混动车型的定价水平而臆想出来的。
因为这些合资车企的PHEV混动车型比同规格燃油车型贵得超出4万,所以这些合资车企的拥护者们就故意忽略掉以上各项折价因素,臆想出一个中国车企“差价4万”的谎言并四处散播。
如果按照这些合资车企粉丝的做法,对合资车企的PHEV混动车型也故意忽略掉以上各项折价因素,那么推演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丰田本田的PHEV混动车型比燃油车型贵出了8~10万。
最后再回到这些合资车企粉丝散播谎言的信仰源头,
为什么丰田本田的PHEV混动车型“不得不”比同规格燃油车型贵4万以上,PHEV车型的差价远高于中国车企?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合资车企对PHEV混动系统的成本控制能力低于中国车企,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些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收割超额溢价的冲动远高于中国车企。
那么中国车企是否能在被故意忽略掉各项折价因素的情况下,生产出与同规格燃油车型“纸面平价”的混动车型呢?
当然可以,像日产尼桑一样采取全面降标配置的做法就行。
看一下日产尼桑是怎么“降标配置”的:
轩逸燃油自动版车型,整车综合功率是1.6L的动力水平,峰值功率90kw;
轩逸混动车型,采用迷你电池的HEV,发动机换成了1.2L,电机采用100kw型号,发动机峰值功率53kw,电机峰值功率100kw,由于采用增程式混动架构,发动机无法介入直驱车轮,
轩逸混动的整车综合功率只有:瞬时100kw、稳态<50kw,
也就是说,轩逸混动的整车动力水平(稳态)比轩逸燃油车型的1.6L更低(当然更远低于帝豪L雷神HiX/秦plus DMi等中国车企的PHEV混动车型)。
此外,轩逸混动车型由于是迷你电池的HEV,因此如同轩逸燃油车型,它需要继续缴纳购置税/车船税;
轩逸混动车型还无法像中国车企的PHEV车型一样通过外接充电继续降低使用成本。
如果秦plus DMi车型也采用日产尼桑在轩逸混动上实施的这套全面降标配置的做法,
那么秦plus DMi完全可以做到和燃油车型“纸面平价”。
但日产尼桑在这样一番降标配置操作之后,轩逸混动车型和轩逸燃油车型做到“纸面平价”了吗?
不出意外,当然没有。
不但没有,而且还实打实地上演了“差价4万”的真实闹剧:
轩逸燃油自动版车型,价格9.2万左右;
极低配置(与中国车企混动车型相比)的轩逸混动车型,价格却在13.1万左右。
这种闹剧,生动地阐释了为什么合资车企“不得不”在中国市场上一次又一次地索要4万、8万、10万的差价。
丰田、本田、日产尼桑等合资车企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不得不”,但是中国车企现在已经“可以不”;
所以,丰田、本田、日产尼桑等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不得不”逐渐交还给中国车企了。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帝豪混动比帝豪燃油车贵4万?
: 这差价得10万公里才能开回来?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帝豪L雷神HiX为了将整车售价控制在和秦DMi基本接近的价格区间,分别从电池、发动机、扁线电机这三个方面采取了降本措施:
--
修改:FHWYSH FROM 114.98.227.*
FROM 114.98.227.*
插混相对于油车的优势有很多,经济性只是一个方面,综合体验是燃油车不能比的,光看经济性太偏颇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感觉插混,经济上也不是很划算。一公里便宜三毛有钱,4万块,普通家庭要报废都不一定能回本
: 【 在 dsf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 秦dmi也比油版秦贵了4万吧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23.18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