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阳明心法
他类似于内功心法,把人人都带到成圣的路上,只是没告诉大家此心光明其实很难。
一面通俗易懂,一面曲高和寡。这是心学作为学的尴尬之处。不过阳明也不是一个人,中国传统思想多少带着这种气质。
西方知识论一板一眼的,但确实会提供分析框架,进入不容易,但每进一步,就可提供一步的工具。高度未见得真的比中国高,但过程性的成果很明确。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通俗易懂和曲高和寡。所以我一直认为要切合时事,解决问题- 来自 水 ...
--
FROM 123.119.97.*
人生的一个终极命题,也是终极关怀,其实都是相通的。
佛家告诉我们要去彼岸,一神教告诉我们要去天堂,道家告诉我们要天人合一,儒学告诉我们要成为圣人,心学告诉我们要致良知。
佛家,道家,儒学,心学所追求的其实都是一种状态;
而佛家的所谓转世什么的,一神教的天堂,是一种目的;
心学所追求的致良知,其实很主观,最重要的是实现内心的自洽和高度的自我认可:“我心光明”
--
FROM 111.201.171.*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想对心学改造一下,让其体系更融洽一点,概念更清楚,条理性更强一点
: 无奈道德哲学不是我的最爱,而且老王的心学有点太简单了,以后再看看吧,谢谢你说的问题
: 主要还是猎奇的心态浏览一下,目前还没有研究的兴趣那种好奇心,所以还没啥问题意识
: ...................
还改造,你都不懂他说啥,你咋改造。修改代码,原来离职的哥们写的都搞不懂,自己改就系统崩了,整到大动脉了。
老王讲的良知,不是概念可以区分的,那个是八识的东西,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还想用概念区分清楚,敌人看得见你能打,看不见,怎么打,打也是瞎蒙打。
--
FROM 1.202.171.*
人家还是比你讲得好的~
哈哈不要生气,我火速撤退了。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改造,你都不懂他说啥,你咋改造。修改代码,原来离职的哥们写的都搞不懂,自己改就系统崩了,整到大动脉了。老王讲的良知,不 ...
--
FROM 123.119.97.*
其实不难。因为不要看重结果,更重要的是看重状态。而且不同时代的良知是不一样的,不用刻舟求剑。
心学和知识论对比是不恰当的,因为心学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
【 在 nicy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类似于内功心法,把人人都带到成圣的路上,只是没告诉大家此心光明其实很难。
: 一面通俗易懂,一面曲高和寡。这是心学作为学的尴尬之处。不过阳明也不是一个人,中国传统思想多少带着这种气质。
: 西方知识论一板一眼的,但确实会提供分析框架,进入不容易,但每进一步,就可提供一步的工具。高度未见得真的比中国高,但过程性的成果很明确。
: ...................
--
FROM 111.201.171.*
传统的西学更关注彼岸,不过现在也回到此岸了
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最后的关注点都回到了生活世界,那些欧美分析学派的更不用说了,要么是用经验检验,要么就是实用主义。
此岸彼岸,其实就是现世与虚世(我自己的概念,就是虚构的),实与虚,实久了想虚一下,虚久了想实起来,总体来说,中国人更喜欢现实生活,务实,或者说实用主义,所以很多哲学都是现世的修养,包括后来选择马哲,也是因为马哲比较反感西方传统哲学先验形而上学理性主义那一套,鄙视脱离现实的世界观,重视现实世界,还有在中国流行的存在主义,也是注重人的体验与情感过程,跟中国人的本性比较契合
【 在 whatnetmarc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生的一个终极命题,也是终极关怀,其实都是相通的。
: 佛家告诉我们要去彼岸,一神教告诉我们要去天堂,道家告诉我们要天人合一,儒学告诉我们要成为圣人,心学告诉我们要致良知。
: 佛家,道家,儒学,心学所追求的其实都是一种状态;
: ...................
--
FROM 223.104.155.*
【 在 nicy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还是比你讲得好的~
: 哈哈不要生气,我火速撤退了。
我只是张口就来,没啥见识,提供相反的建议,贻笑大方。
--
FROM 1.202.171.*
欢迎冒泡。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康有为,冒泡排序一下挺好的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是张口就来,没啥见识,提供相反的建议,贻笑大方。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5.171.50.*
王阳明是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你这里直接把佛学砍了?
四句教前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就不是儒家能解释的
【 在 nicy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阳明不是遍观儒释道,最终回归了儒学,个人认为不必用佛学概念解释。
: 他自己晚年给了几句偈语作为总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通俗易懂,践行不易,因为此心光明是需要修行的。
: 康德不一样,康德是道德“律”,理性和心不能等同。心是有感情的。
--
FROM 111.194.13.*
佛学本身就是先验和经验的结合,只是很多人正念水平不够,分不开先验与经验
西方的存在主义就有着同样的问题,存在与此在混为一谈,因为分不开,所以导致了很多超验的东西,最后一团雾水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王的心学最大的遗憾就是先验的东西与经验的东西不分,导致心的概念混了太多东西,一会这个意思,一会那个意思,然后会有一些矛盾或者让人费解的说法。对付概念模糊的办法就是将概念划开分层细化,如果老王用先验经验的标准把心的概念剖开,他的理论会更成体系,更不会让人误解非议。想想还是太可惜了
--
FROM 111.1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