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听到一个正能量案例
m老师,你说的这套标准我没意见,但从这个故事看,绝大多数人是站在自己受益更多的角度来谈正能量,而且会强调对方是自愿这么付出的,没人强迫
要求对等付出是我们的理想,但看起来不现实,极少极少有人能做到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能量的定义不复杂吧。
: 首先不能低于法律底线吧,
: 按照网友Helen的模型,5年住家保姆月薪5K x60= 30w,这里没取Helen模型月薪3K,因为太低了。
: ...................
--
FROM 222.187.129.*
那,一般人会怎么做
继母过世后,继续主张分割继母的遗产嘛?
我觉得一般人做不到这种程度吧。。
【 在 reaph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母现在是享受了房子的全部租金,
: 未来大概也能享受继女那份养老看护,也不会被继女主张自己的遗产,
: 代价多半是不给自己亲生孩子留房子的3/8产权。
: ...................
--
FROM 118.247.125.*
财产本来就是双向流动的啊。
如果死去男方的财产可以通过继母向女方亲生子女方向流动,
那反过来的财产流动法理上当然也合理了。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一般人会怎么做
: 继母过世后,继续主张分割继母的遗产嘛?
: 我觉得一般人做不到这种程度吧。。
--
FROM 123.113.241.*
我认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内心的标准相差很大,
而且惯性思维对我们影响很大。
比如我们习惯把换下来的旧手机给老人,把换下来的旧衣服(虽然还很新)给老人,
没有多想老人和我们一样也是平等的人,甚至老人给予我们的要更多,反而他们才应该用新手机,换下来的旧手机给我们。
本帖中的女儿是不是也可能有这些惯性思维。
当她内心预设父亲的房子100%是自己的,那么让继母继续居住,就是自己大方。
她没有想过这个100%的预设可能是偏的。
如果本帖故事中,把继母的角色换成是一个长期的住家保姆,带娃5年,照顾卧病父亲几年,这十来年工资照付,
然后父亲过世后,保姆无牵无挂,乡下房子本不值钱,就让她继续住到终老(使用权)。
就像德华电影《桃姐》那样
如果是这样,我认同是正能量。
但是本帖隐隐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现在和继母的子女走动也拿出来说事,意思是我们城里人愿意跟农村人走动,是看得起他们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m老师,你说的这套标准我没意见,但从这个故事看,绝大多数人是站在自己受益更多的角度来谈正能量,而且会强调对方是自愿这么付出的,没人强迫
: 要求对等付出是我们的理想,但看起来不现实,极少极少有人能做到
:
--
FROM 116.227.76.*
理论上是成立呀,但案例里,继母首先让渡了这部分权利,相当于念着人情,继女难道因为平时发了红包,给了对方居住权和收租权,于是也会提出要参与继母遗产分割嘛?
我觉得她不会吧,也会念个人情的,一般人也不会跑去主张分割吧
【 在 reaph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财产本来就是双向流动的啊。
: 如果死去男方的财产可以通过继母向女方亲生子女方向流动,
: 那反过来的财产流动法理上当然也合理了。
: ...................
--
FROM 118.247.125.*
m老师,我和你看法差不多,但我们这样站继母的利益是会被拍的,被拍算计、以己度人,不要继续了,这个事不同立场的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内心的标准相差很大,
: 而且惯性思维对我们影响很大。
: 比如我们习惯把换下来的旧手机给老人,把换下来的旧衣服(虽然还很新)给老人,
: ...................
--
FROM 222.187.129.*
你说错了。
我恰恰是继母。我有一个继子,年龄也不小了,没有和我一起生活。我还真和我老公讨论过以后带孩子的事情。我老公不愿意帮忙带,但是我愿意,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作父母的就应该帮忙,无论是钱还是体力。他虽然不是我儿子,但是是我老公的儿子。情感上来讲,肯定比不上我自己的孩子。但是从内心排序上,我的继子远高于我的亲侄儿。侄儿是外人,继子虽然没和我生活在一起,也是我的家人。
但是如果我的继子跟我谈保姆费,我肯定不会帮他带了,而且我会伤心。
他不用把我当他妈,我也不想成为他妈。但是他认可我对他好就行。都不用什么记得生日陪吃团年饭这种事了(如果有肯定更高兴),就有空来看看或者发个短信都行。
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继母的想法。我这样想法的继母应该是比较多的。因为有一个老同学正在以继母的身份照顾继孙儿。大家都是普通人,因为和老公恩爱,所以愿意为老公的孩子付出。仅此而已。
如果我老公和我都去世了,继子和我的孩子肯定是不会来往的。因为他们不在一起生活没有感情基础,并且从目前他们的性格来看,就不是能成为好朋友的两方。这不是谁白眼狼,这就是单纯的两个成年人能不能做朋友的事情。
至于你说我同学做的是普通事。如果真能年年记得继母生日年年回老家去陪她吃团年饭,这真的是普通的吗?看看多少人连亲生父母还做不到年年呢,那岂不是猪狗不如了。反正就是不理解你们为何对人如此苛刻。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C老师,和你同感,这里的女儿不扣分但也不加分,所做的就是普通一般人应该做的,这个故事里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继母的善良、无私
: 从离版看,应该没有几个(甚至没有)和有娃男再婚的离异女士能做到和这里的继母一样,但能做到和女儿一样的不少
: 同样一个离异女士,有时候角色是女儿,有时候会成为继母,两种角色下,对正能量的定义可能也不同
: ...................
--
FROM 125.70.30.*
有继母这样的正能量就很好了,这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关注点就不要求一般人需要对等回报了
能做到珍惜这类好人就不错了
劣币驱逐良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的,虽然我们不希望如此,但我们还是得接受这种发展的结局。。。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内心的标准相差很大,
: 而且惯性思维对我们影响很大。
: 比如我们习惯把换下来的旧手机给老人,把换下来的旧衣服(虽然还很新)给老人,
: ...................
--
FROM 118.247.125.*
没有指望说服楼主。
至于她女同学,更不指望,因为女同学都看不到。
只是不吐不快,希望能启发其他看客,认识到对继母其实能做得更好点,推人及己,善待自家老人。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m老师,我和你看法差不多,但我们这样站继母的利益是会被拍的,被拍算计、以己度人,不要继续了,这个事不同立场的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
--
FROM 116.227.76.*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继母,所以也没说你不是继母,这方面不存在我说错了
我只是说离版极少有再婚的离异女士,甚至包括你,也做不到主贴中的继母那样无私,我为主贴中的继母点赞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错了。
: 我恰恰是继母。我有一个继子,年龄也不小了,没有和我一起生活。我还真和我老公讨论过以后带孩子的事情。我老公不愿意帮忙带,但是我愿意,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作父母的就应该帮忙,无论是钱还是体力。他虽然不是我儿子,但是是我老公的儿子。情感上来讲,肯定比不上我自己的孩子。但是从内心排序上,我的继子远高于我的亲侄儿。侄儿是外人,继子虽然没和我生活在一起,也是我的家人。
: 但是如果我的继子跟我谈保姆费,我肯定不会帮他带了,而且我会伤心。
: ...................
--
FROM 222.18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