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古代人没法知道祖冲之算的圆周率对不对吧
祖冲之的著作和计算方法失传了。据说当时其他人也看不懂,这也是失传的重要原因。按照老方法要计算到那个精度计算量太大。
--
修改:cainiMEI FROM 222.131.26.*
FROM 222.131.26.*
割圆术
【 在 cainiMEI 的大作中提到: 】
: 祖冲之的著作和计算方法失传了。据说当时其他人也看不懂,这也是失传的重要原因。按照老方法要计算到那个精度计算量太大。
--
FROM 223.72.48.*
如果按照传统割圆数,得割到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才能得到祖冲之的结果。
这个计算量太大了,所以他有可能改进了计算方法,但可惜失传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割圆术
--
FROM 117.136.38.*
华罗庚推测祖冲之使用了连分数
【 在 cainiM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按照传统割圆数,得割到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才能得到祖冲之的结果。
: 这个计算量太大了,所以他有可能改进了计算方法,但可惜失传了。
:
: ...................
--
FROM 220.194.45.*
古代中国的大部分数学成就,都是现代人追认的
就圆周率而言,郭守敬在算历法的时候,用的圆周率为3
所以历法很多就误差太大了
就跟哈雷彗星一样,中国虽然多次观察到哈雷彗星
但是并没有人意识到,那是同一颗彗星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这样
--
FROM 123.112.20.*
圆周率按3算不会误差太大吗?
我以为怎么着也得按3.14算。
【 在 new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中国的大部分数学成就,都是现代人追认的
: 就圆周率而言,郭守敬在算历法的时候,用的圆周率为3
: 所以历法很多就误差太大了
: ...................
--
FROM 222.131.26.*
你这连自媒体水准都不如。
【 在 newjun (ank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中国的大部分数学成就,都是现代人追认的
: 就圆周率而言,郭守敬在算历法的时候,用的圆周率为3
: 所以历法很多就误差太大了
: ...................
--
FROM 114.222.23.*
就算拿一根绳子绕圆一圈,量长度之后除以直径得到π,也比3精确很多倍啊。
【 在 new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中国的大部分数学成就,都是现代人追认的
: 就圆周率而言,郭守敬在算历法的时候,用的圆周率为3
: 所以历法很多就误差太大了
: ...................
--
FROM 49.94.220.*
所以前提就在于你知道圆周率的数值
但是中国古代其实是不知道的
就像祖冲之怎么算出来,现代人都不知道
何况是古代人呢
既然不知道,
数值多少全凭感觉了
当然,历法误差和圆周率的数值是相关
这也是古代中国重复修历法的原因太大
【 在 cainiM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圆周率按3算不会误差太大吗?
: 我以为怎么着也得按3.14算。
--
FROM 123.112.20.*
不知道中国古代发明圆规没有
否则做个大圆
拿绳子量一下,也至少能把精度提高到3.1吧
【 在 new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前提就在于你知道圆周率的数值
: 但是中国古代其实是不知道的
: 就像祖冲之怎么算出来,现代人都不知道
: ...................
--
FROM 222.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