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的娃厉害了,集体要求去换老师
什么叫实验给出的场景,一定是沸腾
你判断实验场景一定是沸腾,根据不就是观察气泡吗?
写上观察气泡+温度计的意思是说,必须要依据这两个观察结果才能判断
这和实验场景才叫不符
【 在 pq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题目在17楼
: 娃的疑惑是,既然给出了实验的场景,就是持续加热的情况。并且有温度,气泡等等表格给你
: 把因数都写全了(气泡变化和温度不变),反而不得分
: ...................
--
FROM 219.143.136.*
孩子能有这些思考是好的
但是你和这个老师的水平都不够,支持孩子换老师
【 在 pq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们的疑惑是
: 当温度保持不变的时候,就是沸腾了
: 所以结合持续加热,观察气泡,观察温度计,也能得出沸腾的结论
: ...................
--
FROM 219.143.136.*
就那个物理老师给的入射反射的答案,说实话,从语言文字上说,那个顺序并不体现因果,更多是一种人为的强调。甚至可以理解为出题人或者整个中学物理老师的小小的恶趣味。
这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强调过,这里必须通过顺序来体现因果,那我觉得扣分就没问题。否则就不该扣。
当然说到底,确实这个老师还是有责任。
【 在 pat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答案是没问题的,老师水平太差。
: 看了原题了,就是因为有气压因素,会导致沸点不一定是100度。
: 并且这道题是记录沸点,那就是先观察什么时候沸腾,然后记录当前的温度。自然是看气泡确定沸腾,然后看这个时候的温度。
: ...................
--
FROM 36.112.114.2
你就举lz家这题是那种情况?是不是要靠猜出题人思路去答题?而不是遵循逻辑去答题?
【 在 vod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具体看题目来确定,
: 按时间顺序,或是按等量关系,
:
--
FROM 114.92.199.*
哪个学校?
--
FROM 106.120.122.*
老师水平太次,确实改换啊
【 在 pq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题扫描件在17楼,说是气压原因的先看原题)
: (第二题的疑惑在97楼)
: 以上是11月13日10点补充
--
FROM 106.39.91.*
不能只看温度,如果水很多而火太小,温度有可能稳定在沸点之下。
冒大热气 + 有声音,就是水开了:)
【 在 pq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题扫描件在17楼,说是气压原因的先看原题)
: (第二题的疑惑在97楼)
: 以上是11月13日10点补充
: ...................
--
FROM 223.104.41.*
家里烧水用壶或者锅,确实不好观察。如果是透明烧杯就明显了。沸腾的时候,到达水面的气泡跟底部的比,体积差异特别大。
【 在 zx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时经常做家务啊,当然95和100°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就是大概99到100的时候,我觉得区别不是很明显,当然多过两秒钟肯定也能判断是到100°了,假如是标准大气压的话。不过说实话,也真没非常仔细观察过
--
FROM 115.171.198.*
因为气压的不同,所以没法假定水一定是100度沸腾的
老师的解释不对,同学们悟性不行
【 在 pq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题扫描件在17楼,说是气压原因的先看原题)
: (第二题的疑惑在97楼)
: 以上是11月13日10点补充
--
FROM 115.193.194.*
你看原题了吗?要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考题是考什么。 不能断章取义本末倒置。
考题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沸腾了温度不一定是100度。温度计出现在这里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明白这个。不是让他们拿温度计去判定水沸腾了没有。
【 在 chrst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气压的不同,所以没法假定水一定是100度沸腾的
: 老师的解释不对,同学们悟性不行
:
--
FROM 111.197.253.*