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汉语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复旦大学教授游汝杰:北方的汉语随着历代北方汉人的南迁,又与南方各地的土著居民语言融合,以北方古汉语为主体,形成后世各种南方方言。汉语南方各大方言中吴语、湘语、粤语、赣语、平话的直接源头应是古代北方汉语,是直接从古汉语分化的。闽语和徽语则是从吴语分化的,客方言是从赣语分化的,可以说是次生的。上述各大方言除了徽语形成的历史尚不明确以外,其他方言都是在南宋之前就形成了,至此南方各方言的宏观地理格局已基本奠定。汉语方言表面上看起来纷繁歧出,细究起来却有相同的源流,这就是古代北方的汉语,所谓“雅言”。语音上听起来差别大,但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素”是基本一致的。古代汉语从北方跟着移民扩散到南方各地,同时吸收本土语言成分,形成不同的汉语方言。汉语及其方言的主体是共同的,但构成成分是多元的,它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有鲜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
FROM 111.197.22.*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个概念说的好,现在终于开始强调一体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说多元和虚无化了。中华民族必须实体化,才是长治久安之基。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旦大学教授游汝杰:北方的汉语随着历代北方汉人的南迁,又与南方各地的土著居民语言融合,以北方古汉语为主体,形成后世各种南方方言。汉语南方各大方言中吴语、湘语、粤语、赣语、平话的直接源头应是古代北方汉语,是直接从古汉语分化的。闽语和徽语则是从吴语分化的,客方言是从赣语分化的,可以说是次生的。上述各大方言除了徽语形成的历史尚不明确以外,其他方言都是在南宋之前就形成了,至此南方各方言的宏观地理格局已基本奠定。汉语方言表面上看起来纷繁歧出,细究起来却有相同的源流,这就是古代北方的汉语,所谓“雅言”。语音上听起来差别大,但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素”是基本一致的。古代汉语从北方跟着移民扩散到南方各地,同时吸收本土语言成分,形成不同的汉语方言。汉语及其方言的主体是共同的,但构成成分是多元的,它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有鲜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
FROM 114.249.59.*
所有方言都是北方中古口语在一定条件下的演化,这是毫无争议的客观事实。相对于封闭地域环境(相对于中原大平原),移民与当地土著杂处的演化环境,雅言,官话体系,传承更为清晰,也是国家政权规范推行和大部分居民采用的(融合和扩展也更广)。南方方言中,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移民口语演化和学说官话演化并存,比如粤语,其实是最初岭南学说官话的情形,并不是纯粹口语演化。另一个值得说明的是,官话体系其实宋以后就比较稳定(之前因为资料较少,还不能完全确定),我其他ID也贴过根据宋代(北宋)笔记著作中的口语(白话)记载,很多惯用俗语土语,语言现象,都与现今中原官话毫无二致。很多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和考证只是有人愿意信,喜欢听而已。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旦大学教授游汝杰:北方的汉语随着历代北方汉人的南迁,又与南方各地的土著居民语言融合,以北方古汉语为主体,形成后世各种南方方言。汉语南方各大方言中吴语、湘语、粤语、赣语、平话的直接源头应是古代北方汉语,是直接从古汉语分化的。闽语和徽语则是从吴语分化的,客方言是从赣语分化的,可以说是次生的。上述各大方言除了徽语形成的历史尚不明确以外,其他方言都是在南宋之前就形成了,至此南方各方言的宏观地理格局已基本奠定。汉语方言表面上看起来纷繁歧出,细究起来却有相同的源流,这就是古代北方的汉语,所谓“雅言”。语音上听起来差别大,但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素”是基本一致的。古代汉语从北方跟着移民扩散到南方各地,同时吸收本土语言成分,形成不同的汉语方言。汉语及其方言的主体是共同的,但构成成分是多元的,它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有鲜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
修改:lvarez FROM 219.237.202.*
FROM 219.237.202.*
北宋时期,来自四川的眉山人苏轼,去河南考上进士,然后去了陕西、山东、浙江、湖北、广西等地方做官或贬职。更神奇的是,去了海南岛,在岛上几乎没有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培养出来历史上第一位海南籍进士。
所以迟至北宋时期,方言对于社会治理运行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
FROM 171.217.82.*
自古就有翻译,越人歌就是翻译的
左传 史记都写了 不少楚地方言
就在90年代,推广普通话,说南方有的县开会,都要5个翻译
可以想象古代啥样
自古有重译来朝,一个翻译还不够,要2个翻译
【 在 joseph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时期,来自四川的眉山人苏轼,去河南考上进士,然后去了陕西、山东、浙江、湖北、广西等地方做官或贬职。更神奇的是,去了海南岛,在岛上几乎没有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培养出来历史上第一位海南籍进士。
: 所以迟至北宋时期,方言对于社会治理运行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
FROM 223.72.93.54
当时的蜀闽这两种语言差别有多大?
【 在 joseph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时期,来自四川的眉山人苏轼,去河南考上进士,然后去了陕西、山东、浙江、湖北、广西等地方做官或贬职。更神奇的是,去了海南岛,在岛上几乎没有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培养出来历史上第一位海南籍进士。
: 所以迟至北宋时期,方言对于社会治理运行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
FROM 112.66.20.*
别说这样了
早些年就在福建内部
可能一个县方言都不一样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的蜀闽这两种语言差别有多大?
--
FROM 223.72.93.54
官话体系这个概念有意思。汉语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大语系一样彻底分裂,就是因为官话体系,官话体系应该是来自汉字的稳定性。中国是象形文字,汉字书面语的稳定性很强,换句话说汉字相当于汉语的校正码。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有方言都是北方中古口语在一定条件下的演化,这是毫无争议的客观事实。相对于封闭地域环境(相对于中原大平原),移民与当地土著杂处的演化环境,雅言,官话体系,传承更为清晰,也是国家政权规范推行和大部分居民采用的(融合和扩展也更广)。南方方言中,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移民口语演化和学说官话演化并存,比如粤语,其实是最初岭南学说官话的情形,并不是纯粹口语演化。另一个值得说明的是,官话体系其实宋以后就比较稳定(之前因为资料较少,还不能完全确定),我其他ID也贴过根据宋代(北宋)笔记著作中的口语(白话)记载,很多惯用俗语土语,语言现象,都与现今中原官话毫无二致。很多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和考证只是有人愿意信,喜欢听而已。
--
FROM 223.104.38.*
是,口语不一样,书面语一样
比如水浒写大虫,这是方言的口语,书面语就叫 虎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话体系这个概念有意思。汉语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大语系一样彻底分裂,就是因为官话体系,官话体系应该是来自汉字的稳定性。中国是象形文字,汉字书面语的稳定性很强,换句话说汉字相当于汉语的校正码。
: 蔷褪且泼窨谟镅莼脱倒倩把莼⒋妫热缭劣铮涫凳亲畛趿肽涎倒倩暗那樾危⒉皇谴看饪谟镅莼A硪桓鲋档盟得鞯氖牵倩疤逑灯涫邓我院缶捅冉衔榷ǎㄖ耙蛭柿辖仙伲共荒芡耆范ǎ移渌鸌D也贴过根据宋代(北宋)笔记著作中的口语(白话)记载,很多惯用俗
: 语土语,语言现象,都与现今中原官话毫无二致。很多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和考证只是有人愿意信,喜欢听而已。
: ...................
--
FROM 223.72.93.54
官话的发音,可能没有粤语准。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话体系这个概念有意思。汉语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大语系一样彻底分裂,就是因为官话体系,官话体系应该是来自汉字的稳定性。中国是象形文字,汉字书面语的稳定性很强,换句话说汉字相当于汉语的校正码。
--
FROM 36.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