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多人现在抨击论文,只是无处发泄找了个替死鬼发泄罢了。
青椒不要怕工程技术项目转向实机成果, 只要能出活,别人真的会找你,不会找学阀(又贵又不一定出活)。
反而是灌文章,一方面你未必灌的过大团队,另一方面,灌的好未必有项目。 不像实机一定要找真能做的人。
--
修改:victd FROM 125.88.24.*
FROM 125.88.24.*
设置了KPI那KPI肯定刷的飞起,如果KPI与想要的结果高度相关还好,如果相关度很低就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pua多了,非得要个kpi
:
--
FROM 111.42.148.*
所以说,为什么要kpi呢?这就是被pua惯了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设置了KPI那KPI肯定刷的飞起,如果KPI与想要的结果高度相关还好,如果相关度很低就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
修改:cannan FROM 39.170.47.*
FROM 39.170.47.*
确实没有比论文更好的评价标准了
【 在 p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在论文也是跟国外学的,国外也没有被卡脖子。论文这种方式你说不对吗?我觉得比没有论文要好,论文至少你要有点东西,如果真没有论文了,年轻人想要上去那可真难了。
:
: 现在的现象其实不是论文,而是基金为主,所谓的帽子其实也是基金。基金在评职称等各方面权重比论文高多了,而基金的评审打招呼太严重了,各种学阀对基金的控制程度比论文也大多了。所以其实照成现在这种乱想,就是把基金放的位置太高,国外的基金是为了基金给的钱来做研究(比如新加坡没有基金你没办法招学生),国内的很多基金其实不是为了基金的钱,就是为了基金这个名头,通过名头来拿职称以及当官,可想而知这基金已经有多畸形了。
:
#发自zSMTH@EVR-L29
--
FROM 111.65.46.215
这两年批论文,同时帽子的势力在急剧增加,帽子体系逐渐固话。不能说没有联系。
【 在 penmy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解,一群人在那儿瞎嚷嚷,殊不知没论文作为客观标准,可能更惨,大佬后门走的更肆无忌惮
--
FROM 223.2.42.*
工程应用领域本来就不应该按论文评价。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椒不要怕工程技术项目转向实机成果, 只要能出活,别人真的会找你,不会找学阀(又贵又不一定出活)。
: 反而是灌文章,一方面你未必灌的过大团队,另一方面,灌的好未必有项目。 不像实机一定要找真能做的人。
--
FROM 223.2.42.*
有道理。其实工程领域就不应该有基金,应该建立类似市场机制的体系,有技术的去找需要技术的。而且国家应该明确工程领域的不能看基金和文章。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他说的这个到企业去的教授,明显是工程学科的,当然要拼实机成果啦。
: 总包的单位自然会找能出活的老师(学阀要的钱多几倍,还不一定出活),老师做多了,也可以申报工程技术的项目(基金最好不要管工程技术项目,只适合论文验收)。
: ...................
--
FROM 223.2.42.*
以前那些人靠刷论文占据了各种位置,生态圈已经位置满了。
青椒要明白,转向实机成果,其实是限制这些人的。
青椒也不是不能写论文,但是只拼论文,在他们构建的生态圈爬的辛苦;
青椒也不是不能做实机,经常动手嘛,何不多开一个赛道?
--
修改:victd FROM 125.88.24.*
FROM 125.88.24.*
如果只是单纯的评论文,每年以论文作为一种KPI发奖金,那问题不大。
问题是以论文发帽子。
早期水的论文多就可以换来帽子,然后用帽子PUA别人给自己发论文,帽子只要不直接贪污经费不摸女学生屁股就永远不倒,甚至子子孙孙无穷匮……
【 在 ysd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没有比论文更好的评价标准了
:
: 【 在 p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223.104.41.*
迪庆常说的一句话是惨嚼屎,用来评价现在论文大户挺合适的
现在论文多的人都是在嚼,一个课题嚼的人越多越烂乎,水平看起来越高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只是单纯的评论文,每年以论文作为一种KPI发奖金,那问题不大。
: 问题是以论文发帽子。
: 早期水的论文多就可以换来帽子,然后用帽子PUA别人给自己发论文,帽子只要不直接贪污经费不摸女学生屁股就永远不倒,甚至子子孙孙无穷匮……
: ...................
--
FROM 39.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