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每月1次半马(比赛速度),那么每周1次LSD应按什么速度和距离?
--
修改:xg0632 FROM 108.173.201.*
FROM 108.173.201.*
你先得搞清lsd是用来干嘛的
【 在 xg0632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14.246.238.*
距离第一个北马全程完赛已经20年了,可能我就是这样糊涂,仍然不确认lsd是干啥的。
不知道您这没有营养的一句问话,是想表达什么?您的意思是说人类对跑步的认识已经在您这里达到尽头了吗?
【 在 Contad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得搞清lsd是用来干嘛的
--
FROM 108.173.201.*
比赛配速的半马强度很高的,像夏天怀疑根本跑不下来…就算跑下来也会影响好几天的训练…
--
FROM 101.229.160.*
如果你知道LSD是干嘛的, 那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啊,你要是不知道LSD是干嘛的,还设计一周进行一次,训练目标何在?
知道LSD干嘛的,知道自己的训练目标和手段,这只是很基础的事情,跟尽头不沾边,不知道怎么就冒犯您了呢?如果你看着不爽,那就当我没说好了。
【 在 xg0632 的大作中提到: 】
: 距离第一个北马全程完赛已经20年了,可能我就是这样糊涂,仍然不确认lsd是干啥的。
: 不知道您这没有营养的一句问话,是想表达什么?您的意思是说人类对跑步的认识已经在您这里达到尽头了吗?
--
FROM 192.19.236.*
两位消消火儿,怎么这都能吵起来。
我的理解,大部分课表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不受伤、快速恢复的基础上尽可能高效的训练,毕竟业余爱好者时间精力都有限。比如说两小时的LSD,跑马配肯定比慢摇的收益要高,只是相比于身体恢复的时间和经历的痛苦来说额外收益不明显罢了。
回到原题,如果最终目标是为了半马成绩,我觉得LSD跑两小时就足够了,速度在有氧区间就行,毕竟主要目的是刺激有氧供能。当然跑爽了冲到混氧也可以,只是这样很累,跑完了恢复时间也长一些可能影响下一次训练,但对乳酸阈值附近的刺激又不够,总体收益并没有多多少。如果最终目标是为了全马,LSD可能要多跑一些,比如两个半或者三小时,因为时间越长越能刺激脂肪供能,这个对跑全马的更重要
【 在 xg0632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3.132.130.*
半马直接冲10k就行了。不用lsd。
--
FROM 61.177.36.*
我最近每周跑一次半马左右的距离,顺便当lsd玩,对配速没太大追求,尽量按照平均心率不超过150、休息48小时候后能继续跑lsd的强度来动态调整
【 在 xg0632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xg0632 FROM 108.173.201.*
: FROM 108.173.201.*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39.144.104.*
半马比赛配速时的心率应该落在自己的乳酸阈值心率区间,所以通常情况下会很辛苦。LSD一般练的是有氧能力,心率在有氧区间,二者似乎不是强相关。
--
FROM 106.38.22.*
如果只练半马,LSD跑到20左右就行,比比赛配速慢45s左右
--
FROM 6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