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企业和高校的商业模式核心:碎片化难题需求外包,不用白不用。
其实是工作方式不同,导致你认为企业里的研发人员水分多,
企业是分工制的,搞电子的专搞电子,搞机械的专搞机械,qingjiao属于全能型的,这两者不可比,从效率来讲,企业肯定是很高的,因为目标清晰,有资源,有市场。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比例啊,大厂p几的,很多也就一般水平,工资却比青椒高的多。
: p几更高的,比例也小啊。
: 华为几万员工,很大部分水平不如青椒吧,但个个工资都比青椒高。
: ...................
--
FROM 183.192.139.*
你自己说了,企业员工就是螺丝钉,多少年就是打个螺丝,同一个而已。
所以,大厂裁员的员工,到了社会上,去小公司,很多失败的案例。因为离开了平台,他自己的技能相当单一,就完全干不了什么事了。
只有大厂的核心员工,比如接触到产品核心架构的,不管自身能力,还是掌握的机密知识技能,都是值钱的。但这种顶端人才比例很小。
包括华为的天才少年,说白了也只是自己的博士领域比较顶尖,而非什么都能干。
稚晖君更感觉是个组织型人才。王兴兴也是。
【 在 y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是工作方式不同,导致你认为企业里的研发人员水分多,
: 企业是分工制的,搞电子的专搞电子,搞机械的专搞机械,qingjiao属于全能型的,这两者不可比,从效率来讲,企业肯定是很高的,因为目标清晰,有资源,有市场。
:
: ...................
--
FROM 223.104.77.*
企业的螺丝钉是企业的组织架构要求的,分工协作才能效率最大化。
企业中的螺丝钉很多是有螺丝钉的专业深度,其实全面能力也未必差。
这样的人即使失业了,其实再找一个工作是很容易的,还能拿个package。
Qingjiao最不好的就是最后搞得自己动手能力也差,只会灌水发文章,还脱离市场,这是要避免的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自己说了,企业员工就是螺丝钉,多少年就是打个螺丝,同一个而已。
: 所以,大厂裁员的员工,到了社会上,去小公司,很多失败的案例。因为离开了平台,他自己的技能相当单一,就完全干不了什么事了。
: 只有大厂的核心员工,比如接触到产品核心架构的,不管自身能力,还是掌握的机密知识技能,都是值钱的。但这种顶端人才比例很小。
: ...................
--
FROM 183.192.139.*
1、不要和企业对比待遇和价值高低,企业自己赚钱自己花,待遇和风险很清晰,企业也羡慕高校,高校要自己能养活自己;2、学校特别工科必须建立自己的校企孵化器,才能把知识孵化出价值和待遇,也才能做出真正科研而不只是论文和样品;3、纯理部分国家加大待遇,但毕竟国家条件有限,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做出成果则重奖,名利双收;4、所有高校加快合并,非211院校都应被合并,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与师资水平,最终取消高校211/985的说法与做法。5、国家政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设研究院,系统聘用高校老师进企业带研究生,授学位。学校待遇保留,企业额外付工资,知识产权按商议股权比例分配。工程院院士原则上必须有产业价值,工程必须要有工程,不合格的清退,导向必须清晰。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企业运营和研发,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不多,很稀少,碎片化。:直白一点,企业只需要一帮智商中下的人就够了。:遇到硬骨头,也是临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7.129.70.*
企业自己养活自己没毛病。学校的问题在于没有工程孵化管理能力。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比例啊,大厂p几的,很多也就一般水平,工资却比青椒高的多。:p几更高的,比例也小啊。:华为几万员工,很大部分水平不如青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7.129.70.*
别扯了,强行贴金。你要说H家有很多技术来自于外研所,那还可能的。
很多核心研发人员是大学教授干的,这话说出来不羞耻吗。
大学的产出是学生干的,这商业化玩家能接受?可能就是甩给你一个边缘性的科研课题而已。
都是高校去申请华为的课题,华为什么时候来申请高校课题了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很多核心研发人员架构师都是大学教授全职来干的。
:
:
--
FROM 122.230.175.*
比如清北本留校的在智商方面能称为人中龙凤。其他的和企业员工,特别大厂员工,本身就是一个宿舍的兄弟:)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价值绑架,而是人才价格明显不合理。:青椒都是高智商的人中龙凤,企业里充斥大量智商一般,甚至素质低下的各色人等,工资水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7.129.70.*
你查查华为产品线,阿里产品线,很多负责人,都是大教授,IEEE fellow 以上的。
【 在 karais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了,强行贴金。你要说H家有很多技术来自于外研所,那还可能的。
: 很多核心研发人员是大学教授干的,这话说出来不羞耻吗。
: 大学的产出是学生干的,这商业化玩家能接受?可能就是甩给你一个边缘性的科研课题而已。
: ...................
--
FROM 223.104.77.*
来自DEEPSEEK:
华为的产品线负责人通常来自企业界,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背景,而非大学教授。华为的高管和产品线负责人大多是内部培养或从全球顶尖科技公司招募的专业人才,拥有深厚的工程、研发或管理经验。
不过,华为也与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部分高管可能兼任高校的客座教授、顾问或荣誉职位,但这并非其主要身份。例如:
华为高管背景:多数负责人是技术或商业出身,如余承东(消费者BG CEO)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华为多个业务部门任职。
学术界合作:华为会聘请大学教授作为顾问或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如与高校合作的5G、AI研究),但产品线的核心管理仍由企业背景的专家主导。
特殊情况:少数高管可能曾在大学短期任教(如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曾发表学术论文),但属于例外。
总结:华为产品线负责人通常是企业实战派,而非专职大学教授,但部分人可能具备学术合作经历。如需具体信息,可参考华为官网高管团队介绍或公开履历。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查华为产品线,阿里产品线,很多负责人,都是大教授,IEEE fellow 以上的。
:
:
--
FROM 122.230.175.*
想一想就知道了,以整体论,学校里闲人和低价值的人更多。一个是非洲大草原,一个是北京动物园。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价值绑架,而是人才价格明显不合理。:青椒都是高智商的人中龙凤,企业里充斥大量智商一般,甚至素质低下的各色人等,工资水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7.1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