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增程的尽头是纯电?
更高级的混动 这个有点意思。
但是这里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需要两种及以上的“燃料”?
目前的增程车,电力解决的是经济性,汽油解决的是快速补能。但实际上,如果电力也能快速补能,那么汽油就完全不必要了。
所以既然讨论的是未来的尽头,就要假设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最终应当只有一种最优的方案,就是单一燃料,电或者氢或者核能。所有混动形式都是技术不完善时期的过渡。
【 在 atemis (artemis)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上应该是 不过现实是油耗反而更大了,尤其是本来应该最低能耗的高速场景
: 市区走走停停其实也比纯电高不少 但是因为本来慢速下就能耗低 所以看不太出来
:
: 总结其实就是增程是满足老油车车主或者传统用户对纯电补能焦虑的过渡产品。实际上,我觉得要么未开是纯电,要么是更高级的混动(目前为止笛子之类的混动车产品力不行)
--
FROM 106.224.32.*
哈哈哈
你说的对,我的意思也是说,增程最垃圾的就是它需要补充两种不同的能源,而且还要用户自己焦虑。
我说的更高级的混动,是不想挑起新的争论,这里的混动是想说只加油,做到成本很低,感受最接近纯电,,补能和油车一样,而不是现在增程这个四不像
纯电一定是一个方向,纯加油的混动/纯燃油是一个方向,目前的增程(加两种能源,还要用户自己纠结焦虑加哪个)一定是一个阶段性产物,是满足油车用户对纯电驾驶成本和体验的渴望,同时又对加油这种快速补能的不放弃。随着技术的发展,增程一定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 在 HYNOS (原来是谁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更高级的混动 这个有点意思。
: 但是这里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需要两种及以上的“燃料”?
: 目前的增程车,电力解决的是经济性,汽油解决的是快速补能。但实际上,如果电力也能快速补能,那么汽油就完全不必要了。
: 所以既然讨论的是未来的尽头,就要假设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最终应当只有一种最优的方案,就是单一燃料,电或者氢或者核能。所有混动形式都是技术不完善时期的过渡。
--
FROM 114.246.101.*
我们在讲未来,你却根据现在的硬件条件以及目前的用户心理状态来讲问题,那没得谈了,不是一个频道的。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有庞大数量的消费者愿意买一个带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即便这个功能在99%时间都可能用不到,但有就比没有强,多即是好。只要这个心态有市场,增程就永远会卖出去,除非你把加油站撤了,让加油比充电还麻烦。
:
: #发自zSMTH@红魔电竞平板3 pro
--
FROM 36.112.177.*
现在的硬件条件已经很好了,东部地区,十公里内必有充电桩吧
就是没用过纯电的人有想象中的焦虑,恐怕增程用户换车多数是纯电
【 在 huankuib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在讲未来,你却根据现在的硬件条件以及目前的用户心理状态来讲问题,那没得谈了,不是一个频道的。 ...
--
FROM 221.222.21.*
我开的车,每次启动都默认强制纯电
改成油电混合经常用到10%
然后就油耗极高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了增程你就知道了,车辆有几种运行模式,纯电优先/燃油优先/智能模式/强制纯电
: 其中智能模式最节能最无脑最省事(整体上),整车自行会平衡油电的使用
: 纯电优先会将电池用到20%再开始烧油
: ...................
--
FROM 223.104.231.*
一边开一边给电池充电,能耗能不高吗?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开的车,每次启动都默认强制纯电
: 改成油电混合经常用到10%
: 然后就油耗极高
--
FROM 221.218.61.*
这跟集成度有啥关系,意思是蔚来 ES8 改成增程就是放弃前备箱即可
【 在 atemis @ [GreenAuto]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在的区别不大只是因为它的集成度不高,你去看看蔚来三代车为什么那么大空间就知道了,三电能力已经跨身位领先了。后续增程器和纯电的区别只会越来越大。而且你说的加了增程器和纯电重量差不多也是因为电池集成度不够导致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蔚来的三元锂和铁锂电池能差30度电以上但是重量几乎差不多(更别说150度电了),所以你说的大电池喝小电池加增程器重量差不多也是有前提的。总结下来就是你说的前提是三电水平落后才存在这种重量差不多的情况,后续可以看看其他家纯电电池包的进展就知道了。
:
: 增程是落后技术这个是一定的,现在有市场还是因为它提供了大部分都是纯电的可能性(比普通混动用油的机会更少),但这个只是技术层面的落后,不代表技术落后以后就不能继续发扬,因为正如你所说,一定还是有很多用户为了那个“用不到但一定要有”的油箱买单的,这个周期会持续很长时间。等于是用户可以忍受使用中的不方便,但是愿意为了那个安抚买单,符合人类心理。而他们买单了,又去频繁充电,也验证了成本敏感这一点,当算下来电价和纯粹的混动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增程也就没有优势了。不过我们国家电费确实便宜,所以落后技术在各种各样的前提下存在着。
:
#发自zSMTH@三星s24 ultra
--
FROM 120.244.6.*
1+1>1, 多即是好的心理,可不是随时间就能改变的,并且会是普遍存在。
那些放车里可能一辈子用不到的千斤顶,破窗锤,越野车的备胎等,也不妨碍人们每次必带。把增程器当成这种作用来看的人也不会少。
【 在 huankuib @ [GreenAut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们在讲未来,你却根据现在的硬件条件以及目前的用户心理状态来讲问题,那没得谈了,不是一个频道的。
:
: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因为有庞大数量的消费者愿意买一个带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即便这个功能在99%时间都可能用不到,但有就比没有强,多即是好。只要这个心态有市场,增程就永远会卖出去,除非你把加油站撤了,让加油比充电还麻烦。
#发自zSMTH@三星s24 ultra
--
FROM 120.244.6.*
电量也没见涨。。。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边开一边给电池充电,能耗能不高吗?
--
FROM 111.55.146.*
如果没有负面作用,那当然是1+1>1了,可是多一套系统就多一分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也牺牲前备箱,保养还多花钱,纯电续航短了点,别的车开个大几百公里一锅电一千公里补一次电搞定,增程想用纯电反而多需要加一次电。长期在市里用纯电开还需要操心把油箱里的油开一开。然后价格还相当,如果价格大幅低于纯电那电池电量都会给得少。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权衡是否值得加个发动机油箱排气管了。至少现阶段的高速桩以及电池技术,好多像我这样的,不需要增程,七八百续航足够了。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1>1, 多即是好的心理,可不是随时间就能改变的,并且会是普遍存在。
: 那些放车里可能一辈子用不到的千斤顶,破窗锤,越野车的备胎等,也不妨碍人们每次必带。把增程器当成这种作用来看的人也不会少。
:
: ...................
--
修改:huankuib FROM 36.112.177.*
FROM 36.11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