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的学校要把人分三六九等,要一批人压迫另一批人
以前计划体制也是这样的啊,但计划体制也不是既要又要,不会说奉献给了集体,然后还要再考核个人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喜欢这个调调。
: 这种东西从80年代开始发扬光大,到今天烂到无可救药。
: 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鼓励基层把集体成果归给个人,然后假模假式的给这个人发奖。
: ...................
--
FROM 113.57.237.*
所以是导向问题。该干事儿的人没干事儿。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领导来说这个产出的定义是应该的啊
: 一个系主任,搞不到经费,发不了奖金,行政和老师都骂,还怎么干
--
FROM 210.29.134.*
所以是不一样的,计划经济承认奖励是集体贡献,不脱裤子放屁专门奖励个人
【 在 ge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计划体制也是这样的啊,但计划体制也不是既要又要,不会说奉献给了集体,然后还要再考核个人
--
修改:carbon FROM 39.170.2.*
FROM 39.170.2.*
是的。现在既然搞大团队,按道理就不应该再有个人的帽子,奖励,项目也都是集体的。当然没人按道理,因为本来就不是按道理来的。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是不一样的,计划经济承认奖励是集体贡献,不脱裤子放屁专门奖励个人
:
--
FROM 210.29.134.*
凭的就是卷,只要高校一直这么紧俏,以后会越来越瞎折腾。
不怕人走,那就可劲造。
【 在 tuerhu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是听说的:
: 北京某市属高校的某学院,新院长是行政岗转过来的。来了之后,强制要求建立研究团队,任何教授、副教授都不能单独一个团队。
: 要成立团队,对于成员在5年内的项目、经费、论文、获奖等有要求,达到门槛的才能组建团队,否则就得被迫加入别人的团队。
: ...................
--
FROM 218.93.20.*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校领导估计也不怕,毕竟这种做法虽有瑕疵、但冠冕堂皇,比强迫996、比末位淘汰,人性化多了。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在高校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
FROM 218.93.20.*
你以为是公司吗?想优化就优化
【 在 xueche 的大作中提到: 】
: 躺平就优化你。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59.41.252.*
感觉是这样的。成果集中,好与外校竞争对手PK,最终目标是包装出一个“原始”或者包装出一个“国家级奖项”,谁应该评上、是否公平、对领导来说都不重要,谁上都行,对领导来说都一样,重要的是一旦包装出来,这可以拿来作为领导任期内对学院建设的贡献,往大了说是整个学校实力的体现。所以组团时,就挑选了已经具备一定PK实力的人来当团长,加入的那些人就是托举这个团长的,只要托举出来一个,领导目的就达成了。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是通用做法,把一群人的成果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有系统的从基层开始造假,
: 才能参与到郭嘉层面的造假
--
FROM 1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