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waqi发飙之凿井
挖井这项技术不是很容易就能学会的
在河边挖个坑能出水不是挖井技术,要在平原上能挖个坑出水才是技术
【 在 yunmz (云梦泽)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清楚,,不乱说。。(不过甲骨文的井字总可以作为辅证吧?)。。。前面几位引了那么多文章,,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找
: 而且就算没有,,也有50%的概率。井这项技术与商文明的发展水平真的很不协调么?
--
FROM 202.118.247.*
你这个证据并不令人信服
最好还是找到历史方面的权威杂志上的文章才算数
中国人“创造”历史的本领一向很大
【 在 DauDjiongx ( )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一篇已經給出了。
: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水井遗迹是河姆渡遗址二层发掘的一座浅水井。方形井
: 口,边长约2米,每边井壁打下几十根排桩,用1个由榫卯套接而成的方木框下于井底
: 以防四周井壁排桩倾倒。井口框架由16根圆木构成,井深约1.35米。水井外围有28
: 根栅栏桩,并又在水井内发现辐射状的小圆木结构和苇席残片,推断此井盖有井亭。
: (见同上书目)
: 到了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
: 了农田灌溉用井。
: 江苏苏州吴县草鞋山马家浜文化遗址发掘出井、水塘、水沟构成的水田灌溉体系
: ,使人们重新评价水井的功能。“以往的田野考古工作中,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
: 中曾出现过众多的水井遗存。而对史前时期水井的问题,说法不一。有的学者根据江
: ...................
--
FROM 202.118.247.*
是是是
古人不会挖井
您会用google 不?
拜托您自己找一找"hemudu"
看看是不是国际公认有这么个遗迹,73 年发现的
然后再找找是不是其中有一项,说那里有口古井
是不是非要个外国人到中国来挖出口井来,那从前才有井?
要说不可信么,这个发现在这放了30 年了
咋就没弄出个国际丑闻来涅,奇怪呀奇怪
【 在 wapi (青青子衿) 的大作中提到: 】
: 挖井这项技术不是很容易就能学会的
: 在河边挖个坑能出水不是挖井技术,要在平原上能挖个坑出水才是技术
--
修改:liuhen FROM 202.38.197.*
FROM 202.38.197.*
【 在 wapi (青青子衿) 的大作中提到: 】
: 挖井这项技术不是很容易就能学会的
: 在河边挖个坑能出水不是挖井技术,要在平原上能挖个坑出水才是技术
古人一向就住在河边或者是河的附近,你要他们不在河边挖井,他们吃饱了没有事情干啊。而且就算是平原上,挖井难道又是很困难的事情么,虽然现在华北平原很干旱,可是几千年以前呢?现在成都平原上我就可以自豪的挖井,因为那里挖一米就有水了。
还有就是不懂为什么一定要国际上发表的东西才算,很多研究中国历史的就在中国,很多资料也是先发在中文期刊上的。
也许你要说的是外国没有这样的学术欺骗,但是这个是自欺欺人而已的说法。
--
FROM 219.224.169.*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言必称希腊的那种吧。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毕业设计)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人一向就住在河边或者是河的附近,你要他们不在河边挖井,他们吃饱了没有事情干啊。而且就算是平原上,挖井难道又是很困难的事情么,虽然现在华北平原很干旱,可是几千年以前呢?现在成都平原上我就可以自豪的挖井,因为那里挖一米就有水了。
: 还有就是不懂为什么一定要国际上发表的东西才算,很多研究中国历史的就在中国,很多资料也是先发在中文期刊上的。
: 也许你要说的是外国没有这样的学术欺骗,但是这个是自欺欺人而已的说法。
--
FROM 152.104.150.*
其实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也不是特别难理解。
作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耗财费力的事情,不是有重大意义和必要性,
先人不会随随便便就写字。所以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一般是记载的
祭祀和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都只是记录的当时的事情,
不要说当时的人并没有记录历史的意识,就是有也没有能力去记录
历史,更不要说记录口传的故事了。
中国的文字记载丰富起来应该是发明了用竹简写字以后。这时候
记录手段的进步使得人们有了余力来记录口头文学,故事,历史
以及文人政客们的辩论等等。
所以用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来推翻春秋战国时的记载是不正确的。
它只能说明在夏以前可能是没有文字或者记录文字的东西没有
保存下来。
【 在 jumbochow (萊茵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舜这个人不知道甲骨文有没有记载?作为商的前朝的夏呢?
: 夏(如果有的话)时文字,这样的话,这段时间是300-400年的口述史,当然舜还要早一些;然后是甲骨文,再然后才是金文,然后才是舜挖井的文字记载。这个文字记载即时不是突兀出现的,其可信性也比不上圣经的某些章节。
--
FROM 202.122.32.*
按你来说的话,春秋战国之前的历史是千多年的口述史,但是后来也并没有记载当时有类似西南少数民族那种专门背诵历史诗篇的人。这样来说,三人成虎,道听途说,在一千多年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呢?
【 在 quiz (不好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也不是特别难理解。
: 作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耗财费力的事情,不是有重大意义和必要性,
: 先人不会随随便便就写字。所以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一般是记载的
: 祭祀和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都只是记录的当时的事情,
: 不要说当时的人并没有记录历史的意识,就是有也没有能力去记录
: 历史,更不要说记录口传的故事了。
: 中国的文字记载丰富起来应该是发明了用竹简写字以后。这时候
: 记录手段的进步使得人们有了余力来记录口头文学,故事,历史
: 以及文人政客们的辩论等等。
: 所以用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来推翻春秋战国时的记载是不正确的。
: 它只能说明在夏以前可能是没有文字或者记录文字的东西没有
: ...................
--
FROM 162.105.223.*
此易事耳
http://www.bjmuseumnet.org/antique/jinqiredian/taoshi.htm
不要说你不知道什么叫龙山文化
【 在 wapi (青青子衿)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吧
: 你能否给我一个殷商以前有井存在的例子?如果举出来了,我认为我说错了。
: 我的证明也很简单,现在的考古没有发现井的遗迹,我当然就有充分的理由
: 认为那时候商人还不会挖井,要知道,挖井的确是一门技术,尤其是距离河比较远的地方。
: 而商代早期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文字,所谓甲骨文得井字是没法证明的。
: 因为甲骨文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还是外来的也难说。
: 起码据我所知,现在人们吃的绝大多数粮食都不是中国人培育出来的。仅仅有个小米
: 还基本上不吃了,大米国际上主流的认识是印度人发明的。
: 商代也有家畜了,但是这些家畜也都是外来的,因此没有理由就一定认为文字是自己发明的
: 而不是传来的。
: 早商经常迁都,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因为不会挖井,因此人们只能生活在靠近河边的低地
: ...................
--
FROM 211.144.20.*
关于三代经常迁都的解释,
推荐这篇文章:
张光直:《夏商周三代都制与三代文化异同》,见《中国青铜时代》,第42页。
其核心论点为:
“三代各代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圣都’,
也各有若干迁徙行走的‘俗都’。圣都是
先祖宗庙的永恒基地,而俗都虽也是举行
日常祭仪所在,却主要是王的政、经、军
的领导中心。圣都不变,缘故容易推断。
而俗都屡变,则以追寻青铜矿源为主要的
因素。”
追寻铜锡矿源的目的正是为了制造青铜器,而三代都城的分布区与
铜锡矿源的分布区几乎完全吻合。
说白了,三代都城的频繁迁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便于采矿。
【 在 wapi (青青子衿)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吧
: 你能否给我一个殷商以前有井存在的例子?如果举出来了,我认为我说错了。
: 我的证明也很简单,现在的考古没有发现井的遗迹,我当然就有充分的理由
: 认为那时候商人还不会挖井,要知道,挖井的确是一门技术,尤其是距离河比较远的地方。
: 而商代早期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文字,所谓甲骨文得井字是没法证明的。
: 因为甲骨文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还是外来的也难说。
: 起码据我所知,现在人们吃的绝大多数粮食都不是中国人培育出来的。仅仅有个小米
: 还基本上不吃了,大米国际上主流的认识是印度人发明的。
: 商代也有家畜了,但是这些家畜也都是外来的,因此没有理由就一定认为文字是自己发明的
: 而不是传来的。
: 早商经常迁都,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因为不会挖井,因此人们只能生活在靠近河边的低地
: ...................
--
FROM 162.105.162.*
这个我说过了,记得
不过张也只是说法之一种而不是通说
的确有商苦于洪水而数迁都的说法
我认为这主要是中国的地理特点决定的
今天,武汉、开封还是在洪水威胁之下
这是欧洲国家无法想象的
也许数百年后,bbs上的愤青看到1991年中国发大水而非洲就不发的材料
会论证出1991年中国不会凿井而非洲人会
【 在 cinason (耆那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三代经常迁都的解释,
: 推荐这篇文章:
: 张光直:《夏商周三代都制与三代文化异同》,见《中国青铜时代》,第42页。
: 其核心论点为:
: “三代各代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圣都’,
: 也各有若干迁徙行走的‘俗都’。圣都是
: 先祖宗庙的永恒基地,而俗都虽也是举行
: 日常祭仪所在,却主要是王的政、经、军
: 的领导中心。圣都不变,缘故容易推断。
: 而俗都屡变,则以追寻青铜矿源为主要的
: 因素。”
: ...................
--
修改:whiho FROM 211.144.20.*
FROM 211.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