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勾股定理的谣言
唐朝科举靠算学。李淳风就是算数高手,也整理了算数教材。
宋朝算学立了废,废了立,反复很多次。
元朝不考算学。
明朝一开始是有算学的,直到嘉靖才被废了。
清朝康熙学过算学,还写了几本书,他也立了算学馆,但只让八旗子弟学。
【 在 xiuyuan24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何科举不考这些,要是当时考这些不至于会落后。
--
FROM 5.10.138.*
不,仔细看一下,祖暅已经得出了精确的体积公式。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祖冲之的圆周率也是给了两个数值,一个叫约率22/7,一个叫密率355/113.
: 体积公式又是谁给你的呢?
: 没有前代极限累进各种试错,哪儿来的体积公式?
: ...................
--
FROM 5.10.138.*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没注意到祖恒得出公式,
我是告诉那个家伙,
得出体积公式就是很厉害的成就了
没有前人得出这个体积公式,
哪儿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仔细看一下,祖暅已经得出了精确的体积公式。
:
--
FROM 112.2.4.*
是的。我懂你的意思。
但是我仔细阅读了相关文献,结论是祖暅并非得出近似结果,而是绝对的精确结果。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没注意到祖恒得出公式,
: 我是告诉那个家伙,
: 得出体积公式就是很厉害的成就了
: ...................
--
FROM 5.10.138.*
我早就学过球体积公式,不需要你教。
只是说文献里并没有祖暅给出的球体积公式(或者算法),只有计算“合盖居立方矣三分之二”的方法。而文献里刘徽只给出了牟合方盖构造,以及“按合盖者,方率也。丸其中,即圆率也”这句模棱两可的语句。
要得出球体积公式,需要后人大量脑补。我很怀疑一个没有经过现代数学教育的人,看到文献里这几句,能脑补出球体积公式来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徽已经指出,球体积:牟合方盖体积=π:4
: 还需要一步一步教你吗?
:
--
FROM 159.226.181.*
你又转进了,我是指出你说的:
“这个内切球体积为立方体的1/2的精度,可不是和3一样的概念。
至少是和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密率类似。”
这句话有毛病而已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祖冲之的圆周率也是给了两个数值,一个叫约率22/7,一个叫密率355/113.
: 体积公式又是谁给你的呢?
: 没有前代极限累进各种试错,哪儿来的体积公式?
: ...................
--
FROM 159.226.181.*
我就是告诉你,
能算出圆周率是3,到球体是立方体体积的1/2。
这个进步,
和单纯的圆周率近似3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为这个算法厉害,
这个算法的梯子比数值更厉害。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又转进了,我是指出你说的:
: “这个内切球体积为立方体的1/2的精度,可不是和3一样的概念。
: 至少是和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密率类似。”
: ...................
--
FROM 112.2.4.*
前面我不是给出了文献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早就学过球体积公式,不需要你教。
: 只是说文献里并没有祖暅给出的球体积公式(或者算法),只有计算“合盖居立方矣三分之二”的方法。而文献里刘徽只给出了牟合方盖构造,以及“按合盖者,方率也。丸其中,即圆率也”这句模棱两可的语句。
: 要得出球体积公式,需要后人大量脑补。我很怀疑一个没有经过现代数学教育的人,看到文献里这几句,能脑补出球体积公式来
: ...................
--
FROM 112.47.162.*
算法进步,不等于精度进步。
你先说说你还认为“圆周率等于3”和“球体积是立方体一半”两者精度不一样么?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是告诉你,
: 能算出圆周率是3,到球体是立方体体积的1/2。
: 这个进步,
: ...................
--
FROM 159.226.181.*
你给的什么文献?麻烦你在发一下?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我不是给出了文献了?
:
--
FROM 159.22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