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是。
电池包“不起火”的安全技术方案是一整套系统设计的组合。
广汽“弹匣电池”方案本质上是对“刀片电池”的第二次复制模仿。
第一次复制模仿是长城蜂巢的“果冻LCTP电池”。
也就是说,弹匣电池、果冻LCTP电池、刀片电池,在这三套系统里面都是可以同时兼容LFP电芯、NCM电芯、NMx电芯。
2. 不是。
弹匣电池可以通过挤压实验,能够满足国标规定的100kN抗挤压能力要求。
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弹匣电池为什么无法完全达到刀片电池的技术水平?
因为广汽没有研发制造电芯的能力,电芯来自于供应商。
而刀片电池方案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超长极片叠片+铝壳封装工艺。
在这项关键技术上,目前比亚迪处于业内最高的水平,长城蜂巢处于第二位,三星SDI、LG、SKI还处在技术预导入的准备阶段。
广汽的电芯供应商(中航、孚能、宁德)在这项技术上比较薄弱,所以只能让弹匣电池做到刚刚满足国标的抗挤压能力。
这种底层技术能力的差异,体现在电池包安全上的结果就是:弹匣电池的抗挤压能力<200kN,而刀片电池的抗挤压能力是800kN。
3.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就是pack层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已经失效的情况,此时电池是否会起火完全依赖于电芯层面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充足。
【 在 sevn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元弹夹方案本质上就堆料灭火思路吧?
:
: 是不是没法通过挤压实验?因为这个实验把控制火势的外围壳体破坏了
: ...................
--
修改:FHWYSH FROM 139.227.114.*
FROM 112.65.61.*
附件(16.5KB) 57633b3d00a431894a7e39070fbbaea.webp附件(15.2KB) 73fa88cfd5b84e4f53c06f647b293fef.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