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宋发达是因为对于商业不排斥
说什么平民三代之后绝户
我是不太相信的
现代人的的祖上大多是平民
几十代下来有发迹的也可能
更可能是在宋朝时也是平民
另外其实王朝时期
大臣权贵的风险比平民高
宋朝倒例外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激动,屁股坐哪里呢,没有你祖上在宋代当剥削阶级,哪里有今天的各位,你觉得宋代的平民有现代人后代吗?还是惯性思维觉得自己现在平民,在古代也是平民,你因该代入士大夫阶层。而且情绪化发言,以现代思维代入古代,不能得到客观结论,当然是根据你灌的一系列水的看法。
--
FROM 223.104.42.*
不用说宋代,清代只有10%男性有现代人后代,你对基因的泯灭认识太浅,大部分基因都是留不住的
【 在 dingo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什么平民三代之后绝户
: 我是不太相信的
: 现代人的的祖上大多是平民
: ...................
--
FROM 202.38.230.*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宁宗运用皇权打击理学其他学派,正式肯定了程颢、程颐、朱熹是孔孟以来儒学道统的真正继承人。宁宗时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和忠献谥号,嘉定和议甚至屈辱过绍兴和议,倒行尼施引发朝野上下强烈不满,需要以高官厚禄、仕途上进,收买人心,取悦士大夫理学人士。采用刘熻建议,广泛荐引理学人士为官,并大力倡导理学,提高理学宗师朱熹的地位,博取理学人士的好感,给去世十年的朱熹谥号单字文,而朱熹的身份当时甚至不配官方给谥号。更给去世百八年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分别赐给“元、纯、正、明”的美谥,甚至追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至理宗亲政,仍然坚持推崇理学的基本国策,甚至给以上四人追封伯爵,和信国公朱熹一同尊为儒学嫡传正宗,一起入祀孔庙,将王安石赶出孔庙,理学人士欢欣鼓舞,拍手称快。重用真德秀、魏了翁等二十多名理学名士,两人分别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和签书枢密院事的高官。这一举动使得理学家充斥朝廷,重现庆元初年道学派的辉煌,后世理学家便鼓吹当时“皆贤良称职,朝堂之上,人才济济,政风为之一变”。
【 在 dingo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不知道朱熹到死都不受朝廷待见?
: 后来被抨击的的陋习,大多是明朝开始的
--
修改:meza FROM 125.35.85.*
FROM 125.35.85.*
这是并列关系,你语文都不通。
越养越多,导致积贫积弱的三冗之首是冗兵,这是事实,你觉得事实不合理?
宋代根本不是农业积聚不够问题,难道西夏,辽,积聚更够?宋是打不起么?千日防贼放不起罢了,打的不理想,一遇挫折就动摇罢了。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跟富庶不沾边,论据是武力方面的北府兵?这逻辑通吗?
: 平时不打仗的时候静态养兵和打仗时的动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打大仗的时候,以古代的运输条件,光把粮草足额运到战场(一般是边境,还往往有山川险阻。),这里边的损耗就是个天文数字。还有人会贪墨、过手粘油。大火包一响,黄金万两嘛。那万两黄金可不都变成了投射到敌人身上的能量和锋刃。还有一点,大战时不可能只用兵,还要征调大量民夫,对生产的破坏也是巨大的(缺人种地了嘛),紧接着局部饥荒是大概率事件。这些根本不是你什么“越养越多”的概念。
: 以古代的农业生产效率论,宋代商业发达,也间接导致了其农业积聚不够。因为有发达的商业,农业商品更接近“刚刚好”,可能有点盈余,但不会太多。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可真和敌国打起连年累月的消耗战,根本打不起——这一点,宋的统治者比谁都清楚。要不然怎么总上赶着议和、拿钱解决问题?因为打不起大仗、持久仗!
: ...................
--
FROM 125.35.85.*
冗兵是兵制的问题,和这里讨论的“商业”没那么强联系吧?您和上边的这是跑题了。
说到冗兵,其实同样是个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问题。它在中后期的确是宋的一大负担,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甜头。世上没有万全法,光捡着坏处说,其实很没意思。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并列关系,你语文都不通。
: 越养越多,导致积贫积弱的三冗之首是冗兵,这是事实,你觉得事实不合理?
: 宋代根本不是农业积聚不够问题,难道西夏,辽,积聚更够?宋是打不起么?千日防贼放不起罢了,打的不理想,一遇挫折就动摇罢了。
--
FROM 120.246.29.*
以为自己到了古代能当剥削阶级才是笑话,才是可能性极低的神话,才是不客观。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倒成了不客观情绪化了,但也说了士大夫的乐园嘛,充分肯定了宋对士大夫阶层的友好性,不客观在哪儿?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激动,屁股坐哪里呢,没有你祖上在宋代当剥削阶级,哪里有今天的各位,你觉得宋代的平民有现代人后代吗?还是惯性思维觉得自己现在平民,在古代也是平民,还和宋代平民共情上了,你应该代入士大夫阶层。而且情绪化发言,以现代思维代入古代,不能得到客观结论,当然是根据你灌的一系列水的看法。
--
FROM 125.35.85.*
首先是屁股在士大夫阶层,这是客观事实,诸位既得利益者跟平民共情显得可笑又荒谬,其次以现代人水平衡量古代人生活水平本来就不客观,宋代的平民在古代肯定算是top之一,就很简单,皇帝不喜欢打仗你说对平民友好不,毫无疑问的事情。以现代评价代入古代生活,就很无稽之谈,大家现代人吹汉武帝南征北战,其实汉武帝的人民非常痛苦,谁知道,只是汉武帝对现代中国人有卓越贡献和提供情绪价值罢了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为自己到了古代能当剥削阶级才是笑话,才是可能性极低的神话,才是不客观。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倒成了不客观情绪化了,但也说了士大夫的乐园嘛,充分肯定了宋对士大夫阶层的友好性,不客观在哪儿?
: 菽愎嗟囊幌盗兴目捶ā
--
修改:forthehorde FROM 202.38.230.*
FROM 202.38.230.*
说到我家跟宋代剥削阶级的关系,我觉得我的屁股没坐错。
由于宋朝亡国了,宗室被屠杀了,房子被烧了。
这才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家祖上在废墟中买了一块小地,建了个破房子,算有立锥之地。
为啥应该代入士大夫?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激动,屁股坐哪里呢,没有你祖上在宋代当剥削阶级,哪里有今天的各位,你觉得宋代的平民有现代人后代吗?还是惯性思维觉得自己现在平民,在古代也是平民,还和宋代平民共情上了,你应该代入士大夫阶层。而且情绪化发言,以现代思维代入古代,不能得到客观结论,当然是根据
: 愎嗟囊幌盗兴目捶ā
--
FROM 112.47.69.*
三冗是事实。没人否定商业发展,是说发达之类,所谓商业繁荣之类,不能掩盖宋代治理的失败,是否不发达,商业欠繁荣些,不是症结关键。宋代当然经验教训并存,都是符合逻辑的结果,不能只强调一面,但惨痛的结果是个事实,致命的失误足以让看似完美的各个方面葬送。何况,远不是完美。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冗兵是兵制的问题,和这里讨论的“商业”没那么强联系吧?您和上边的这是跑题了。
: 说到冗兵,其实同样是个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问题。它在中后期的确是宋的一大负担,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甜头。世上没有万全法,光捡着坏处说,其实很没意思。
:
--
FROM 125.35.85.*
屁股在哪儿,是个人主观上选择,价值观判断问题,怎么成了客观事实?
你觉得宋代平民幸福,只有个人坚持加上认知错误的所谓“不打仗”,事实上,北宋直到灭亡前一直在打仗,而且在扩张,是仅有的灭亡前达到版图最大的王朝……汉武帝至少没让首都被屠……至少抵御外侮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是屁股在士大夫阶层,这是客观事实,诸位既得利益者跟平民共情显得可笑又荒谬,其次以现代人水平衡量古代人生活水平本来就不客观,宋代的平民在古代肯定算是top之一,就很简单,皇帝不喜欢打仗你说对平民友好不,毫无疑问的事情。以现代评价代入古代生活,就很无稽之谈,大家现代人吹汉武帝南征北战,其实汉武帝的人民非常痛苦,谁知道,只是汉武帝对现代中国人有卓越贡献和提供情绪价值罢了
--
FROM 125.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