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古今中外,历史的足迹都有相似之处。
- 远远不像。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汉以下象是罗马的共和国时代,而隋唐更象罗马的帝国时代。
 --
 FROM 218.242.39.*
 
- 罗马帝国在塞维鲁斯朝之前不是这种“联合”
 而是地中海世界城邦经济体的“联合”
 所以比较稳固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帝国与少数民族雇用军的联合”和罗马帝国也是非常类似的吧?
 --
 FROM 60.208.178.*
 
- 好像对类似观点影响较大。
 摘一段2003年第2期《历史教学》上的文章
 
 与斯宾格勒不同,雷海宗认为,中国文化的发
 展有其独特之点。其他文化,除欧西因历史起步晚
 尚未结束外,皆按照上述五个阶段的进展,经形成、
 发展、兴盛、衰败一周期而亡。惟独中国文化四千
 年来却经历了两个周期。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
 分界线,由殷商到“五胡乱华”为第一周期。这是纯
 粹的华夏民族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中国时
 期。它经历了殷商西周封建时代、春秋贵族国家时
 代、战国帝国主义时代、秦汉帝国大一统时代(公
 元前221至公元88年)和帝国衰亡与古典文化没
 落时代(公元89至383年)。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
 化不同,至此并未灭亡,经淝水之战胜利后,却返老
 还童直至20世纪又经历了第二周期。第二周期的
 中国,无论民族血统还是思想文化,都有很大变
 化。胡人不断与汉人混合为一,印度佛教与中国原
 有文化发生化学作用,这是一个“胡汉混合、梵华同
 化”的综合中国时期。第二周期的中国文化在政治
 和社会上并无更多的新的进展,大致墨守秦汉已定
 的规模;但在思想文艺上,却代代都有新的活动,可
 与第一周期相比,共经五个时期,即宗教时代、哲学
 时代、哲学派别化与开始退化时代、哲学消灭与学
 术化时代、文化破灭时代。另一方面,南方的开发
 与发展则是中国第二周文化的一项伟大的事业与
 成就。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有第二周,这是与吸收融
 合胡人的血统和印度的文化以及由民族优秀分子
 大力发展南方分不开的(参见《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
 的分期》和《历史的形态与例证》)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汉魏晋之间继承性很强,一脉相承。隋唐跟晋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
 修改:jungleford FROM 221.218.59.*
 FROM 221.218.59.*
 
- 好像这个“纯粹”说不过去吧,商和周本来就不能算一个族,加上还有楚等部族的融入。
 而且为什么以肥水之战为界,有点不大理解,前后东晋还是那个东晋,而北方各胡厮杀情况也没有什么改观,我觉得以北朝汉化以及隋朝统一作为界限更合适些吧。
 
 【 在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对类似观点影响较大。
 : 摘一段2003年第2期《历史教学》上的文章
 : 与斯宾格勒不同,雷海宗认为,中国文化的发
 : ...................
 --
 FROM 166.111.26.147
 
- 我现在比较认同谷川道雄的观点,“血统融合”的作用被高估了
 【 在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对类似观点影响较大。
 : 摘一段2003年第2期《历史教学》上的文章
 : 与斯宾格勒不同,雷海宗认为,中国文化的发
 : ...................
 --
 FROM 221.219.39.*
 
- 第二时期中国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变化太大了。
 
 【 在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对类似观点影响较大。
 : 摘一段2003年第2期《历史教学》上的文章
 : 与斯宾格勒不同,雷海宗认为,中国文化的发
 : ...................
 --
 FROM 221.216.31.*
 
- 是因为那本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吗?
 我觉得在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上,北朝贡献比南朝大,特别是北魏、北周两朝,
 而这两朝恰恰是民族矛盾并不激烈的两朝。
 
 【 在 wisely2000 (Farewell,Tom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雷海宗的“两个周期”说 Re: 古今中外,历史的足迹都有相似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24 22:02:07 2006), 站内
 :
 : 我现在比较认同谷川道雄的观点,“血统融合”的作用被高估了
 : 【 在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 好像对类似观点影响较大。
 : : 摘一段2003年第2期《历史教学》上的文章
 : : 与斯宾格勒不同,雷海宗认为,中国文化的发
 : : ...................
 :
 : --
 : 海王星之怨愤
 : 布林迪西舰队提督
 : 昆特斯·庞培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1.219.39.*]
 --
 FROM 221.216.31.*
 
- 嗯,老兄推荐以后,从卓越买来读了
 目前还在消化中,但是觉得作者的立论明显比“血统融合”有说服力
 当时南北甚至北方东西之间的分裂对峙,倒似乎是产生自我制度创新的必备土壤
 以后的古代中国再没有这种持续足够长时间的政治分裂,所以制度衰老了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因为那本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吗?
 : 我觉得在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上,北朝贡献比南朝大,特别是北魏、北周两朝,
 : 而这两朝恰恰是民族矛盾并不激烈的两朝。
 --
 修改:wisely2000 FROM 221.219.39.*
 FROM 221.219.39.*
 
- 对,而且自宋以后,皇权的专制程度大大加强了。宋明都是以文制武,外轻内重,
 用草根出身的士大夫来充当自己的代理人。
 
 【 在 wisely2000 (Farewell,Tom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雷海宗的“两个周期”说 Re: 古今中外,历史的足迹都有相似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24 22:15:24 2006), 站内
 :
 : 嗯,老兄推荐以后,从卓越买来读了
 : 目前还在消化中,但是觉得作者的立论明显比“血统融合”有说服力
 : 当时南北甚至北方东西之间的分裂对峙,倒似乎是产生自我制度创新的必备土壤
 : 以后的古代中国再没有这种持续足够长时间的政治分裂,所以制度衰老了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因为那本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吗?
 : : 我觉得在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上,北朝贡献比南朝大,特别是北魏、北周两朝,
 : : 而这两朝恰恰是民族矛盾并不激烈的两朝。
 :
 :
 : --
 :
 : ★★★★★★★★★★★★
 : ★    红色中国万岁    ★
 : ★★★★★★★★★★★★
 :
 :
 : ※ 修改:·wisely2000 于 Aug 24 22:16:11 修改本文·[FROM: 221.219.39.*]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1.219.39.*]
 --
 修改:wisely2000 FROM 221.219.39.*
 FROM 221.216.31.*
 
- 这个效果在宋朝还不太明显
 赵匡胤基本沿袭晚唐旧制,只对军制动了大手术
 他主要是矫枉五代积弊,强调政治和谐,不杀士大夫,涵养士人之气。实践证明也确实取
 得了良好效果
 加上恰好赵氏子孙多数性格比较温和,权力欲相对不强,具体政事当中没有过多地侵夺相
 权
 宋的政治气氛应该算是历代中比较好的
 但是,由于缺乏制度创新,这套东西一旦换上朱元璋那样的皇帝,马上就会走型
 政治气氛毒化,相权彻底消失(而且竟然没有遇到激烈反抗)......
 虽然洪武帝匡补了宋的兵制缺陷,建立了一台当时颇有效的军事机器,但用的是开倒车的
 方法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而且自宋以后,皇权的专制程度大大加强了。宋明都是以文制武,外轻内重,
 : 用草根出身的士大夫来充当自己的代理人。
 --
 FROM 221.2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